1.谁能给我写篇论文,论当代汽车发展形式

2.汽车维修专业大专毕业论文

3.有关汽车的论文,急!急!急

4.金融危机下我国汽车行业……毕业论文

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论文_2020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前景

规模经济理论是指在一特定时期内,企业产品绝对量增加时,其单位成本下降,即扩大经营规模可以降低平均成本,从而提高利润水平。兼并可以在两个层次上实现企业的规模效益,即产量的提高和单位成本的降低。兼并给企业带来的内在规模经济在于:通过兼并,可以对资产进行补充和调整;横向兼并,可实现产品单一化生产,降低多种经营带来的不适应;纵向兼并,将各生产流程纳入同一企业,节省交易成本等。兼并的外在规模经济在于:兼并增强了企业整体实力,巩固了市场占有率,能提供全面的专业化生产服务,更好地满足不同市场的需要. 产生: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看,亚当·斯密是规模经济理论的创始人.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中指出:“劳动生产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斯密以制针工场为例,从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角度揭示了制针工序细化之所以能提高生产率的原因在于:分工提高了每个工人的劳动技巧和熟练程度,节约了由变换工作而浪费的时间,并且有利于机器的发明和应用。由于劳动分工的基础是一定规模的批量生产,因此,斯密的理论可以说是规模经济的一种古典解释。

真正意义的规模经济理论起源于美国,它揭示的是大批量生产的经济性规模.典型代表人物有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1),张伯伦(E H Chamberin),罗宾逊(Joan Robinson)和贝恩(J S Bain)等。

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大规模生产的利益在工业上表现得最为清楚。大工厂的利益在于:专门机构的使用与改革、购与销售、专门技术和经营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划分。” 马歇尔还论述了规模经济形成的两种途径,即依赖于个别企业对的充分有效利用、组织和经营效率的提高而形成的“内部规模经济”和依赖于多个企业之间因合理的分工与联合、合理的地区布局等所形成的“外部规模经济”。他进一步研究了规模经济报酬的变化规律,即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规模报酬将依次经过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个阶段。此外,马歇尔还发现了由“大规模”而带来的垄断问题,以及垄断对市场价格机制的破坏作用。规模经济与市场垄断之间的矛盾就是著名的“马歇尔冲突(Marshall’s dilemma)”。他说明企业规模不能无节制地扩大,否则所形成的垄断组织将使市场失去“完全竞争”的活力。之后,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和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伦针对“马歇尔冲突”提出了垄断竞争的理论主张,使传统规模经济理论得到补充。

传统规模经济理论的另一个分支是马克思的规模经济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详细分析了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以大规模的生产与协作为前提的主张。他认为,大规模生产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效途径,是近代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此基础上,“才能组织劳动的分工和结合,才能使生产资料由于大规模积聚而得到节约,才能产生那些按其物质属性来说适于共同使用的劳动资料,如机器体系等,才能使巨大的自然力为生产服务,才能使生产过程变为科学在工艺上的应用”。马克思还指出,生产规模的扩大,主要是为了实现以下目的:(1)产、供、销的联合与资本的扩张;(2)降低生产成本。显然,马克思的理论与马歇尔关于“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经济”的论述具有异曲同工的结果.新古典经济学派则从生产的边际成本出发,认为只有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企业才能达到最佳规模。发展:美国第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10年)保罗·A·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在《经济学》一书中指出:“生产在企业里进行的原因在于效率通常要求大规模的生产、筹集巨额资金以及对正在进行的活动实行细致的管理与监督.”他认为:“导致在企业里组织生产的最强有力的因素来自于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性。”从传统成本理论观点看,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在大规模经济规律的作用下,企业生产成本将不断降低,直到实现适度生产规模.如再继续扩大规模,则会因管理上的不经济而导致成本增加。

对此,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哈维·莱宾斯坦(Harvey Leibenstein)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效率理论。哈维在《效率配置和效率》一文中指出:大企业特别是垄断性大企业,面临外部市场竞争压力小,内部组织层次多,机构庞大,关系复杂,企业制度安排往往出现内在的弊端,使企业费用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难以实现,从而导致企业内部配置效率降低,这就是“X非效率”,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大企业病”.“X非效率”所带来的“大企业病”,正是企业发展规模经济的内在制约。

以美国学者科斯为代表的交易成本理论则从市场交易成本的角度出发,对企业规模经济作出独到的解释。科斯在他著名论文《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指出,交易费用的存在是企业产生的根本原因.科斯认为,企业最显著的特征是,它是市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以价格机制为导向的市场每组织一笔交易都要花费一定费用,即交易成本,包括获得市场信息的成本、谈判和签约的成本、合同风险的成本等.当生产同样产品、零部件以及工艺流程阶段的人将各生产要素集中生产时,就可以减少交易数目、交易次数和交易摩擦等交易成本。换言之,如果通过“组织”并以“权威”方式来“安排”有关活动,交易成本就会得到节省。这里的“组织”就是企业;“权威”是指企业内部的行政管理;“安排”代表了“交易的内部化”。因此,企业实际上成为市场的替代物.只有当组织交易时企业内部的管理费用等于其所节约的市场交易成本时,企业的规模扩张才会停止.此外,交易成本理论对企业的一体化问题也做了解释.科斯认为,当两个或更多企业组织的交易由一个企业来组织时,便出现了一体化,企业一体化的过程就是交易活动内部化的过程.或者说,企业间关系结构的每一步变化,都和规模经济有关.企业间合并是否成功取决于所增加的组织费用和所节约的交易费用的比较。

从总体上看,我国有居世界前列的自然。劣势:1、 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成熟,是我国产业结构发展的瓶颈。2、 经济增长模式过于粗放,以牺牲自然和环境为代价,应向集约型转换。3、 劳动力虽多,但劳动力素质低下,适应不了优秀企业发展的要求。4、 企业规模太小,缺乏资金、技术、人才等,发展后劲不足。5、 缺乏自主创新的技术和优秀的品牌。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式: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仍然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形式,但可以有多种模式,包括:一是按传统模式对一般比较优势的发挥;二是纳入跨国公司全球生产体系;三是部分家电企业的跨国化经营与形成自己的全球生产体系。

如何制定和完善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1、在技术和市场已高度国际化的高技术行业领域,要加强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利用国内外市场融合这一条件,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走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引导跨国公司不断提高投资项目的技术含量和档次,改善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2、促进边际部门的发展,使潜在竞争优势成为现实竞争优势3、对于高新技术缺乏的局部部门,实施“请进来”战略。吸引并吸收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便己用。4、加强自主创新,加大科技研发力度。5、扶持有潜力的民族产业发展,创造自己的优秀品牌。6、转变职能,为企业的发展做好服务工作。7、中国可以利用巨大的国内市场,尽快改革市场准入的各种不合理限制,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外资在以更灵活的方式进入,通过吸引外资的方式把国外技术和资本吸引过来,逐步实现技术引进与自主开发的结合,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目标。8、在高技术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上,要根据国家发展目标、产业特点及市场结构的不同,在不同领域选择不同的发展主体和产业组织形式。在总体上取以国际化、市场化方式为主的发展模式,利用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机遇和市场机制的促进作用来发展高技术产业。

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的生产现状以为例:专用汽车行业蓬勃发展。据资料显示:全国生产专用汽车的企业约800多家,占汽车企业总数的85%。专用汽车产量占载货汽车总产量的21 %,专用汽车市场稳中有升,其产销几乎占领整个载货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

目前专用汽车产品良莠不齐,市场管理难度较大。专用车行业多种机制并存,组织形式是多样化的。有国营的,民营的;有有限责任公司,也有股份有限公司;又分属不同行业管理,生产方式又以载货车底盘改装为主,市场不规范,容易受到干扰。非法拼装和买卖产品合格证的现象在各地时有发生,严重干扰了专用汽车市场。专用汽车企业多,大多为中小企业,企业间的差异较大。近年来,加强了对专用汽车市场的管理,加大整顿和打击力度,市场环境大有好转,逐步向正规化迈进。

尽管我国专用汽车行业的发展成绩斐然,前景广阔,但是与国外专用汽车企业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异:劳动生产力明显较低;产品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产品开发能力差;国际竞争能力较弱。我国专用汽车品种大多是通过仿制而来,少数高技术产品则是通过引进技术或参照国外产品做适度“国产化改进”而成,缺乏真正独立开发创新产品。

目前,我国专用汽车与国外类产品技术水平的差距主要表现在附加装置方面,许多行业对专用汽车的使用性能的要求都很高,国内许多产品一时还很难达到要求。如机场专用汽车、高速公路维护管理专用汽车、高级医疗急救车等。这些市场目前只能部分让位于国外进口产品;又如运钞车,尽管目前国内市场容量很大,许多生产企业用引进技术生产或直接用进口件组装,但很少能达到D级防弹要求。加入WTO后我国银行业将接受国际金融业的挑战,目前银行普遍实行的各自运钞方式必将被专业的金融押运公司代理方式所取代,单车运钞量将大大增加而对运钞车质量及可靠性的要求会更高,国内企业要想稳占这块市场,许多技术难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随着国家“十五”规划的逐步开展,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以及电子、信息和自动化技术在汽车工业的广泛应用,国内今后专用汽车的发展趋势是:专用车市场需求将快速增长,而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专用车生产企业逐步向两极分化。面对历史商机,加之“入市”带来的更多国外的冲击,专用汽车生产企业间的竞争再度加剧,国内专用车企业将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弱肉强食的局面,专用车企业将进一步联合、兼并、重组,而且租赁、民营也会成为专用车企业改革的模式之一。

随着入关和市场更开放,那些适用范围窄、需求量小、大企业不愿投入开发而小企业又无能力开发的部分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专用汽车产品中国市场有可能被国外产品长期占领,因此加快新产品开发、为市场提供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专用汽车产品是摆在专用汽车生产企业面前的一个首要问题,专用汽车行业应认真分析和研究市场,准确地把握历史机遇。

专用车企业可以多种机制并存、织形式多样化,如有国营、民营以及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今后国家对专用车行业的管理是更加开放的,无论企业规模大小,也不管人员多少,只要在符合国家强制性技术标准和法规要求的前提下,在政策上都会进一步放开。如在融资渠道上,鼓励社会资金、民营资金进入专用车行业,充分发挥民营企业机制灵活、经营完全市场化的优势。国家在政策上支持民营企业专用车的具体表现在:一是支持它们建立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支持其进行股份制改造,这在过去是行不通的而现在则很支持;二是对自营企业的技术改造,十五期间国家将打破只支持国营企业技术改造的局面,对民营企业同样放开政策。

将加大对专用汽车市场的管理力度,并提倡企业组织形式多样化,支持鼓励民营资本进入专用汽车领域。专用汽车生产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并分属不同行业管理,生产方式又以载货车底盘改装为主,市场极不规范,容易受到干扰,散、乱、差的状况十分突出,要结合组织与产品结构调整进行整顿。近几年非法拼装和买卖产品合格证的现象在各地都时有发生,严重干扰了专用汽车市场。为了维护专用汽车市场秩序,促进专用汽车健康发展,和行业部门开始重视并加大了整顿和打击力度,市场环境已比以前大有好转,逐步向正规化迈进。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将超过1800万辆,这个数据将超越美国历史最高水平并创下全球新记录。随着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化日益深化,这个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也会继消费电子、通信、计算机之后受到全球半导体厂商的热捧,在各种新技术的推动下,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市场也会加速发展,未来可可紧跟国外最新的举措创出自己的路。当前国际汽车行业是如何呢?

1、经营全球化

为了降低成本,占领市场,许多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纷纷向国际化发展。欧洲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纷纷向海外投资,进行国际化生产;北美汽车零部件厂家则纷纷投资欧洲,也想扩展东欧市场;日本汽车企业也不断地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自己的分支生产机构。新兴的亚洲市场是各大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竞争的焦点,中国更是其必争之地。据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行业特邀研究员罗百辉介绍,世界排位前20名的著名汽车零部件公司几乎都已在北京或上海设立办事处或投资控股机构,例如德尔福、天合、博世公司等。目前,德尔福公司已在中国建立了15家合资企业,生产制造100多种汽车零部件和系统,成为目前中国市场实力最强的汽车零部件集团。

2、企业重组改革供应体制

世界各大汽车公司纷纷改革供应体制,实行全球生产、全球购,即由向多个汽车零部件厂商购转变为向少数系统供应商购;由单个汽车零件购转变为模块购;由实行国内购转变为全球购。整车厂商购体制的变革,要求汽车零部件厂商不断地与之相适应,不但要求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扩大自己的实力、提高产品开发能力,做到系统开发、系统供应,同时还要求其缩短开发周期,提供优质廉价的产品。这一变革,推进了全世界汽车零部件行业并购、重组的进程。

3、市场集中度更高呈供应链发展

市场集中度更高了,整车厂日渐趋于模块化和系统化购,供应商之间的协作更加紧密,从而使得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系统逐渐向宝塔形结构演变,由一级厂商对整条供应链负责管理,使得供应链之间的合作更加规范。像这样发展的企业,在各自的市场都是顶尖的,他们占据80%的市场,独霸了高端市场。一家零部件企业的老总表示:“伴随着整车产销高速增长,零部件企业遇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没搭上这辆快车就要落后,就会淘汰出局。”

4、技术进步研发实力更强

各大汽车零部件厂商纷纷把航天、航空和电子等技术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和总成上,安全技术、电子技术、节能技术和环保技术已在汽车上得以广泛应用。尤其是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不仅在汽车产品上得以广泛应用,而且还延伸到开发设计、试制、生产以及管理等各个方面;不仅仅应用于单个汽车零部件,而且已应用于系统总成。

联合汽车电子是一家合资企业,他们在国内“一口气”成立了三个研发中心,通过不断实践、摸索、提高,研发实力大增,使其开发新项目的时间更短,在该公司看来:“市场变化很快,客户对时间的要求越来越高,有了研发实力,贴近用户才会赢”。

零部件企业成立研发中心,可以“快”,满足市场迫切需求,快速开发出产品;可以“准”,贴近市场,实现“本土化”;可以“新”,将更多的新技术应用到生产之中,既保证质量又降低成本。事实上,有些新技术,是零部件企业在领着整车厂跑。

5、电动车迎来发展机遇

因为没有污染,电动车受到各国的大力支持,电动车市场会在2011年起飞吗?汽车电子厂商可以从中获益吗?安森美半导体的HerveBranquart表示受到激励项目的影响及丰田普锐斯混合动力汽车在市场上获得成功的推动,越来越多的OEM发布基于电动机的汽车型号。但是半导体市场还没有为这汽车技术做好准备,为这类首款车开发出的大多数元器件是源自应用于工业或商业应用的现有产品。

“我们觉得这个市场在2018至2020年之前,每年生产的汽车占整体数目不会高于5%。主要原因在于汽车及柴油发动机制造商积极应对,持续提升他们产品的性能,但EV/HEV在引入起止(start-stop)技术、获得可靠而可生产的锂离子电池技术以及有关电池维护的全球商业模式等方面仍须努力。业界仍展开研究各种模式,但标准还待出台。”他补充道。“到2020年,5%的市场份额乘以高出5倍的半导体产品成分,相当于占整体半导体市场的五分之一,因此对于我们半导体公司来说,这绝非一个小市场。”

飞思卡尔的MarcOsajda也认为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在2015年以后会迅速发展,他认为到2020年电动车总量会占到全球汽车总量的8%到10%。“不过飞思卡尔早就介入到电动汽车的研究中了,我们已经开发了针对电动车的功率MOET器件、MCU和有助于延长电池寿命的SoC器件。”他补充道。

富士通的丁洁早表示富士通非常看好纯电动汽车在中国的发展机遇,将协助中国的相关电子厂商以及汽车厂家共同开发基于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控制器,电动汽车图形仪表等一系列解决方案。在这些方案中,主要用的核心控制器件包括MB91F467BA加MB96F315的整套电池控制单元,MB91F267NA电机控制MCU,以及MB86R01GDC图形仪表控制SC等等。

凌力尔特则认为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市场会持续走热,凌力尔特关注电动车电源管理领域的技术。

Atmel的吴彦翔表示在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领域,Atmel主要提供基于其超低功耗MCU的下一代电机驱动系统,此外,Atmel还研发第二代锂电池管理系统。

在支持电动车方面,英飞凌无疑是最铁杆的一个供应商,其目标是成为电动车领域第一供应商,“英飞凌进入电动汽车领域有非常大的优势,电动汽车与传统汽车的一大区别是建立在一整套高压系统之上,而我们一直在高功率器件领域占据领先位置。”英飞凌汽车电子事业部电驱动产品线总监MarkMunzer强调,“另外,我们也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半导体器件供应商,这样我们正好可以将两个专长结合起来,应用到电动汽车上,我们可以提供最好的电动汽车解决方案。”

6、安全油耗成消费关键指标

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规模已经是全球第一,但是,汽车电子厂商并未从中受益。“如果我们探究每辆汽车中所使用的半导体产品成分的话,你可以发现北美、欧洲和日韩等传统汽车市场的平均每辆汽车半导体成分是中国汽车的2倍。”安森美半导体汽车方案市场营销总监HerveBranquart指出,“中国汽车半导体成分较低的一个原因是本土汽车制造商及全球OEM品牌针对的是嵌入较少电子功能的较低端汽车市场,从而符合客户期望的最终目标价格。”

富士通半导体汽车电子产品经理丁洁早也指出,“我们认为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中国汽车电子厂商的所能提供的产品范围还不够广泛,大部分都集中在汽车音响,仪表,防盗和车身控制等某些领域,在汽车底盘安全和动力系统等核心领域,还很难涉及。第二,价格竞争过于激烈,导致成本的压力非常大,利润越来越薄。”

不过这个因素在今年悄悄发生了改变,数据显示2010年海外车系销售总量首度超过本土品牌车,这意味着消费者不再将价格作为唯一衡量因素,北京益派咨询的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购车关注的因素依次为品牌、安全性、油耗、实际价格、

外观等等,这对于汽车电子厂商来说无疑是利好,当价格不再是第一考虑因素时,这意味着消费者愿意花更多钱来改善汽车安全、能效,所以汽车半导体供应商纷纷看好这一市场的机遇。丁洁早表示富士通半导体通过提供参考设计方案帮助中国汽车电子厂商逐步进入到汽车底盘安全和动力系统等核心配套领域,重点关注的市场应用有电机控制、电子助力转向系统、夜视系统、线控等应用等等。

面对这样的发展态势,泰科电子汽车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沈伟明认为2011的热点议题仍然会延续去年的绿色、安全、舒适和效率,而且各大主机厂都期望从二级供应商处获得立即可以用的解决方案,以满足其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如果二级供应商不为未来做好充分的准备,就很难立刻拿出客户所需的产品和方案,错失发展机会。他指出泰科电子研发的新型050系列端子连接系统在小型化和减轻重量方面取得了重大地技术改进,能满足整个汽车产业对成本控制的需求。

HerveBranquart则表示安森美会帮助客户开发降低排放、提升燃油经济性及增强照明、安全、连接入信息供电系统的高能效方案。

这些都是资料解决对策还是由您作出吧!

谁能给我写篇论文,论当代汽车发展形式

一。骑车主要结构综述:

1. 以内燃机为动力装置的汽车都是由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器设备和附属设备等组成。

发动机——发动机

底盘-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组成。

传动系:由离合器、变速箱、万向传动装置、驱动桥等组成。

行驶系:由车架、车桥、车轮、悬架等组成。

转向系:由方向盘、转向器及转向传动装置组成。

制动系:由制动器,自动传动装置,制动助力装置等组成。

车身——客车为整体车身,货车分驾驶室和货箱。

电气设备——由电源、启动系、点火系,以及汽车照明、信号、电气设施等组成。

2.

1.前置引擎后轮驱动(FR)

它的优点是轴荷分配均匀,即整车的前后重量比较平衡,因此操控稳定性比较好。

2.前置引擎前轮驱动(FF)

可以免去传动轴,从而解决了FR布局的车厢地台问题。操控性方面具有优势,抗侧滑的能力也比FR强.

3.后置引擎后轮驱动(RR)

结构紧凑,既没有沉重的传动轴,又没有复杂的前轮转向兼驱动结构。缺点是后轴的负荷较大,在操控性方面会产生与FF相反的转向过度倾向,即高速过弯的稳定性差,容易侧滑。

4.中置引擎后轮驱动(MR)

优点显然是轴荷均匀,具有很中性的操控特性。缺点是引擎占去了坐舱的空间,降低了空间利用率和实用性。

5.四轮驱动

无论是前置、中置还是后置引擎,都可以用四轮驱动。由于四个车轮均有动力,附着利用率最高,但重量大、占空间是它的显著缺点。

八。我国汽车发展问题及未来前景

1、中国汽车面临诸多挑战

虽然,“入世”对汽车生产与消费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六年里,中国本土的汽车工业并没有迅速成长壮大。尽管入世后中国汽车市场空前活跃,汽车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跨跃式发展,中国汽车业依然面临诸多挑战。

(一)数字背后的隐忧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汽车产量在5年内增长3倍,世界排名从第8位跃至前3位。中国国内汽车贸易出口额自2001年起每年增长15%,2005年达200亿元。2005年,中国汽车进口贸易额超过180亿美元。目前,中国的汽车和零部件合资合作企业已有800多家,累计资本约960亿美元。2006年7月1日,我国进口汽车关税从28%降低至25%,我国加入世贸时有关汽车及其零部件降税的承诺已经全部兑现,并成为世界汽车工业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国汽车企业有充分理由对已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2006年前三个季度,虽然自主品牌的国产车销售量近两年逐步提高,但自主品牌轿车仍只占市场的两成左右;加上产品都是中低档轿车,销售额占市场不到一成;我国汽车进口量远远大于出口量,可出口额只有进口额的1/10。目前国际汽车巨头依然占领了3/4的中国市场,这些喜人的数字背后依然存在着不足,繁荣景象背后暗藏忧患:尽管汽车产量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日本,中国仍不是一个汽车强国。

(二)自主创新成发展短板

入世后,我国汽车业的迅猛发展离不开繁荣的市场,但在5年间,用市场换技术并未让中国汽车得到更多的实惠,中国汽车产业仍不能自立。我国汽车企业技术创新和品牌主要体现在载货汽车上,而轿车方面的自主品牌缺乏竞争力。自主创新的匮乏,依然是目前我国汽车的短板。

中国汽车制造业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提升自主产品开发能力,必须逐步积累完善产品开发流程。当前,国内生产和销售的轿车大部分是依靠技术引进和合资开发的国外品牌,实质上只是世界汽车巨头的“组装车间”。

2000年我国汽车工业的研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达到最高,为1.9%,2001年下降为1.38%,之后几年变化不大。面对如此低的自主研发经费比例,有专家认为,入世后汽车零部件的价格更便宜,企业可以实行全球化购,并且通过与跨国公司开展合作,用最低的成本获取先进的技术,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但若不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就只能掌握在外方手里。

(三)品牌未能形成竞争力

汽车销量在经历了5年的“井喷”之后,中国将迎来第一次的换车高潮。面对日益繁荣的市场,中国汽车的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依旧没有形成,品牌忠诚度已成为国产车的现实之忧。

“在车市井喷的2002年,汽车厂家降价至少有29次;2003年,先后60余次的降价涉及了国产车的全部品牌,近三分之二的进口车也大幅降价;如今降价的频次早就超出了消费者的预期。”汽车市场专家且小刚说。

降价的幅度不断的加大,消费者无疑尝到了不少甜头。同时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却削弱了。“降价太频繁,不注重培养品牌忠诚度,只能是得到眼前的利益,提高暂时的销量。对于汽车企业来说提高客户的忠诚度,这意味着更高的收入和更低的风险。”且小刚说。

(四)出口规模亟待翻番

入世后,中国汽车出口也迎来了机遇。从2006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出口情况来看,经过5年的蓬勃发展,我国汽车出口正在改变以国有企业为主渠道的局面,中外合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在汽车出口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

据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上半年,国有企业汽车出口金额和出口数量占别为56.8%和47.7%;2005年为59.5%和59.4%。民营企业名列出口金额占比12.7%,出口数量占比12.6%,均比去年有所增加。国外一些研究机构也认为,尽管目前中国汽车还不能和欧洲、美国汽车形成竞争,但这种竞争的形成只是个时间问题,中国汽车批量进入欧洲市场,将不会超过5年的时间。

同时有专家认为,在看到汽车出口市场兴旺的同时,也要看到存在的危机。目前,亚洲、非洲仍然是中国汽车出口的主要市场,产品质量和档次都还比较低,价格仍然是最有力的竞争武器。目前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也仅占世界汽车贸易总额的0.7%,还要面对国际间技术性贸易壁垒、抑制恶性竞争等问题和挑战。

商务部2006年制定了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中国汽车出口占世界汽车贸易总额10%的目标,即实现1200亿美元的出口规模。为了促进中国汽车及零部件的出口,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公布了首批44家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的企业名单,这些挂牌企业已经开始着手制定汽车出口的。

中国汽车出口的起始阶段面临困难与挑战在所难免,但这不会真正阻挡中国汽车的出口之路,良性出口有从量的增长向质的增长递进,才能完成飞跃。

2、中国汽车产业路在何方

(一)中国汽车需要自主创新

1、自主创新是一种体系化的能力。(1)自主品牌的核心是对品牌的定位、发展,后续一系列的规划是否有自主权,而非名称的中式或西式。因为现在很多国外品牌的车也用中文的名字,而一些中国的品牌恰恰使用洋文的名字。(2)自主研发即技术创新,对汽车的底盘、动力等等是否能够掌握核心技术,这是最关键的部分,也是现在讨论最多的也是最遗憾的方面,正是在这方面的差距导致中国的汽车制造业相对来说还比较落后。(3)完整的自主生产或自主创造体系显得非常重要,没有好的配件体系、质量控制过程、制造工艺、员工素质,就无法生产出好的产品。(4)自主论证,若不能掌握、实现标准,甚至都不知道这个标准的体系是什么,那么自主能力的提升将受到相当大的限制。一些发达国家常常用所谓先进的标准体系来限制中国的自主企业发展。所以中国汽车需要实现从比较的竞争优势到核心竞争力的转变,即通过自主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

2、从“中国自造”到“中国制造”再到“中国智造”。(1)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学习型创新——“三联合”。对自主汽车制造业来说,必须考虑研发链和产业链(可以统称为创新链),必须有整体谋略。汽车制造领域的技术研发涉及多领域、多学科,需要有效组织分散于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的各类人才,实现人才的优势互补,通过建立高效的组织体系,寻求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上海华普汽车通过独特的“三联合”战略增强自身科技研发实力,“三联合”战略即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国外工程技术公司、联合知名供应商。通过这种创新模式,上海华普汽车保持了产品良好的科研优势。(2)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走充分竞争的产学研合作之路。在“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转变的过程中有很多途径,上海华普探索的是产、学、研联盟的这么一条路。他们和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紧密联盟,将高校和科研机构前沿技术的研究通过生产平台转化为一个有效的产品,开发适合国人的低成本混合动力环保车型、100%甲醇燃料汽车、柴油发动机车型以及高新车用电器技术,真正做到了技术领先和成本优势的平衡。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注重分析用户需求的分析和市场动向,将学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各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可能有助于中国制造业的优势的形成。

(二)对汽车产业结构调整

1、打破“近亲配套”体系。汽车制造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零部件产品规模和水平的竞争,零部件质量和技术直接关系到汽车的品牌和销售。目前,广东省零部件企业规模偏小、技术水平不高,处于只具备加工生产能力的层次,单家企业参与整车产品同步开发能力低。尽管汽车零部件的全球化购战略是大势所趋,但大部分名牌外资汽车企业的配套体系“近亲化”十分明显,例如广州本田在国内的一级配套企业,全部是日本本田原配套企业在广州的合资、独资企业。由于日资整车厂原有配套网络中涉及复杂的股权控制和利益关系,一级配套企业又控制着二、上游企业,所以即使产品质量过关,国内一些零部件企业,仍然很难进入一级配套体系。业内人士提出,要在短期内壮大国内零部件产业,就应该以“移植嫁接”为主要途径,用产业招商、品牌招商等方式,引入整车厂原配套的国外企业,但引进外资不是壮大本国汽车产业的根本出路。广东省汽车行业协会理事长李赐勋表示,坚决反对外商独资企业进入中国,中国的零部件产业发展应通过合资、合作消化和吸收国外技术,不断壮大本国自主研发力量,以促进本国零部件产业的升级。

2、自主研发能力是关键。中国的汽车产业要可持续发展,就要从合作、合资开始,培养一批拥有自主创新、管理、品牌和生产能力的零部件生产企业。据了解,广州东凌集团与本田核心配套商日本旭株式会社、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的戴卡旭铝合金轮毂有限公司,首期生产轮毂规模达150万只/年,整个项目投资完成后,有望成为中国最大的轮毂生产研发和销售基地。广州最大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广州汽车集团零部件有限公司与世界知名零部件企业合资组建了十多家企业,其中与日本最大的零部件公司日本电装中国投资公司合资的广州电装有限公司,建成了广州本田轿车空调系统生产线,年产24万台套,新增产值7.3亿元。在国家一系列鼓励政策的基础上,广东省还将集中力量鼓励一些有资金积累的企业进行关键零部件技术的研发,由龙头企业牵头、主要零部件企业参与成立技术攻关联合体,或设立多企业参股的技术开发中心。据报道,首期投资3.3亿元的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乘用车公司研发中心于2006年底建成投入使用。该中心不仅是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的研发基地,也是华南地区第一个真正具有现代竞争意义的汽车研发中心,同时还将是日产公司全球汽车研发体系的重要研发中心。此外,广州汽车工业集团与华南理工大学合作,首期投资7000多万元,共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目前也已经进入验收阶段。广州市经贸委透露,广州约有五成零部件企业建立企业研发中心,其中华南橡胶轮胎有限公司已拥有省级研发中心。有关专家指出,对于开发难度较大、投资风险较高的汽车电子产品,尽量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引进国际知名企业,消化吸收先进技术,提高自主研发能力,从根本上提高汽车电子行业的竞争力。

(三)中国汽车业应借鉴德国经验

世界上汽车品牌主要集中在德国。据德国一位参加展会的业内人士介绍,2005年德国前20位最有价值的品牌中,戴姆勒-克莱斯勒、奔驰、宝马、大众、奥迪等汽车品牌都榜上有名。德国的一家研究所从十几年前开始对汽车品牌进行专门评估。主要评估依据是市场占有率、产品形象和企业经营状况等。作为全球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德国各大汽车厂商十分重视品牌价值,使得德国汽车在竞争激烈的全球高档车市场中占据7/10的份额。

同样,德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也有自己的品牌,如博世、大陆、ZF、蒂森·克虏伯、西门子VDO、巴斯夫等。在过去六年里,德国汽配工业的销售增幅均超过整车工业,但市场主要被少数大型汽配企业占据。

(四)开启农村汽车市场的大门

1、“新农村建设”契机。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实施,“十一五”期间乃至更长时间将是我国农村汽车市场的黄金发展期。这些年我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但农村现有交通工具仍是载货汽车、农用运输车、拖拉机、摩托车、畜力车、人力车并存,相对比较落后。新农村建设将促进农村汽车需求的增长和汽车市场的形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一是国家投资重点将转向农村。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国家每年用于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将达到数千亿元。二是农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将逐年提高。三是农村公路进一步改善。四是农村机动车开始升级换型,汽车逐渐成为首选。五是新农村建设对运输工具的需求旺盛。目前,我国农村低速汽车和拖拉机的保有量约为2000万辆,摩托车保有量近4000万辆,远高于城市汽车的保有量,且基本为农民个人拥有,仅保有量更新和升级换型的市场就相当可观。

2、生产适合农民的汽车。我国拥有13亿人口,农村人口有7.7亿,另有2万多个小城镇,人口约为1.8亿,这些地域蕴藏着巨大的汽车产品消费潜力。但到目前为止,没有真正意义上适合农村、农民使用的汽车。在目前的农村地区,农用车和轻卡有比较明晰的分工:农用车适应农村复杂路况,主要承担从田间地头到公路边界的短途运输任务;而轻卡不受相关道路交通法规的限制,因此可以负责相对长途的跨区域运输工作。显然,农用车、轻卡两者都不可能单独满足农村生产运输的充分需求。因此,专家提示,对于农村用车市场的开发,应从我国国情出发,做出特色。从目前看,农村用车需要既能载货又能拉人、经济实用,装饰不用很讲究,有些功能不必具备。同时,汽车厂商在开发适合农村使用的车型时应注意不同地域的特点,地理、道路的差别也造成了地区要求的差异。此外,生产厂商还要改变以往品种过于单调的状况,给农民一个选择的空间。不可否认,受经济条件影响,价格仍然是农民买车时最关注的部分。而所有这些因素,汽车制造商在开发产品时都应该事先考虑到,以便开发出适销对路的农村用车。

3、期待的具体措施。显然,目前,单纯依靠农用车和汽车生产企业的热情和对未来市场的期待去开拓农村汽车市场有一定的难度。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和相关专家也期待出台更行之有效的措施以此促进农村汽车市场的发展。而对于农用车及小排量汽车生产企业,国家在政策上应给予一定的倾斜与扶植。现在单单依靠行政命令是不够的,企业都在向市场要效益。对生产农村用车的企业减免一定的税收,给予一定的优惠,可以提高生产企业对新产品开发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对于农民用车不能与城市用车一视同仁,要适当减免购置税和使用环节的收费。2005年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减免了三轮农用车的养路费和购置税,而有关专家也正在积极建议相关管理部门在第三者责任险等保险内容上对农民实施一定的优惠政策。在国家大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下,相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有更多的惠农政策出台,而国家对于农村汽车市场的引导性政策也值得我们期待。

(五)汽车业需要援手

中国汽车产业经过50多年的成长,2005年产销量已分列全球第四和第三,成为世界公认的汽车工业大国。但由于自主创新能力薄弱,至今并未成为汽车工业强国。

产业政策引导不力和支持不够是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取鼓励合资合作的政策,但该政策早已不适应今天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却没有得到及时的调整和修正。鼓励性的政策支持不完善,措施不配套。企业在自主创新上获得的具体政策支持少,自主创新能力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没有形成系统竞争能力。政策协调,政出多门,缺乏协调和延续性,往往使企业不知所措,影响企业技术发展方向。一个政策出台前,没有对企业现有基础技术水平对政策实施的支撑能力、政策实施需要的准备时间和技术来源进行充分的评估、论证,特别是在整车企业自主开发能力不足和零部件企业技术支撑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导致企业一次次把满足新政策规定和新法规要求的希望寄托于跨国公司,依靠不断的合资、引进或直接购买国外相关的零部件来确保其市场地位。

因此,在2007年结束的全国“两会”上,诸多汽车界代表呼吁“国家对自主创新和自主研发的产品给予政策方面的支持”。他们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自主品牌希望内外公平税负、购不能忽视自主品牌、支持企业成为研发主体。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认为:“目前,汽车的自主创新主体是企业,但为企业创新提供环境和条件主要在于。因为很多掌握在手上,包括政策、人力以及工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其他。”

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指出,自主创新是新的国家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也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的核心词汇。作为基础工业和支柱产业,汽车业的自主创新对整个工业的带动作用不言而喻。据他介绍,国家正抓紧研究激励创新的政策措施。

综上所述,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参考文献:

1、蓝朝晖.中国汽车入世后得到跳跃式发展 仍面临诸多挑战[N].北京商报,2006-12-12.

2、跨国巨头完成布阵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路在何方[N].解放日报,2003-04-21.

3、中国汽车业应借鉴德国经验[N].经济参考报,2006-09-22.

4、开启农村汽车市场的大门[N].机电商报,2006-03-31.

5、徐刚.中国汽车如何面对自主创新[N].中国经济周刊,2006-02-13.

6、金晶.汽车产业结构调整路在何方?[N].中国工业报,2005-06-01

二-------七:

汽车主要结构新技术特点及应用:(1)蓄电池,蓄电池是汽车上两个供电设备之一,,是汽车电器系统的心脏,在发动机为运转时,蓄电池供给用电设备所需的电能;在发动机运转时,主要用途有,启动供电,低速供电,超载供电。,储存电能,稳定电网。(2)发电机及调节器,在汽车中发电机是主要的汽车电气系统主要供电设备;调节器用来调稳定发电机输出的电压。(3)点火设备,启动汽车用途。(4)起动机,使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带动发动机曲轴旋转,其汽车启动。(4)照明与信号设备,方便汽车行驶和保证行车安全。(5)仪器与显示设备,指示汽车运行以及包括汽车正常运转的状况。(6)电器,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经济性和舒适性。(7)电器(8)电子控制技术,包括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电控制动变速系统、驱动防滑电控系统、电控悬架。

汽车电子新技术的特点及应用:在发动机上(1)电子燃油喷射配制相应的空燃比和数量的可燃混合气攻入发动机各汽缸中。(2)电子点火控制,使火花塞产生火花,使电火花适时、 按次序地送到各个汽缸之中;在底盘上,(1)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2)四轮系统,(3)ABS刹车系统的组成与压力调节器,(4)ABS的控制方法与工作过程;在车身上,(1)SRS系统(汽车安全气囊系统)减少事故对人体的伤害。(2)GPS导航系统,确定汽车的位置及为汽车指示最佳路线。除此之外,还有只能记录仪,雷达试距离报警器、中央控制门锁、自动空调、汽车防盗系统、汽车检测和自诊系统、汽车主动式防撞系统以及汽车音响。声像,通信系统等等。

汽车维修专业大专毕业论文

从世界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看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从世界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看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2004年5月9日

摘要:汽车产业是我国的主导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技术进步不断加快的条件下,当前的世界汽车产业呈现出了一系列不同于以往的发展趋势本文从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入手,在分析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发展对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和科技进步的不断发展,世界范围内的汽车产业从产业技术生产经营以及销售等方面都呈现出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发展趋势我国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之一,人世以后将面临全球范围内的激烈竞争,这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而言,既带来了新的动力,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从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出发,探讨新形势下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对策,对于实时更新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战略,保证其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代世界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自 1886 年德国人卡尔·奔驰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以汽油为动力的汽车以来,世界汽车工业已经历了 100 多年的发展历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及技术进步的加快,当代全球汽车产业呈现出一系列与以往不同的发展趋势,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 一 ) 汽车市场由发达日家逐步转向发展中日家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汽车市场呈现萎缩趋势, 2002 年世界汽车销售量与 200 旧年销售的 5500万辆相比,减少了 11 % r11 西欧及北美等传统发达国家的情况与全球整体变化趋同与此同时,全球汽车产业的生产规模不减反增,目前每年全球有1500 万辆汽车属于过剩产品,各大汽车生产商都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新的市场增长点在发达国家汽车市场逐渐饱和,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汽车销售持续疲软的同时,以亚洲东欧南美的中国马来西亚泰国匈牙利巴西等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以其庞大的人口 ( 为发达国家的 6 倍之多,且绝大部分为无车人口 ) 和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为基础,近年来汽车市场发展迅速,成为新的世界汽车市场全球汽车市场的重心逐渐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并以这些地区为转移重点

( 二 ) 汽车生产全业通过世界范日内的集团化直组教并联合,新的汽车产业格局巳初步形成20 世纪末和 21 世纪初,世界汽车产业经过一系列全球范围的汽车企业改组兼并联合,逐步形成了当前的六加三格局,就是通用集团福特集团大众集团丰田集团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雷诺日产集团六大集团和宝马公司本田公司法国标致雪铁龙公司三家相对独立的汽车公司 r1 经历兼并重组之后的世界汽车工业基本上为美德汽车公司所统治,新形成的集团公司规模惊人,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跨国管理方式,推动了扁平型企业管理组织的发展,加速了大集团管理链中的信息流动,大大降低了规模扩张后带来的管理成本,使超大汽车集团的形成成为现实这表明原有的世界汽车产业竞争格局已被打破,新的汽车产业格局正在逐渐形成

( 三 ) 产生艘配置量全球化趋势

目前,全球主要汽车制造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以适应各地区不同的经营环境和市场需求产业链中主要环节的分布已不再局限于一国的地理范围,而是日趋立足于全球平台操作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汽车市场逐渐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发达国家的汽车企业纷纷取跨国投资办厂的经营模式,这些跨国公司的子公司或者合资公司为当前的产业链全球性配置提供了基础进入 20 世纪如年代以后,世界各个地区性贸易组织逐步扩张,地区和国家问关税壁垒逐步打破,导致世界多边贸易体制逐步形成,国际贸易趋于同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加速了信息传递,互联网购使得交易成本大幅下降,新型的跨国组织形式逐渐完善阅处于汽车工业的产业链当中的市场客户分销中心生产商零部件供应商之间的配置,逐渐由过去在一个地区转向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产业链的最优配置,缩短了产品的研发周期和新产品的投放周期,使自身竞争能力得以提高

( 四 ) 零部件企么技术进步加快,系统集成和模决化生产成为新的发展方向网络化购保证了企业可以及时地了解市场当中消费者的需求与偏好,以适时调整自己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降低库存成本,减少以前常常出现的过时产品积压现象这种生产方式加速了产品的更新,缩短了汽车产品的生命周期,传统的一个车型独享一系列零部件的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汽车产业发展的需要原来依附于单个整车组装企业的零部件企业开始面对全球范围的多个企业供货,原来配置于整车组装企业内部的某些非核心业务开始外部化,整车和零部件企业之间出现了网络型组织零部件企业技术进步加快,系统集成和模块化生产成为新的发展方向在传统零部件企业数量大大减少的同时,零部件的跨国公司迅速增加新的分工协作模式推动了平台化战略的实施,最大可能地实现了零部件共享系统集成和模块化生产

( 五 ) 产生的核心技术变革加快

当代汽车产业核心技术变革主要集中在汽车燃料和自动驾驶两个方面传统的石油燃料给环境造成了难以挽回的破坏及石油日渐枯竭的形势,使得寻找新的绿色能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技术变革的努力方向目前汽车代用燃料技术开发已经处于突破性阶段, 2002 年年底,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办的第 17 届国际电动汽车展览会上,福特奔驰公司宣布,将在 200 鸿年实现燃料电池汽车的商品化据预测,到 2010 年,燃料电池汽车产量将达到100 万辆福特公司的小威廉·克莱·福特预言:燃料电池将最终结束内燃机一百余年的统治阅 为了实现汽车的安全驾驶,世界各大汽车生产厂商一直在寻找各种增加汽车安全系数的技术,新的驾驶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进入信息时代以来,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的自动驾驶即将实现,通过通讯卫星和全球定位系统,电脑将协助人来驾驶汽车,电子系统的精确性将大大提高汽车驾驶的安全性当前汽车功能的集成化控制正在实现,智能交通系统已开始建设

二汽车强国的发展经验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汽车产业也出现了很多不同于以往的发展趋势从这些国际汽车强国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出以下值得借鉴的经验:

( 一 ) 独立完整的技术体系

无论从美国欧洲日本这些传统的汽车强国来看,还是从后起之秀韩国来看,他们都毫无例外地具有独立完整的技术品牌,比如美国的福特通用日本的丰田德国的大众韩国的大宇等而且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汽车周边技术的发展和消费者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当前的汽车技术在向环保和电子化两大方面发展,而且在此过程中,汽车强国充当着技术革命先头兵的角色以环保技术为例,据美国加州国际汽车经济研究所的调查显示, 20 世纪 80 年代,北美西欧和日本的汽车工业在环保技术上的投资,年均增长幅度约为5 . 5 %, 20 世纪 90 年代前 5 年为 8 . 5 %,而 1996 2 凹旧年则达到了 12 . 5 %以上,其中德国达到了15 %另外韩国巴西和墨西哥等汽车生产国家也十分重视环保科技的发展,其中韩国的燃料电池技术已经基本成形,相应的汽车产品也已经投入了小批量生产技术作为汽车产业生命力的源泉,拥有自己的技术体系,对于本国汽车产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有关汽车的论文,急!急!急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汽车的维修业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汽车维修论文,供大家参考。

 汽车维修论文 范文 篇一:《汽车维修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行业的发展也极为迅速,而且,汽车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汽车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而汽车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出现相应的故障,给汽车使用的安全性、可靠性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人们使用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则必须做好汽车的维修工作,为汽车的运行做好充分的保障工作,可见汽车维修的重要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汽车维修;故障排除;信息收集

 近些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极为迅速,而且,信息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尤其是在汽车维修中的应用,对提升汽车维修的效率有着极大地作用。在以往汽车维修工作中,整体的维修效率不高,尤其是在故障排除以及车辆内部零件的检测方面,主要用人工检测方式,整体检测的效率不高,而在运用信息技术之后,可以解决传统汽车维修过程中的弊端,切实有效地提升汽车的维修效率,对此,本文主要对信息技术在汽车维修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1信息技术在汽车维修中的作用

 1.1有利于提升汽车维修的效率

 汽车维修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其中涉及到的汽车设备零部件比较多,在维修的过程中,需要精准的确定汽车故障,才能对其展开相应的维修工作,才能有效地提升汽车的维修效率[1]。如果取以往的人工对各项零部件进行分析的话,很难把握各个零部件的运行情况,从而影响到汽车维修的整体效率,而信息技术能够通过先进的神经网络分析,对汽车运行的各个零部件进行全面的检测,从而提升了对汽车各个零部件的检查效率,有效地提升汽车维修的效率。

 1.2缩短汽车故障排除的时间

 在汽车维修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先确定汽车的故障,才能针对故障的实际情况展开针对性的处理,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好汽车维护工作[2]。通过对以往汽车维修的调查发现,在对汽车故障排除的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对汽车各项硬件按设备进行逐一的检验,这样会耽误汽车故障排除的大量时间,会影响到汽车维修的效率,而信息技术则对缩短汽车故障排除的时间有着极大地作用。信息技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汽车的各项零部件进行全面的分析,能够有效地对汽车的运行故障进行定位,对缩短汽车故障排除的时间,以及提升汽车维修的效率有着极大地作用,被广泛地应用到汽车维修的工作中。

 2信息技术在汽车维修中的应用分析

 通过以上的分析了解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汽车维修中之后,对提升汽车维修的效率以及缩短汽车故障排除的时间有着极大地作用,以下主要对信息技术在故障排除中的应用、在汽车部件运行信息收集中的应用、在汽车维修检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2.1在故障排除中的应用

 汽车维修首先要确定汽车所发生的故障,然后才能根据实际的情况取针对性的维修 措施 ,而且,对故障位置的确定以及故障的排除等也将直接影响到汽车维修的效率[3]。以往在对汽车故障排除的过程中,所用的 方法 老套,对故障的排除效率不高,需要维修人员根据汽车故障所发生的实际情况,对可能会存在的故障部件进行全面的检查排除,而在这个过程中,将会涉及到对很多无故障的部件检测,这样就会耽误大量的故障排除时间,从而影响到汽车维修的效率。而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汽车维修故障排除的工作中,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对汽车的实际故障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对各项数据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测,准确地对汽车故障进行定位,从而迅速排除故障,减少了汽车的维修时间,进一步提升汽车故障维修的效率。

 2.2在汽车部件运行信息收集中的应用

 汽车部件运行信息的收集对汽车维修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通过对各项信息的分析才能够了解汽车的运行状况,并根据汽车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检测[4]。以往对汽车的维修过于盲目,尤其是在汽车部件运行信息的收集上更是缺乏,只能根据汽车所发生的故障进行表面上的维修,而在这种情况下汽车的维修效果不高,甚至会遗漏一些汽车的故障,从而给汽车的安全运行造成极大地影响。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下,能够通过电脑来对汽车的各个部件运行信息进行搜集,以进一步了解汽车的各项部件运行信息,能够对汽车运行过程中所引发故障因素的其他相关因素展开针对性的处理,保证汽车故障维修的全面性,避免经过维修后遗漏部分故障因素信息,从而确保汽车维修的全面性、可靠性。

 2.3在汽车维修检测中的应用

 在进行汽车维修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检测,而且,检测信息的有效性也将直接影响到汽车维修的有效性。以往对汽车维修的过程中,对汽车的检测不足,甚至缺乏相应的检测设备,从而影响到检测的效率,不利于汽车维修工作的顺利实施[5]。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在汽车维修过程中可以实现对各项设备的检测,不仅如此,在汽车维修工作完成之后,也可以对汽车的检测,确保维修的有效性,避免在维修完成后留下后遗症,进一步保证汽车运行的安全性。

 3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私家汽车的数量不断地增加。而在人们使用汽车的过程中,会受到内部或外部的影响而产生汽车的运行故障,如果不能及时对故障进行维修的话,势必会影响到汽车运行的安全性,给人们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而且,如果汽车故障不能得到及时的维修,甚至会产生其他的故障,可见汽车维修的重要性。以往所用的汽车维修方式,主要是运用人工的方式来进行汽车维修,维修效率不高,而通过本文对信息技术在汽车维修中的应用分析,作者主要对信息技术在汽车维修中的作用以及应用的具体情况展开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进一步提升汽车维修的效率,同时,也希望能够与同行人士共同探索相关性问题,切实有效地提升信息技术在汽车维修中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赵越,魏立军,常树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汽车维修质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0).

 [2]陈宏云.我国汽车维修中存在的诚信问题和技术设备问题[J].科技致富向导,2012(21).

 [3]高京京,顾纯.浅谈汽车维修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6).

 [4]李玉川,高洪祥,张宗奎.TB3-117发动机功率协调器故障引起机体摆动及性能参数变化原因分析[J].航空维修与工程,2013(6).

 [5]张雄.搭一片无雨的天空?汽车维修救援网络建设的误区及对策[J].运输经理世界,2014(4).

 汽车维修论文范文篇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论文》

 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中职 教育 迎来了改革发展的新机遇,但同时也面临发展的新挑战。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是教育改革推动下的必然显现。

 关键词: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

 1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学生主体地位不突显,实践教学开展不深入

 汽车维修专业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中,以教师为教学主体的现象比较明显,无论是在课堂理论教学,还是在实训练习之中,教师牵引学生如何学、如何做,缺乏学生主体地位下的自主学习与实践。与此同时,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形态不平衡,出现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往往出现理论与技能训练不同步,技能训练明显滞后。这样一来,出现了?学生理论没学好,实践技能没锻炼?的教学现状,让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堪忧。

 1.2教学方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中职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调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当前,中职学校在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中,虽然广泛应用了多媒体教学,但单一的教学现状仍未改变。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枯燥的教学尴尬比较突出。多媒体成为教师教学的万能教学工具,单向的教学输出,逐渐弱化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习中出现疲惫感与厌倦感,在学习上缺乏积极主动性。

 1.3教学一体化欠缺,实际教学效果不理想

 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当前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当前,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强调依托现代教育技术,实现理论与实训教学的一体化。而从实际情况来看,中职学校由于教学有限、办学条件限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上比较欠缺。一方面,教师专业水平欠缺,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存在较大的不适应性;另一方面,中职教育存在短板,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现仍需时间,是一个教学改革发展的过程,需要人力、物力各方的积极投入。

 2新时期优化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的策略

 随着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时期的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更加强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育综合型应用人才的重要性。当前,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欠佳,实现教学的优化与调整,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并在此基础之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及优化课程设置与实现系统的模块训练,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一方面,在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中,一定要针对市场的需求,制定完善的教学目标、内容及方法,并不断地优化学生学习的环境;另一方面,要深化改革的力度,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要逐一击破,转而以创新的教学形态,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那么,具体而言,新时期优化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的策略,主要在于落实以下几点工作:

 2.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中职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一方面,中职学校要依据市场需求、立足专业优势,确定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以便于教学的全面开展;另一方面,以就业为主轴,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对此,中职学校要围绕市场需求的导向性和就业竞争的主导性,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培育综合性应用人才。那么,首先,中职学校要强化校企合作,通过联合办学、顶岗实习的方式,确保人才培养模式?落地?,如图1所示,是基于校企合作下的人才培养升级,突出理论与实践并重、同步的教学形态;其次,中职学校要注重学生专业素养、专业能力的培养,学生不仅熟练地掌握汽车维修技能,而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爱岗敬业 、勤勤恳恳,这些品质都是就业中的竞争优势。

 2.2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教学一体化进程

 教师队伍建设,是优化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首先,中职学校要狠抓骨干教师培养,强化对专业教师的培养与选拔。通过安排教师继续深造或参加省级培训等方式,逐渐强化其专业水平。并且鼓励教师到企业中去,通过挂职顶岗的方式,提高实践水平。其次,落实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从本质上推动教学一体化进程。落实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助于提高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再次,注重人才的引进与培养,通过聘请专业技术、专业 经验 以及专业理论过硬的人才,作为专业教师。并且切实做好专业带头人的遴选工作,依托带头人的专业素养和学术影响力,推动汽车维修专业的建设与发展。3.3优化已有课程设置,实现系统的模块训练实践性是汽车维修专业的特点,也是契合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当前,为优化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应注重实践教学的开展,进一步优化已有课程,为学生构建系统的模块训练。是相应实验室或实训室下,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表1可知,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强调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学生熟练操作技术,而且需要学生了解汽车结构,实现有效教学。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历史时期,中职教育迎来了改革发展的新机遇,但同时也面临发展的新挑战。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是教育改革推动下的必然显现;另一方面,说明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在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 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对此,在中职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新时期,优化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应切实做到: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教学一体化进程;

 (3)优化已有课程设置,实现系统的模块训练,从本质上推动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的改革发展,提升实际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汽车维修行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张进重庆大学2008-11-01

 2、3D打印技术在汽车制造与维修领域应用研究王菊霞吉林大学2014-06-01

汽车维修论文范文篇三:《以市场为导向推进汽车维修教学创新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渐扩大和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国民经济实力和生活水平都有所提升。汽车作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标志之一,在市场上的需求越来越大,相应地,市场对汽车维修专业人员的需求也有所提升。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目的是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因此,必须结合市场因素立足于当前存在的制约,强化汽车维修专业学生专业技能,逐渐满足市场上不断变化的需求。

 1 汽车维修教学建立市场教育理念的必要性和意义

 1.1 汽车维修教学中建立市场化教育理念的必要性 市场化教育理念即在职业院校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引入市场发展作为核心内容,根据市场需求在某一阶段所发生的变化而相应调整教学内容和重点,实现学生的专业技术发展。这种一切学习和教学都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促进作用。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公平竞争机制深入人心,学生通过接受以市场为核心导向因素的教学,能够提升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且市场经济在发展和建立的过程中不仅强调了内部竞争的有序性,还确立起了明确的法律意识,告诫人们在保护自身的同时更要遵守市场规律。学生在接触一系列市场化教育理念的同时,能够清楚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为学生自身专业技能的发展提供基础。

 1.2 汽车维修专业监理中市场化的意义 公民责任意识在汽车维修专业学生教育的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将市场发展方向作为基础,强化学生的公民责任意识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在社会中工作、立足。当然要想从根本上提升汽车维修专业学生的工民责任意识,相关教育部门的监督是非常重要的。市场环境中,依旧存在着法制不完善的现状,要强化学生的公民责任意识就必须完善基本监督职能,抑制滥用职权的现象。

 2 现阶段汽车维修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重理论轻实践 理论和实践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两方面,现阶段在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经常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受到传统教学形式和思想的影响,学生在汽车维修技术方面的实践远远不够,这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是有很大阻碍的。即使很多专业院校在动态性教学方面有所改进,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汽车内部结构及零件之间的关系。但是,学生依旧还是靠死记硬背来记住这些内容,并没有真正通过维修实践来巩固理论,学生的兴趣也难以提升。

 2.2 教学内容的滞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快速普及,现阶段汽车维修行业在很多时候都大量用电子技术作业,也存在着电子技术作业逐渐替代人工作业的趋势。而在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大多还是停留在汽车内部结构、汽车 修理 、功能检测等层面,不得不说教学内容已经有与时代脱节的苗头。

 2.3 教学形式的单一落后 针对现阶段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形式来说,存在着教学理念与实训过于单一的问题。这种单一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都是单纯对抽象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和教师对专业课程枯燥无聊的讲解。这种日复一日对抽象知识的研究,不仅抽空了学生对汽车基础理论的兴趣和学习耐心,对学生深入咀嚼基础理论知识也无济于事。其二,汽车维修实训教学过于单一,虽说实践相对课堂上理论的讲解会更加有趣,但是实训的形式大多都是教师在前面统一操作,学生在下面挑出故障点。到了学生自己操作时,主要就是换换零件,专业技术无法得到提升。

 3 以市场为导向推进汽车维修教学的有效措施

 3.1 改革并优化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内容 首先,要改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观念和教学思想,将教学理念和实训有机结合,逐渐将理论教学的一部分转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重实践的观念,继而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专业维修技能。在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课程中,要保证设立相应人文学科,包括汽车维修英语、法律常规和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教育。注重提升学生的 专业英语 素养,这对提升其专业性和人才素质是至关重要的。其次,要逐步提升学生计算机操控的能力,将计算机作为教学内容之一,使学生全面与时代接轨,掌握最新的汽车维修技术。

 3.2 建立起科学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 首先,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建立起以市场要素为核心导向的汽车维修课程教学体系,逐渐强化实践性教学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地位。职业院校要定期组织专业教师聚在一起,就市场需求变化、汽车行业发展趋势、教材变化等内容进行讨论研究,充分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汽修模拟实训?实践协作综合实训?等教材的设计。职业院校要经常开展与汽修相关企业的对外联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将实训课程和实践课程有机结合,重点攻破学生统一的弱项,按照标准进行分类学习。

 3.3 引入互动性的教学形式 在市场需求导向基础上,互动教学形式对于汽车修理教学来说意义重大。通过互动教学的开展,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基础教学理念的理解,还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能够进一步了解学生,制定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和,在互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能够与教师共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行业对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职业院校必须针对市场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制定完善的教学,建立科学的实践性课程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术的提升。

猜你喜欢:

1. 汽修论文范文

2. 汽修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3. 大专汽修论文范文

4. 汽车维修述职报告范文

5. 大专汽修毕业论文范文

6. 汽车修理总结报告

金融危机下我国汽车行业……毕业论文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分析 [2010-04-29 03:35]

新能源汽车是指用非常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车用燃料、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汽车等。在能源紧缺,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今天,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经过“十五”、“十一五”的努力,中国新能源汽车研发能力由弱变强,实现了电动汽车自主创新和技术集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布局。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仍面临着不容忽视的瓶颈问题:

一是新能源汽车整车集成开发和产业化技术方面有待提高;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技术、自动变速箱技术有自主产权的不多;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在发展中还面临动力蓄电池、电机控制器、燃料电池发动机等零部件上的技术挑战。

二是市场推广有一定难度。新能源汽车虽然清洁,但面临着产品可靠性、稳定性、成本高等方面的问题。

三是配套设施建设缓慢,严重制约着产业发展。纯电动汽车、可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在应用中面临着充电、加氢困难的问题。

二、基于“钻石模型”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要素分析

(一)“钻石模型”简介

哈佛大学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提出了著名的“钻石”理论模型和相应的分析框架。波特认为,一国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四个关键要素。这四个要素具有双向作用,形成“钻石”体系,在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两大变数——机会和。机会是无法控制的,政策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钻石”模型为我们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形成与保持,提供了重要的方法。

(二)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因素

1、生产要素。波特将生产要素分为初级要素和高级要素。初级要素是指一个国家先天拥有的天然、非技术工人、资金等;高级要素通常是人力创造出来的,包括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技术、科研机构等。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先进制造业,对先进技术和人力的依赖性很强。同时,作为新兴产业,其发展离不开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

2、需求条件。波特认为,国内需求是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原动力,良好的需求条件能够迅速促进产业规模化,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最终目的。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强劲的需求有利于加快市场推广和产业化发展的速度。

3、相关及支持性产业。任何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都离不开相关及支持性产业。对新能源汽车来说,动力系统的转型将强烈依赖电池技术的突破,因此新型电池技术产业已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最重要的支持产业。

4、企业战略、结构及竞争。面对国家同时推进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局面,国内企业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迷失了方向,缺乏清晰的近期、中远期发展规划。波特指出,强有力的国内竞争对手普遍存在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中。激烈有效的竞争可以促进发明创造、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强国际竞争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内部竞争主要体现在国内汽车企业与跨国汽车企业的竞争上。

5、机会。波特指出,机会可以打破原来的竞争状态,提供新的竞争空间,落后国家可以借此获得竞争优势。同时他认为,基础科技的发明创造;传统技术出现断层;外因导致生产成本突然提高(如石油危机);金融市场的重大变化等都可以给企业带来机会。

6、。波特认为,对一国某产业是否具有竞争力有着重要影响。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刺激“钻石”体系的四个关键要素,来影响该国的产业竞争力。

三、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针对制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因素,本文给出如下对策: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应以投资为主,多方共同参与。应重点建设一批企业无法承担的项目,如公用充电站、能源补充站、维修设施、交通配套设施等。天然气总公司和石化企业可以参与兴建一批加气站来服务燃气车辆,电网公司可以在自己的低压电网上建立公用充电站系统。

(二)积极扩大内需,提高消费者成熟度

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关键是降低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企业和相关科研单位应加快技术研发的步伐,在技术上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应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生产给予财税支持,出台针对普通消费者的优惠政策,如减免车辆购置费、提供补贴等,来降低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成本。同时,要进一步调整燃油税政策,提高传统汽车的持续性支出。另外,还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整个社会的环保意识,培育崇尚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文化,扩大新能源汽车用户基础。

(三)加大研发力度、掌握核心技术

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的初期,要起到主导作用,通过整合国内科技和资金,确定关键技术领域,与企业、研究机构共同推动关键技术研发。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保护企业相关权益。在支持自主创新的前提下,鼓励企业到海外注册专利和购买外国专利,增加产品的技术创新和竞争力。此外还要加快建立国家技术标准体系,以建立和维护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优势。

(四)以市场为导向、明确阶段性战略重点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应借鉴国际经验,以市场为导向,选择战略重点,取近期开发与中长期发展并重的策略。近期发展柴油机、汽油直喷、汽车轻量化、混合动力等技术,中长期着眼于高水平混合动力、燃料电池及替代燃料汽车的研发。汽车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及其所在区域拥有的、文化、习俗等条件,因地制宜地研发相应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同时应根据市场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完善企业战略结构及经营策略。

(五)推动产业重组、发展产业集群

为把中国未来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做强、做大,建议国家推动跨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收购与兼并活动,通过资本市场对现有企业实现整合与重组。积极探索中资主导型、外资主导型、中资控股型、外资控股型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模式。优化和规范公司治理结构,鼓励中外企业以多种形式的合作创新和创业,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的形成与发展,同时要实施严格的公平竞争与反垄断环节的重组审查制度。

你好。我来修改一下。

关于你说的国贸的话。我的看法是写:中国轿车进入欧洲市场的绿色壁垒分析及应对。

首先题目不是很大,只是从轿车一个种类,还有就是从贸易壁垒一个方面来讲。最先要进行定义,什么是绿色壁垒(不环保)。

接下来公布数据,前些年中国轿车进入欧洲因为不符合环保要求我们损失多少。引出主题。

可以从为何欧洲要取绿色贸易壁垒来讲。为的是保护环境还是贸易保护主义还是兼而有之,又或者是居民环保意识高不愿购买大排量汽车。如果是从环保角度而限制中国轿车,中国该怎么办,如果是纯粹的从贸易保护主义出发,中国如何应对。可以先讲清楚欧洲轿车产业发展历程,当前情况,当前在欧洲销量最好的是环保车还是大排量车。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我们要如何打破这种壁垒。例如我们大力开发哪一种轿车。如何实现节约成本(规模经济,国家给以环保补贴对环境友好型轿车生产企业减税等鼓励措施)主要当然还是集中在欧洲这种绿色壁垒产生的原因,过程,结果。因为中国轿车一般价格低,很容易占领欧洲市场,所以利用绿色壁垒可以对中国轿车征收高额关税。因为中国当前汽车技术还不成熟,所以环保要求比较难达到。欧洲技术高,利用了这种技术差距以环境保护为由进行不公平的贸易。对此我们的应对措施应该是规模经济,加强研发提高环保技术等(这一部分就做别太多写,主要还是集中写绿色壁垒吧)。

接下来呢,就可以开始展望了。如果一切都按我们上面所说的进行,我们大概如何能打破这种壁垒,那么我们的销量或许能突破多少,能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市场,利润等展望部分。

其他的也可以适当写一些啊。

例外别的题目也是可以写的啊。如:中欧(美日也行)汽车贸易对技术进步的分析。中非汽车贸易的主要车种分析(一般在非洲是轿车还是货车客车卖的好的分析为什么及如何扩大)。以及其他。

我们老师告诫我们说写论文不要范围太大,大了不好写。因为很难写出新意。

举个例子,我们上课的时候有一个讲我们要扩大引进外资,好处是可以增加就业。我们老师就说,人应该有批判意识,你写论文的时候就可以写扩大外资真的可以增加就业吗。因为可以使得中国国内企业大量死亡,反而失业加重。等等。

所以建议选择某个比较小范围的论文来写。

我的建议是写如何加快中国汽车企业重组。

相信你也知道,汽车是具有规模效应的,只有企业大才能降低成本,而当前中国有好几百家汽车企业,很多小厂,成本高昂。所以加快汽车的重组有利于降低成本,加大竞争力。

至于思路呢,就先要说明当前我国汽车产业现状,导出要进行重组的原因。然后回顾欧洲,美国,日本汽车产业发展历程,联系出中国应该如何加快重组。在这一个部分一定要有新意,创新。提出自己的独特的观点。例如,国家可以给予节能的半税政策,给予有创新的汽车公司出口补贴,对高污染的汽车公司征收高额环境保护费(变相打击)。还可以像给节能车的企业低息,总之很多办法,在这一个部分一定要体现你自己最独到的见解,一般人想不到的你想到了就是你的伟大。(提醒一句,数据一定要是最新的数据)。然后就是讲述如果中国汽车产业重组到最优状态(就是剩下三五家大型汽车公司,六七家小一点的汽车企业)我们国家的面貌会是怎样,汽车产业会怎样。再次说明加快重组的重要性。

如果你不感兴趣,也可以从汽车如何才能最优地获得核心技术,国家政策如何引导才能加快汽车普及等等主题入手。

(千万别抄别人的论文,一旦发现后果不堪设想)即使你实在不会写,也一定要在别人的基础上将数据更新,并提出自己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