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车零部件故障率标准

2.汽车零部件有几个税号?

3.汽车行业认可度较高的著名企业标准有哪些?

汽车零部件编号有哪些部分组成_中国汽车行业标准汽车零部件编号

车辆型号为识别车辆而对一类车辆指定的由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成的编号。按照国家标准9417-88,国产汽车型号应能表明汽车的厂牌、类型和主要特征参数等。指制造厂对具有同类型、品牌、种类、系列及车身型式的车辆所给予的名称。

车辆编码的内容有五部分:

1、企业名称代号;

2、车辆类别代号;

3、主要参数代号;

4、产品序号;

5、企业自定代号。

汽车零部件故障率标准

汽车配件型号查询方法如下:

1、通过车辆底盘号(行车证上车辆识别代码最后8位)进入配件查询系统查询相关配件型号。

2、通过电子配件目录(光盘)查询配件型号,仅限于东风商用车。

3、纯正配件(故障件)本身大部分都有标示标记,含有配件零件号,都可以方便找到。

4、通过纸质配件目录查询也是一种方法。?

其他方法:拆装拼凑,正宗产品的外包装盒上字迹清晰;活塞环后冒充合格品出售,防锈油或石蜡流失、包装纸丢失、厂名、喷油泵等、数量,即便不是冒产品也是损坏产品,有合格证和检验员章,套印准确、刷漆包装、老化现象、规格型号。

扩展资料:

购买注意事项

1、细看材料:正宗产品的材料是按设计要求用优质材料,若遇其他颜色多半为冒伪劣产品。如发现新零件上有锈蚀斑点。

2、观察包装:一般来说,而非原厂装配的伪劣配件往往容易造成车辆机体的损害,而伪劣产品多用廉价低劣材料代用、降价。?

3、选择“原配”:车辆如关键部件出现故障、缸套表面涂防锈油,若发现产品的价格与印象中的价格相差过大7个计谋辨真伪。

4、不贪便宜:在汽配行业,还配有使用说明书、活塞等后用塑料袋封装、厂址以及电话号码等、轴瓦用石蜡保护,标有产品名称,这些配件从外观油漆或性能检验即可鉴定真伪橡胶件出现龟裂,正宗产品印字为统一标准规格,如活塞销。

汽车零部件有几个税号?

12个月零部件故障率。中国汽车报信息显示:汽车行业有12MIS(12个月零部件故障率)标准。卡车柴油发动机行业的12MIS就是卡车柴油机在使用的12个月内每1000台出现故障的次数。

汽车行业认可度较高的著名企业标准有哪些?

从今年7月1日起,我国将相当幅度降低汽车进口关税,税率降至3%至15%之间,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此番降关税释放出我国主动扩大开放的积极信号,也旨在满足人民群众对汽车消费更加多样化的需求。消费者普遍关心:降关税对国内汽车市场是喜是忧?中高端品牌汽车会否降价?买车人将受惠几何?

根据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告,此次降关税分汽车整车关税和零部件关税两块。

汽车整车涉及178个税号,其中税率为25%的9座及以下小型客车等135个税号汽车税率降至15%,降税幅度40%;税率为20%的车重5吨以上汽油型货车等4个税号税率降至15%,降税幅度25%;其余税率为15%及以下的39个税号税率保持不变。降税后,我国汽车整车最惠国算术平均税率从此前的21.5%降至13.8%。

汽车零部件共个税号,其中,79个税号的税率分别从25%、20%、15%、10%、8%降至6%,平均降税幅度为46%;其余18个税号的税率保持6%不变。降税后,我国所有汽车零部件的最惠国税率降为6%。

消息发布后,一些中高端品牌进口汽车厂商第一时间发声,对中国降税举措表示欢迎。

奥迪、宝马、大众、保时捷等汽车厂商均表示已启动对降税政策的评估和内部流程,并将尽快公布相关调整细节;丰田宣布将迅速对进口车实施降价;特斯拉则回应,得益于中国汽车整车进口关税降低政策,目前特斯拉已调整了Model S和Model X在中国大陆的售价,并决定所有未交付车辆将会按照新关税下的车价交付。

“汽车价格由多方面因素决定,进口关税只是其中的因素之一。”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关税与厂商市场指导价之间有一定联系,降低关税是降价的因素,但汽车是否降价以及降幅多少都是市场行为。从汽车售价看,厂商确定的市场指导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汽车的最终售价。

目前,关税税额占厂商在我国市场指导价的7%。以一款在我国市场指导价约90万元的进口汽车为例,该车进口到岸价24万人民币,关税税率25%时应缴纳关税6万元,此次关税降为15%后,将征收关税3.6万元,比之前减少2.4万元。受降低关税影响,汽车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也将相应降低。

从24万元到90万元,中间的差价都包含什么?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解释说,除了税收因素,厂商最终确定这款车在我国的市场指导价,相当程度上还考虑了品牌认可度、营销成本、利润指标等因素。

对于此次降税影响的未来预期,专家指出,随着国民收入持续增长,国内消费者购买中高端汽车意愿逐年攀升,降关税带来的中高端汽车降价将直接惠及国内部分消费者。

此次降低汽车进口关税后,国内汽车产业也需要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刘尚希认为,中高端品牌汽车降价形成的竞争压力,将推动其它汽车包括国产汽车统一降价,也势必会倒逼国内汽车产业提高创新能力,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从整个汽车市场看,不同品牌、不同车型因降价幅度不一形成的市场差异化表现,将会更充分满足消费者购车需求。”刘尚希说。

来自中华网

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听过这句话的人很多,但听得懂的恐怕不多。对汽车行业而言,对产业影响巨大的标准体系主要有六个:一是产品质量标准ISO/TS 16949;二是汽车芯片标准ACEQ100;三是电气系统功能安全标准ISO26262;三是交付标准MMOG/LE,五是环保排放标准,六是NCAP/CNCAP碰撞安全标准。作为汽车强国,能够主导并引领这六个标准应该是标配。

从目前中国汽车强制标准看,大约只有80多个标准属于国家强制性标准,其中有一半左右是针对电动车的。汽车行业绝大多数标准都是行业推荐性标准,但由于主要的跨国车企作为甲方会提出相关的购前置条件,这导致前面提到的多个标准都变成了事实上的强制标准。

事实上,现有GB国家标准中的强制标准都属于要求最低的标准,按照正常规律,行业标准、联盟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都应该高于国家标准,更要高于强制性标准。我们要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汽车要从大变强,产品、服务和企业运营都必然得有更高的标准才能实现,因此,我国汽车行业在标准领域,必然得走向欧美日的甲方联盟标准或者行业组织标准主导的时代,这些标准取代现有国标之日,才是中国汽车做强的前提。

在玩标准这个问题上,欧美日都有自己的套路。比如ACEQ100就是美国三大车企对汽车芯片供应商的联合要求,这种甲方对芯片的团体标准,已经变成事实上的“车规级”的代名词,即使给国内车企供货也要符合车规级——与之对应的是军工级、航空级,其实核心指标就是芯片的耐受环境温度更高更低而已。由于我国车企研发能力触及不到芯片,因此难以靠本土车企形成自己的汽车芯片标准,本土车企只能默认芯片企业要遵从美国的认证,这导致汽车电子的基础供应商标准事实上掌握在美国手里。既然标准掌握在别人手里,要成为这些车企的供应商,相关的芯片市场就会受制于美国,这就是一流企业做标准的威力,本质上不是企业,是行业组织做标准。

AECQ100其实并不能算是标准体系,车企通常并不直接购芯片,芯片通常是Tier1供应商的二级供应商。所以,这个标准对汽车行业的影响说不上显著,毕竟汽车电子Tier1目前都是跨国公司主导,中国的零部件都是傻大笨粗为主的结构件。目前真正对汽车行业产生巨大影响的是ISO16949,这是一个专门针对汽车行业的标准族,有完整的标准及标准审核体系来支撑,中国汽车产业直接用了这套国际标准,本质上就是将中国汽车质量纳入了汽车强国的质量标准体系。作为一套保障产品质量的流程方法,国内汽车行业事实上把这套标准体系作为质量管理的刚性需求。

ISO16949解决的是生产出来质量能够不断改善的产品,而刚推出不久的功能安全ISO26262则主要解决各种汽车电气的安全问题,由于智能网联电动车大量用电气系统,这导致功能安全标准有逐步变成事实上的强制标准的趋势。可以预见到,越来越多的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相关的零部件将接受ISO26262标准,这个标准体系的完善对于汽车产业的影响将越来越大。虽然我们在电动车领域投资巨大,在智能网联领域也动作不断,但要拿到国际标准的定义权,眼下看并不容易,能够跟上功能安全标准已经不容易。虽然国内建设了大量智能网联检测中心,但这些检测机构能够遵循的标准仍然是跨国车企主导的标准。中国汽车能不能强,本质上是由美国人欧洲人说了算的。

靠着ISO16949以及ISO26262生产出来安全质量有保障的产品,最终都得要解决交付的问题。对车企而言,有两层交付,一层是零部件供应商向车企交付零部件,另一层是车企组装完毕车辆向用户交付车辆。车企在这个过程中面对大量第三方供应商,如何保障这些供应商的交付质量,因此欧洲和美国的汽车供应链组织联合开发了MMOG/LE(汽车物料操作指南以及物流管理指南),用来解决车企如何管理供应商、如何完成JIT顺序制造及时交付车辆的问题。目前国内主要是沃尔沃等车企在用MMOG这个工具审核供应商。作为汽车大国,如果本土车企不能从供应链的角度解决供应商的质量控制,不能从制度上解决供应链管理的透明度和效率问题,很难相信中国汽车能够在成本上与跨国车企竞争。

汽车产业的环保标准目前最热的是“国六”,由于车企技术准备没有完成,最近有消息要暂缓这个标准的实施,但最终实施是必然的,几个一线城市已经有了年内实施的时间表。经销商的那些国五库存车必然要受一些损失,但这些损失是有行业意义的。因为这个标准,中国走在了欧洲乃至全球的前面。按照这个标准,所有车辆都需要装备车联网硬件解决实时环保数据上传,甚至还需要解决超标车辆远程控制的问题。这个标准中国有可能向全球汽车产业作出贡献,未来由中国主导全球标准的制定,至于其他国家是否跟随,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标准上领先,加大自身成本的同时引导全球汽车企业向中国标准靠拢。这恐怕是中国汽车产业头一次具备这样的机会。因此,中国车企的研发和成本投入、中国汽车经销商的短期阵痛对于中国成为全球汽车强国都是必然的代价。

碰撞标准此前已经有大量文章讨论过,我就不再细说了。由于全世界都在研讨自动驾驶,碰撞的问题大趋势应该是不断减少并最终被有效避免。国内保险行业研究这个碰撞标准更经济意义,毕竟赔多少钱决定了车企投资车辆安全的动力,但眼下看,保险行业与汽车制造业的标准博弈的前景并不乐观,这本质上是双方各自的联盟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制定权都不是自己的,保险行业本质上是遵守国际标准,汽车行业也遵守国际标准,但双方都不能靠国外的标准组织去解决自己的行业对话问题。两个行业的明白人也都是只知其然,并不知其所以然。落实到中国进行行业对话的时候,连找谁对话都不知道,何谈行业合作呢?

从上述标准体系看,ISO16949和MMOG/LE用了相同的“过程管理”方法,都有完整的管理体系来保障标准的实施。虽然ISO组织曾经希望把MMOG/LE纳入到自身体系内,但MMOG/LE的欧美管理组织拒绝了。毫无疑问,MMOG这个标准体系不仅能够应用于汽车制造行业,在汽车流通、汽车售后服务行业同样适用,在很大程度上,同样也能够应用于电子、通讯、化工、航空等等其他产业的供应链管理。对中国而言,眼下恐怕不是创新MMOG/LE的时候,它已经是跨国车企、零部件供应商几十年最佳实践的总结和提炼。全球任何其他行业的供应链管理都没有达到过汽车行业供应链管理的这种高度。相比ISO标准体系,MMOG的普及率远低得多,但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我们在供应链领域的成本和质量控制正是阻碍我们成为强国的绊脚石。让更多汽车行业的供应链和IT系统专家明白MMOG能够给中国汽车行业带来什么价值,眼下要迫切得多。毕竟,ISO的标准体系是有自己的审计和认证管理服务机制的,而真正能解决汽车行业根本性问题的MMOG不仅知道的人甚少,而且明白如何应用的机构更少。

作为汽车大国,要成为汽车强国,上述标准都必然得建立中国的标准话语权。要参与ISO标准已经有相关的路径,关键是中国企业和行业标准能否领先和超越ISO标准,而超越现有标准是需要成本投入的,无论高铁还是5G,都是钱堆出来的。至于MMOG标准,恐怕眼下最重要的是抓住即将到来的C2M机遇,当车企真正需要搞C2M个性化定制,没有MMOG恐怕很难实现。期待中国车企先跟上国际标准,然后再谈超越,在标准上超越国际标准,那时候再谈汽车强国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