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敏实集团是一家什么状况的企业?

2.求 erp 实施 案例

3.区块链怎么改变汽车工业?

4.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如何利用质量预警系统提高产品质量

5.如何改善中美关系

6.变革前奏:燃油车的“诺基亚时刻”

7.关于汽车零部件质检员工作的一些问题?

汽车零部件工厂改善案例_汽车配件工厂品质改善的方案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5年,是一家香港上市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比亚迪在广东、北京、上海和西安等地区建有七大生产基地,总面积将近1,000万平方米,并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印度、台湾、香港等地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现员工总数已超过13万人。 2002年7月31日,比亚迪在香港主板发行上市(股票代码:1211HK),创下了54支H股最高发行价记录。2007年,比亚迪电子(国际)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285.HK)在香港主板顺利上市,表现理想。截止2007年底,公司总资产额近300亿元人民币,净资产超过120亿元人民币。 比亚迪现拥有IT和汽车两大产业群。IT产品主要包括二次充电电池、液晶显示屏模组、塑胶壳、键盘、柔性电路板、摄像头、充电器等。公司坚持不懈地致力于技术创新、研发实力的提升和服务体系的完善,主要客户为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等国际通讯业顶端客户群体。目前,比亚迪作为全球领先的二次充电电池制造商,IT及电子零部件产业已覆盖手机所有核心零部件及组装业务,镍电池、手机用锂电池、手机按键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均已达到第一位。 2003年,比亚迪正式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现“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进入汽车制造与销售领域,开始民族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征程。发展至今,比亚迪已建成西安、北京、深圳、上海四大汽车产业基地,在整车制造、模具研发、车型开发等方面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产业格局日渐完善并已迅速成长为中国最具创新的新锐品牌。汽车产品包括各种高、中、低端系列燃油轿车,以及汽车模具、汽车零部件、双模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等。代表车型包括F0、F3、F3-R两厢、F6、F8运动型家用轿车、DM双模电动汽车等。作为电动车领域的领跑者和全球二次电池产业的领先者,比亚迪将利用独步全球的技术优势,不断制造清洁能源的汽车产品。 比亚迪发展简史 1995年2月,比亚迪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50万元人民币,员工20人左右。 1995年9月,由布吉迁至龙岗政华第六科技工业城,当时员工约300人。 1996年7月,通过ISO9002认证。 19年,通过大量研究,优化负极添加剂,可以阻滞镉金属颗粒长大,改善了电池小电流通过充电性能及循环寿命;赢得了VIECH、CCT客户的信任。 19年,公司自主研发,开始生产锂离子电池,并且很快投入量产;2003年8月,上海工厂投产,开始动力电池和电脑电池的研发。 1998年12月,通过ISO9001认证;同年,比亚迪公司以国际化的视野开始向海外发展,欧洲分公司成立。 1999年,开发出当时行业内领先的SC2100P大电流放电池,当年镍镉电池产量达到1.5亿只。 1999年4月,香港分公司成立;同年10月,初步建立深圳工业园(葵涌)并开始投入使用;葵涌工业园是一座设计先进的现代化工业园,是比亚迪总部所在地。 1999年11月,美国分公司成立。 2000年,成为摩托罗拉第一个中国锂离子电池供应商;同年12月,成为摩托罗拉的供应商。 2001年8月,成为诺基亚的供应商。 2001年,自主研发的发泡镍锟焊、正极端面焊工艺,大大改善电极的集流性能,提高SC系列大电流放电性能,得到了BOSCH客户的认可,当年镍镉电池产量达到2.5亿只。 2001年4月,韩国办事处成立。 2002年,成为诺基亚第一个中国锂离子电池供应商;同年5月,比亚迪获得QS-9000认证。 2002年7月,在香港主板上市,创下了当时54只H股最高发行价记录,股票代码1211-HK;同年,比亚迪被全球权威刊物《亚洲货币》评为“2002年最佳上市公司管理奖”第一名,并被全球权威刊物《财资》评为“2002年最佳中型企业上市集资项目”,比亚迪的成功上市是亚洲以至于全球财经的重要里程碑,它表明了中国民营企业正逐渐赢得世界的认同和信任。 2002年9月,深圳市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获得摩托罗拉授予的“优秀供应商”称号。 2003年,开发独特的氧化镉负极化学活化处理工艺,改善镉负极的活性,提高电池的复合氧能力,降低电池内压,大大提高电池大电流放电性能和快速充电性能,得到了BLACK和DECKER客户的认可,当年镍镉电池产量达到4.0亿只,一举超过SANYO,达到世界第一。 2003年1月23日,比亚迪公司跨行业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又在西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征地100万平方米,修建新厂房,营建西安生产基地。 2003年,比亚迪收购北京吉驰汽车模具有限公司(占地20万平方米),同年,比亚迪在上海创建上海比亚迪工业园(占地56万平方米),同时又把汽车销售总部迁到了深圳,从而形成辐射全国(东—上海、南—深圳、西—西安、北—北京)的全方位布局。 2004年2月18日,深圳比亚迪微电子有限公司成立,同年Li-ion电池市场占有率为20%,位居世界第二。 2004年7月17日,比亚迪上海汽车检测中心竣工,并成功完成比亚迪汽车检测中心的重点项目—碰撞实验室建成后的首次整车碰撞实验。 2005年4月16日,比亚迪汽车在西安宣布,首款新车F3正式下线,同时20万辆产能的新生产基地也正式落成。 2005年8月,日本分公司成立。 2005年9月22日,F3取分站上市,在济南首发,杭州、深圳也陆续上市,打破了大多数厂家上市常规,成为汽车营销的一个经典案例。 2005年4月~2006年2月,比亚迪F3在10个月内获得各类奖项68个:2005年4月荣获上海国际汽车展“新车大奖”、“最佳人气奖”、“最值得期待车型”等多项大奖;荣膺“2005年中国年度汽车总评榜”浙江分榜年度最佳新车奖;广州国际车展斩获“2005年度自主品牌年度新锐大奖”、2005搜狐汽车年度大选中摘取满意度车型的“性价比”桂冠、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中国中央电视台联合共同推出的《CCTV-2005创新盛典》中荣膺关注度最高的“自主创新奖”、勇夺“2005中国年度汽车总评榜”中含金量最重的“最佳性价比轿车”大奖、成功入选CCTV年度自主品牌评选候选车型;2006年1月18日,获腾讯网“新势力·2005时代中国盛典”颁奖晚会颁出的9个2005腾讯年度车型大奖中的年度自主品牌车型…… 2005年12月,成立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第六事业部。 2006年6月,比亚迪纯电动轿车F3E研发成功,成功搭载ET-POWER技术的铁动力电池,实现零污染、零排放、零噪音的三无目标,续航里程达350km,标志着比亚迪纯电动汽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006年9月,MOET通过诺基亚认证,成为诺基亚供应商。同年,比亚迪销售总额129亿元,利润总额11.2亿元,纳税总额11亿元,出口创汇8.5亿美元。 2006年10月,F3尊贵版上市,再掀销售热潮。 2006年起,乌克兰开始大量进口比亚迪轿车产品;首批启运200辆比亚迪F3,这是中国轿车首度进军乌克兰市场。 比亚迪汽车精兵出战北京国际车展,中国首发硬顶敞篷轿跑车F8、世界第一铁动力技术轿车F3E、自主研发的BIVT技术的发动机在北京车展上引起了强烈震动;11月27日,比亚迪自主研发的硬顶敞篷轿跑车F3荣获北京车展最佳中国首发新车大奖。 2006年12月17日,比亚迪凭借2006年掀起的“F3风暴”荣膺被誉为中国营销界“奥斯卡奖”的“2006中国十大营销·人物盛典”称号,这也是自2003年该奖项设置以来,汽车制造企业第一次入围并获奖。 2006年,比亚迪汽车累计完成销量63153辆,同比增长472%,成为增长最快的自主汽车企业。 2007年,印度分厂建立。 2007年1月,比亚迪F3单月销量突破1万辆。这是本土品牌以单一车型首次跨入“万辆俱乐部”,与伊兰特、凯越、福美莱并列成为中轿市场的“四大金刚”。 2007年2月2日,比亚迪汽车在上海与欧洲的葡萄牙、非洲的安哥拉、佛得角等国家和地区汽车贸易商正式签署汽车出口合作协议,这标志着比亚迪的海外战略开始全面推进。 2007年4月,比亚迪F3R五省先期上市。 2007年4月,比亚迪F6荣获最佳(中国)首发新车、最具上海风尚奖、最佳设计轿车奖。 2007年6月18日,比亚迪汽车的第10万辆F3轿车在西安下线。意味着这款中级车精品自2005年9月以来仅20个月,累计产量就达到了10万辆,创造了自主品牌最短时间超越10万辆的产销新纪录。 2007年7月30日,比亚迪F3R全国上市。 2007年8月9日,比亚迪汽车在深圳举行比亚迪汽车深圳现代化生产基地落成暨中高级轿车F6下线仪式,这标志着比亚迪汽车进军中高级轿车市场战略进入实施阶段。同时,集团总裁王传福在下线仪式上宣布了比亚迪的两大目标:2015年中国第一,2025年世界第一。震动了汽车界和舆论界。 2007年9月3日,比亚迪F3白金版全国上市,销售火爆。从2003年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到发出2025年实现世界第一的豪言,比亚迪实现了从单一产业向复合产业的跨越,从汽车新丁到10万辆俱乐部的成长,从单一车型向F矩阵的布局。公司发展的“333”规划正有条不紊地实施。

敏实集团是一家什么状况的企业?

丰田汽车公司(Toyota?Motor Corporation,简称:丰田)是一家汽车制造公司,于1933年9月由丰田喜一郎创立,正式成立于1937年8月28日。

丰田是第一个达到年产量千万台以上的车厂,亦是雷克萨斯、斯巴鲁品牌的母公司及富士重工的最大股东。

2021年3月,领投自动驾驶创企Momenta的C轮总计5亿美元融资。

丰田喜一郎(KiichiroToyoda,1894年-1952年):丰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他缔造了丰田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他父亲的遗愿:生产“日本制造”的汽车。

丰田喜一郎

生产汽车之前

丰田喜一郎出生于1895年,其父亲丰田佐吉既是日本有名的纺织大王[1],也是日本大名鼎鼎的“发明狂”。

其实,丰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6年。那一年,29岁的丰田佐吉发明了“丰田式汽动织机”。他发明的这台织机不仅是日本有史以来第一台不依靠人力的自动织机,而且与以往织机不同的,是可以由一名挡车工同时照看3至4台机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连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纺织机械厂家英国普拉德公司也向丰田佐吉发出了转让专利权的请求,最终佐吉在1929年(昭和4年)以10万英镑(合当时的100万日元)的价格出让了这项专利的使用权。

进军汽车领域

1930年,63岁的丰田佐吉去世。他留给子女的是一家拥有近万名员工的欣欣向荣的棉纺厂。丰田佐吉的长子丰田喜一郎对日本以外的世界兴趣十足。喜一郎曾对欧洲和美国进行了考察,欧美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使他受到强烈震撼,而汽车更使他热血沸腾。他认定汽车必然是未来举足轻重的交通工具。

当丰田喜一郎开始研制汽车时,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早已成为举世闻名的大企业了。在大量生产技术和市场运作方面,两家公司的实力足以让世界其他的所有汽车生产厂家望尘莫及,并且分别将各自的汽车组装厂开到了日本。

然而,丰田喜一郎并没有把美国两大汽车巨头的举动过多地放在心上。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以大量生产为基础的国产汽车工业的创立。在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内,一个全新部门----汽车部诞生了。1937年(昭和12年)8月28日,汽车部宣告从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独立出来,作为一家拥有1200万日元资本金的新公司,“丰田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从此踏上了自己崭新的历程。

在新落成的工厂,aa型轿车开始投产了,最初每个月的产量仅有150辆。一年以后,对日本汽车工业抱着坚定信心的丰田喜一郎不顾周围的一片反对意见,果断地决定投入4500万日元巨资构筑月产量2000辆的生产体制,而这项巨额投资几乎相当于公司资本金的四倍!

日本是个自然贫乏的国家,因此丰田喜一郎认为,开发燃耗功率高、可靠耐用的汽车对日本汽车工业来说乃是至关重要的课题。1939年,公司成立了蓄电池研究所,开始着手电动汽车的研制。1940年,丰田生产了约l5000辆汽车,其中98%是客货两用车。当年它推出了一款较为紧凑的新型轿车,配备4缸2.2升48马力发动机,在外形上更接近瑞典的富pv60。丰田公司虽然在汽车方面没有多少经验。但却坚守一个信条:模仿比创造更简单,如果能在模仿的同时给予改进,那就更好。喜一郎与其父亲的理念一脉相承,他知道首先必须生产安全、牢固、经济、传统的汽车,而不是创新性的产品。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所有的丰田车都具有这样的特点。

受到战争摧残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到1945年8月二战结束时,日本的工业生产设施几乎毁坏殆尽,丰田的工厂也在战争中受到了惨重的破坏。战后头几年,日本经济处于一片混乱之中,对于原本就相当落后的日本汽车工业,公司员工无不对其发展前景深感担忧。为了将汽车工业作为和平时期发展经济的支柱产业完成它的重建,丰田于1945年(昭和20年)9月决定在原有的卡车批量生产体制的基础上组建新的小型轿车工厂。做出这项决定主要是考虑到美国的汽车厂家不生产小型轿车,指望因此而避开同美国汽车厂家的直接竞争。1947年1月,第一辆小型轿车的样车终于试制成功。根据流体力学原理,这辆样车用了流线型车身和脊梁式车架结构,配以四轮独立悬架构成了一种全新的车体机制,最高时速达到87公里。

从样车诞生后又经过两年时间,到了1949年丰田的事业终于驶上了稳定发展的轨道。

进入发展壮大期

1962年,丰田开始进军欧洲。这一年,丰田汽车产量首次突破了百万大关。

1965年名神高速公路(名古屋至神户)的开通揭开了日本公路交通高速时代的序幕。经历了战争、战后空白年代的日本汽车产业,可以说是当时日本所有的工业产业中最不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领域。但是丰田却预见到了大规模的国际贸易和资本的自由化不久必将席卷日本,为迎接新时期的到来,丰田一方面加紧开发性能更高的新车,同时为增强生产能力、提高质量水平而倾注了极大的努力。所有这些努力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丰田汽车在1965年荣获了deming大奖。同一年,日本取消了对进口汽车的关税壁垒,从此丰田在性能和价格两方面与国外汽车厂家开始了真正的较量!

1966年上市的 corolla( 花冠)轿车作为家用轿车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从而掀起了一场大众汽车热。后来于 1968年出口北美又获得了成功,带动了销售量直线上升。花冠已经生产了将近3000万辆,几乎可以说是世界上销量最大的汽车车型了。它在中国也有了生产。

以经济展为背景,日本的汽车市场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势头, 1967年国内总生产量达到300万辆,超出了当时的西德而一跃成为世界第二位汽车生产大国。在这种情况下,丰田根据需求将会进一步扩大的预测,持续加大了对新工厂新设备的投资。

日本汽车产业的急速增长,刺激了美国和美国三大汽车巨头要求资本自由化的迫切心情。 11年(昭和46年),日本废除了对于资本投资的管理,随之日本几家汽车厂家开始了与美国的三大汽车公司的合作。然而丰田却不甘心随波逐流,无论如何要固守自己作为国产汽车厂家的立场,一方面加快了年产200万辆生产体制的建设步伐。

10年底,丰田推出了小型跑车?celica(赛利卡),在04年年底停产之前,它已经生产了差不多400万辆。

11年,丰田的年产量达到了200万辆, 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制造商。

石油危机成了丰田发展的契机

13年,伴随着第4次中东战争的爆发,世界经济遇到了第一次石油危机。对于石油几乎百分之百依赖进口的日本来说,整个经济活动全都受到巨大影响,马上陷入了极大的混乱之中。战后初期那种恶性通货膨胀再度席卷日本,对汽车的需求一落千丈。在这种形势下,丰田将新的起点瞄准在的有限性上,有力地开展了节省、节省能源、降低成本的运动。丰田喜一郎之子丰田英二始终坚信汽车绝不是什么“奢侈品”,对于社会而言汽车绝对是真正的必需品。面对笼罩日本社会的一片悲观情绪,丰田恪守一个“忍”字,蓄势以待,准备迎接重振雄风之日的到来。

13年和19年的两度石油危机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美国的汽车需求结构,人们的选择热点开始由大型车转向了节省燃油的小型车,缺少小型车生产技术的美国汽车厂家逐渐地失去了往日的竞争优势。为了摆脱困境,美国的汽车厂家再三敦促和议会尽快对进口日本汽车实施限制。同时他们也一再要求日本汽车厂家到美国投资建厂,以便和美国汽车厂家在同一起点上开展竞争。随着日美贸易摩擦的加剧,美国汽车厂家的这些主张在美国议会以及部分社会舆论中间煽动起了一股对日本车的抵触情绪,以丰田为首的日本汽车厂家也十分担心任凭这种情况发展下去会损害良好的日美关系。1981年对美出口轿车自主限制协议生效。为了不失去美国汽车市场,同时也出于担心那些对燃耗性能优越的小型车有着特别钟爱的美国消费者会因此而受到选择上的局限,日本各汽车厂家开始把在美国设立生产据点的问题作为了自己新的经营课题。在这种情况下,丰田决定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进行合作生产,这样不仅可以为当地创造出一些就业机会,同时还可以向美国汽车厂家转让小型轿车的生产技术。

1983年,为了与本田的雅阁系列轿车在北美市场上争夺,丰田推出了佳美(CAMRY)车系,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几乎成了丰田除了花冠以外最受欢迎的车型。

丰田已经发展成为拥有数个车系,数十个车型和车款的庞大家族。它所含盖的车型从最低端的民用经济小汽车,一直到最高级的豪华轿车和SUV。不管在世界上哪个地方制造的丰田车,都会尽力做到全球统一的丰田高质量品质,这也是为什么丰田能在全球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丰田已经在利润上超过全球第一和第二汽车公司的总和了。

丰田推新款自动驾驶测试车

2017年9月28日,世界最大汽车厂商丰田旗下的丰田研究所推出新款自动驾驶汽车,该车搭载了更棒的传感器,探测能力大增。最有趣的是,测试车驾驶舱里居然有两个方向盘。丰田认为,这样的设计让人类驾驶员能放心的将车辆控制权移交给机器人。

2018年3月20日,丰田汽车公司宣布将暂停无人驾驶汽车测试。

2018年3月,丰田汽车公司在巴西圣保罗市首次发布了全球首款在将汽油与乙醇作为燃料行驶的复合燃料车(Flexible-Fuel Vehicle)上搭载混合动力系统的实验车。

2018年3月,丰田汽车表示,将于2019年开始在印度与铃木汽车共同供应汽车。

2018年5月3日,丰田汽车表示,将在美国密歇根州修建一套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的封闭测试设施,该设施可以复制“极端案例”。

2018年5月,日产、丰田、本田联手松下开发电动汽车固态电池技术。

2018年10月,丰田成立全新部门丰田零排放汽车工厂,以掌管零排放汽车从开发到生产的相关运营工作。

丰田在中国成立研究机构

2019年4月,丰田汽车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在北京成立一家研究机构,研究使用氢动力和其他绿色技术的汽车技术。

大事记表

1867 丰田佐吉诞生

1924 丰田佐吉发明“不停止自动换梭丰田自动织机(G型)”丰田汽车

1929 将自动织机的专利转让给英国公司

1930 丰田喜一郎开始研究开发小型汽油发动机

1933 在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内设立汽车部

1936 丰田AA型轿车问世

1937 丰田汽车工业公司诞生(资本金1,200万日元)

1938 举母工厂(现在的总公司工厂)建成投产

1950 经营危机(劳资争议以及精简员工)成立丰田汽车销售公司

1951 开始推行“动脑筋,提方案”制度

1957 首次向美国出口丰田轿车 设立美国丰田汽车销售公司

1959 元町工厂建成投产

1962 签订《劳资宣言》

1965 荣获Deming奖

1966 COROLLA花冠车问世 开始与日野汽车工业公司进行业务合作

1967 开始与工业公司进行业务合作

12 日本国内累计汽车产量达到1,000万辆

丰田邀请中国汽车工业代表团访日

14 成立丰田财团

15 参与住宅建设事业

1982 丰田汽车工业公司与丰田汽车销售公司合并为丰田汽车公司

与美国通用的合资公司NUMMI在美国建成投产

1988 位于美国肯塔基州的独资生产厂家TMMK建成投产

1990 COROLLA花冠车累计产量达到1,500万辆

1992 位于英国的独资生产厂家TMUK建成投产

19 PRIUS普锐斯(混合动力汽车)投产上市

1998 位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独资生产厂家TMMI和西维吉尼亚州的独资生产厂家TMMWV建成投产

1999 在纽约和伦敦证券市场分别上市

日本国内累计汽车产量达到1亿辆

位于印度的生产厂家TKM建成投产

2000 中国?四川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建成投产

2001 位于法国的独资生产厂家TMMF建成投产

2002 F1参战

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就全面合作达成协议

中国?天津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现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建成投产

2004 中国?广州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成立

2005年 LEXUS雷克萨斯品牌在中国第一家经销店开业

全新CROWN轿车实现中国制造

广州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AZ发动机整机下线出口

第一款在中国生产和销售的混合动力车PRIUS普锐斯下线

LEXUS雷克萨斯品牌三款重量级车型ES350、IS300、LS460登陆中国

2006年?天津丰田的卡罗拉下线

2008年2月28日,一汽丰田在珠海正式宣布全新VIOS威驰上市

2008年6月26日,广汽丰田雅力士在中国上市

2009年5月25日,由广汽丰田生产的汉兰达Highlander正式下线

2010 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简称TMEC)成立

2011 丰田混合动力车全球累计销量突破330万辆

2016年2月1日,丰田汽车表示,由于零部件短缺,公司于2月8日-13日暂停日本的汽车生产,生产于2月15日恢复,海外汽车生产不会暂停。

2016年10月12日,丰田汽车公司宣布,由于停车制动系统存在故障,在全球范围内召回34万辆新版普锐斯油气混合动力型汽车。

2016年10月31日,丰田上周五宣布投资美国汽车共享公司Getaround,成为这家汽车巨头为扩大在新科技领域的触角,以应对新兴交通创业公司的挑战而迈出的重要一步。

2016年11月24日,日本丰田汽车公司表示,公司在未来几年内开发一种更为先进的电动汽车电池,配备这类电池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和电池寿命相较电池技术最多可实现15%的提升。

2017年4月18日,丰田两款全新概念车正式发布。

2017年9月,丰田在日本正式发布了GR系列。已经确定Yaris、Prius PHV、Mark X、Harrier、Noah和Voxy等车型会提供GR系列供消费者选择。

2018年12月13日,丰田公司宣布,该公司在巴西生产世界首辆乙醇混合动力汽车,并向其巴西分公司投资10亿雷亚尔(约合17.7亿元人民币),以保障新车型在2019年底投产。

丰田可穿戴设备2016年3月8日,丰田公司(Toyota)展示了专门为盲人设计的可穿戴设备的原型机。作为BLAID项目的一部分,该可穿戴设备旨在替代拐杖以及其他视力受损者所用的工具的作用,其通过运用紧凑和小巧的肩挂式设计实现此目的。BLAID项目使用摄像机、振动马达等装置探测穿戴者周围的环境,并将其引导到想要到达的地方。

2016年3月11日,全球最大汽车厂商丰田最近加大了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力度,到2020年能够真正实现这一目标。

2016年3月,丰田正式发布了新款86车型的官方,新车在外观内饰方面进行调整,并针对悬架动力进行了升级。据悉,新款丰田86将于3月23日在纽约车展正式亮相,并将于今年秋季在美国市场正式销售。

2016年3月21日,丰田欧洲汽车分公司(TME)在其欧洲总部宣布了几大管理层人事变动。丰田定期在全球、全欧洲地区及各个国家进行执行委员会和管理层岗位轮换。此次欧洲管理层人事变动如下:

丰田欧洲区域总裁兼CEO Johan van Zyl将再兼任新创立的生产业务部门负责人,工作范围涵盖战略性生产规划、生产控制及后勤、质量、运营管理开发和供应商突破工程。丰田汽车公司Nobuaki Fujii将担任欧洲区域副总裁,负责战略性生产规划及生产控制与后勤。 欧洲部门研发和购执行副总裁昌久永田(Masahisa Nagata)将扩大业务负责范围,负责生产工程部门,成为研发、购与生产工程执行副总裁。丰田汽车公司人力及管理副总裁Andy Pfeiffenberger将被调任至新成立的岗位,成为欧洲分公司管理高级副总裁,同时兼任人力及管理副总裁,负责监管人力及管理、通讯、外部及环境事务,以及信息系统部门。

2016年3月24日,日本经济贸易产业省(METI)组建了一个研究小组,决定联手推动汽车行业发展,并签署了相关协议。小组成员包括丰田等六大汽车制造商及日本电装(Denso)等主要汽车电子制造商。2020年开始在公用道路上测试自动驾驶汽车。

2016年4月11日,丰田和日产确定与日本合作,在2018年之前开发智能地图。

2016年4月13日,丰田汽车美国销售公司发布通知,因乘员区分系统校准不准确,召回约16,880辆2016款艾维龙和41,630辆2016款凯美瑞轿车。

2016年4月18日,日本熊本县三天内爆发两次地震,汽车供应英商受影响,丰田暂停轻型汽车的生产。

2016年4月,丰田与克莱姆森大学国际汽车研究中心的学生合作开发出uBox概念车,目标群体定位城市青年人群。车身多处为3D打印,可实现个性化定制。

2016年6月21日,在未来五年内,丰田汽车公司将会专注于开发整合了人工智能的司机助手系统,以改善汽车的安全性能。

2016年6月,丰田宣布针对第4代虚拟人体模型THUMS,新增了10岁、6岁、3岁的“儿童”模型,并于2016年秋季开始销售。

2016-10-23,丰田公司宣布将在明年于东京开始销售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这批公交车将用于2020年东京夏季奥运会。

2016年10月25日,日本丰田汽车周三表示,正在国内外召回总计约580万辆汽车,因高田气囊气体发生器可能有缺陷。

2016年11月8日,丰田汽车宣布,今后将用以无线通信方式更新电子控制单元(ECU)软件的“OTA(over the air)”,由此可尽早修正ECU的漏洞。

2017年3月,丰田研究机构(TRI)推出了它的新款自动驾驶汽车Lexus LS 600hL。它配置有LIDAR激光探测装置、雷达和摄像头,从而使得整个驾驶过程不必过于倚重地图。

2017年4月,丰田汽车公司将携手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在2017(第十七届)上海国际汽车展览会展览两款概念车。

2017年4月20日,丰田公布了打造零排放氢燃料重型运输卡车车队的。这款概念卡车将拥有足足670马力和1325磅·英尺的扭矩,并且配备了两个Mirai氢燃料电池堆栈以及一块12kWh容量电池。而它的续航里程为320公里,载重量为36.3吨。

2017年4月28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在表示,将会启动一项调查,对丰田等车企展开专利侵权调查。

2017年6月,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称,已完全剥离了所持有的美国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的股份。

2018年3月7日,美国消费者针对丰田汽车提起诉讼,指控违反消费者保护相关法律,其隐瞒使用不合格汽车金属部件的做法构成欺诈。诉状称,丰田汽车的普锐斯、凯美瑞、陆地巡洋舰及雷克萨斯等车款的金属部件都由”不合格”钢、铝和铜制成。

2018年,丰田公司研发出一款名为Cue的人形机器人,该机器人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进行篮球运动,投篮命中率接近100%,比职业篮球运动员还高。

2018年3月,Uber自动驾驶致行人死亡,丰田宣布暂停全美范围内的自动驾驶道路测试项目。

2018年3月28日,丰田等16家汽车厂商和美国各州联合发起活动,推广电动汽车。这项活动名为“推动改变,用电驾驶”。

2019年,丰田将为租车公司Avis提供1万辆联网汽车。

2018年8月3日,丰田汽车和五十铃汽车宣布结束双方的资本合作。五十铃将以800亿日元(约合7.2亿美元)回购丰田持有其所有5.89%的股份。

2020年4月2日,丰田汽车与比亚迪合资组建的纯电动车研发公司——比亚迪丰田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求 erp 实施 案例

是专业设计、开发、生产中高级轿车零部件的外商独资集团公司。为汽车制造商们提供车身结构件,饰条以及汽车装饰件等,在国内的华东、华南、西南、华北以及华中地区设立有30余家生产工厂,与众多世界知名的汽车生产商建立了战略同盟关系。

1、1992年成立,已相继在宁波、天津、广州、重庆、嘉兴、福州、海口、武汉、长春等地设立了二十余家生产性工厂,二家技术中心和两家模具厂。集团现有员工7000余人。2010年营业额36亿元,2011年营业额超过40亿人民币。集团的客户是占全球汽车市场超过80%份额的“6+5”汽车集团其中囊括了雷诺-日产、丰田、福特、通用、戴姆勒-克莱斯勒、大众汽车、本田、宝马、标致雪铁龙、现代和三菱。同时与众多著名汽车厂家建立了一级配套关系,已经先后进入GM、FORD、NISSAN、DCX、大众全球购系统。MINTH集团先后与日本三惠、东海兴业,片山工业,ALTIA桥本,歧阜车体、爱信,德国的Kittle、Dura,泰国的Aapico结为战略合作伙伴,不断发展和壮大,迈进世界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前列。

2、集团以“利用尖端科技,创造先进技术,开发前沿工艺,生产优质产品,提供良好服务”为经营宗旨,坚持“不断改善、成为最佳”的品质方针。以方针目标管理为核心,以TS16949为基础,导入方针管理、5S、目视、QCC、改善、丰田TPS等管理理念和方法,塑造了优秀的企业文化,建立了出色的现场管理基础 。

3、集团深切关注员工的职业发展,拥有一整套完整的员工发展体系。应届大学生进入公司后会进行几个月的轮岗培训,充分了解不同的岗位和公司内部组织结构,增强经验提升能力。集团创办了自己的管理学院,运用书籍学习、e-learning、案例教学、拓展训练、课题实践、专案实践教学方法,用具有MINTH特色的案例和国际经典案例进行教学,并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外部资深管理培训师和内部讲师进行讲学或开设讲座。

4、集团管理规范,工作氛围融洽,有完善的薪资管理制度,倡导快乐工作、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员工宿舍有员工活动中心,如健身房、台球、乒乓球,也有澡堂及电视闭路接口、宽带等。MINTH集团工会下设篮球,羽毛球,足球,健美操,网球,柔道等十几个俱乐部,定期举行活动,丰富员工的生活 。

5、企业有充分的外部技术支持和技术合作伙伴,先后与日本的三惠技研、片山工业、桥本工业、东海兴业,加拿大的Depco公司等建立了技术合作和合资公司。且经常派员到国外学习先进的技术。

区块链怎么改变汽车工业?

网上有很多,下面提供三个:

1、康佳集团ERP实施案例

2、福州台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ERP实施案例

3、山东航空公司实施ERP案例

康佳集团ERP实施案例

--------------------------------------------------------------------------------

70年代末,美国制造业在与日本的竞争中败下阵来,迫使其走上了“寻求出路,增强竞争力”的探索之路。在企业制度、市场机制、产权关系、产业政策甚至贸易保护等看似明显却非本质的问题上绕道而行多年之后,美国制造业从企业自身管理的角度出发,找到了最佳解决方案。以、生产制造和作业控制为主线的制造企业运作模式-MRPⅡ(制造)被广泛用。80年代中期,MRPⅡ借助先进的管理思想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不仅仅停留在企业内部物流的管理上,而拓展到企业内外部以及企业整体的统一管理中,逐步发展为今天的ERP系统。

ERP基本原理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直译为企业。它的含义是指建立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和员工提供的运行管理决策手段的信息平台。它是一个完整的经营生产管理体系,也是实现企业整体效益的有效管理模式。ERP作为信息集成的载体,它的应用和发展离不开计算机,所以有些人也把它看作是体现ERP思想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软件。ERP在MRPII的基础上扩展了管理范围,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整合在一起,形成企业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并对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管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两家ERP厂商分别是生产模块化产品的ORACLE公司和用最佳业务实 践法-从成功企业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中提炼出精华运用到管理软件中去,产品功能细致但系统较为庞大的SAP公司。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广东光明华侨电子有限公司” ,成立于1980年5月,是我国首家中外合资电子企业。先后独资和合资兴建了“莞康”“牡康”“陕康”“安康”“重康”五个生产基地,并在美国硅谷成立了技术开发中心。19年底,康佳引进德国SAP公司的ERP(企业)管理软件-R/3系统。R/3是SAP公司为适应市场需要,将部分功能模块化的产品。R/3最为突出的特点是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设计解决方案,并全面融入了企业进、销、存的思想。

ERP系统实施一般要经由调研、实施、系统运行的后续工作三个阶段。调研工作中较为核心的部分是需求分析,它往往是企业能否成功实施ERP项目,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

需求分析的内容包括:

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管理软件;

实施系统后的目标;

系统实施以后,对原有的管理程序、工作流程带来的影响。

康佳集团的需求分析

存在问题1. 集团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的管理体系与管理手段无法满足业务快速增长的需要;

2.管理;

3.库存;

4.分康集成业务处理与综合管理;

5.企业管理控制能力和经营决策能力。

项目目标

1. 建立康佳集团公司内部的标准业务流程,以及支持其运作的信息系统和系统标准功能。规范公司总部和所属子公司、生产工厂的运作,提高运营管理与决策的效率,增强信息透明度,加强集团公司对下属各公司的控制。

2. 加强集团的财务分析、财务控制、成本管理,以及、购、生产和存货的控制,实现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统一,为公司各级管理人员提供及时、可靠的决策信息。

3. 建立并完善康佳集团深圳总部的R/3系统,包括物料管理、生产、销售分销、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固定资产会计。

4.在安康、陕康、牡康、重康和通讯科技公司,开发并实施建立在R/3基础上的财务及成本管理、物料管理、销售管理及生产与控制管理系统。

5.将财务系统的使用从简单的财务处理提高到财务分析、控制的层次,实现其管理功能。

6.提高的效率与成效,降低库存水平与积压库存。

7.减少手工收集、处理及分类分析所需的工作,提高效率。

8.符合国际会计准则与实践的要求。

9.提供及时和准确的分类,方便分析和作出汇总,以符合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要求。

康佳集团ERP实施效果

1998年6月开始,康佳集团完全抛弃了原有生产管理系统,并在年底成功将新系统扩展到五大生产基地。

康佳集团信息中心高级ERP项目经理王剑峰先生在介绍项目实施效果时谈到,ERP实施以后,最明显的效果是减少了原材料对资金的占用。现在,系统可以提供准确的库存信息,帮助物料部门制定合理的购,改过去按生产和购为按需求制定购,降低了库存水平,节约了大量的流动资金。更重要的是,ERP系统的实施,将最先进的管理理念贯彻到整个企业。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大大加强,企业经营目标更加明确,员工的参与感明显提高,建立起了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ERP系统在集成的财务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上的突破,实现了适时的资金应用和成本报告,决策者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企业生产、销售、购、库存等各部门的运营情况,对市场的变化及时取措施,并通过系统及时贯彻实行。ERP项目的成功实施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ERP中的财务管理

财务工作具有的贯穿企业运作的始终,是企业所有决策执行情况的反馈焦点的特性,使得财务管理一直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也是企业实施ERP时关注的重点。ERP的目标是通过系统信息的集成以加强财务信息的管理控制和决策功能:

● 对全球市场信息的快速反馈● 在降低各类经营成本和缩短产品进入市场的周期间寻求平衡● 提高对企业内部其他部门和外部组织的财务管理水平● 提供更丰富的战略性财务信息● 更强的财务分析和决策支持能力王剑峰经理介绍说,在新系统中,财务部门的职能得到了扩展和延伸。过去,财务部门是在整个生产、制造过程结束之后进行记账和核算;如今,财务部门通过系统能更及时的掌握生产、销售、物料供应等信息,这为财务部门参预企业管理,加强事前、事中的控制提供了可能,财务部门已不仅仅停留在核算和审核工作上。

现以成本计算为例:

如图1右部逐层由底向上累计,从而得出最终产品的生产成本的方法称为成本滚动计算法 (Cost Roll-up)。应用这种计算法时,要用到的基础数据有:物料消耗定额(来自产品结构图与BOM)、购成本(来自物料主文件)、各种小时费率(来自工作中心文件)以及标准时间(来自工艺路线文件)等。

在实施ERP之前,由于各类基础数据的不完备以及计算的复杂性,很难做到在产品正式生产前作出准确的成本分析,往往要到生产完成后才知道产品的真正成本。而在实施ERP之后,这一切有了巨大的改善,很容易实现在设计阶段就同时进行产品的成本分析,从而确定市场销售策略。

康佳集团财务中心副总经理黄小川女士认为:实施ERP促进了会计由核算型向监督、管理、控制型转变。ERP中的产品成本和财务会计功能可以由生产活动生成财务数据,保证了物流与资金流的统一。财务人员可及时得到资金运用信息来加强对企业成本的控制和绩效的分析,从而参与管理决策,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ERP作为一种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各部门所依据的是同一数据库提供的信息,信息录入的某一环节出现错误,将会产生连锁反映,所以必须严格、认真对待数据。所有部门都应重视该项工作,加强岗位的责任感。

ERP带来的挑战

引进ERP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管理水平随即就能提高吗?王经理进一步解释道,ERP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提高以及在MRPⅡ基础上经过几十年逐步摸索发展而来,在这个过程中,计算机只是充当了计算工具的作用,起关键作用的是贯穿其间的管理思想:通过产、供、销、人、财、物等信息的集成,使各部门工作紧密相联,环环相扣,从而驱动整个企业机体的有效运作。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首先要肯定ERP的先进管理思想,从整体运作的层次上对原有的管理模式进行变革,对原有的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的分析与优化,建立新的管理程序,用制度去弥补系统的不足,才能真正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比如:过去,生产、物料部门往往只需保证物料收、领、用等数量的准确性,和财务部门的关系并不密切。而在ERP系统中,由于物流和资金流的统一,每个部门工作的准确性都将直接影响到财务工作,物料部门则不但要保证数量记录的准确,而且还要保证价格计算、记录的正确。如果引进ERP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用计算机替代手工操作,管理人员不能理解系统所提供数据的管理价值,ERP的功能发挥将十分有限。

许多先进工业国家的企业在实施ERP系统之前,首先要对企业的管理结构和模式进行彻底的革新,即将ERP与BPR(业务流程重组)相结合,对企业的总体结构、组织、流程及其所有环节进行考察和重组。IBM公司和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正是因此而增强了竞争优势,赢得了市场。

福州台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ERP实施案例

福州台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台达公司)是福建东南汽车的协力厂。专业加工金属滚压、塑料挤压、一体复合押出,主要产品有门框、窗框、后保杆、流水槽、滑轨、地毯压条、内外水切。公司成立于19年。总投入资本57万美元。公司经营理念是:为大于微->从个人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公司成长奠基础,永续经营造福人群.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和业务量的扩大,该公司的业绩由2001年的955万激增至2002年的2490万,并预计在2003年增加至5000万. 公司为解决业务量的激增制定过许多方案,其中导入信息化为优先项目。信息化的重点是ERP的导入,而各家公司的ERP系统中,经比较后选择了易飞,有以下原因:全东南配套厂共同使用此系统;功能完整,易学易用。 台达公司第一批购买的模组包括了订单、购、库存、生产、MRP等。

由于台达公司从未使用过类似的系统管理软件,对于信息化管理完全处于空白状态,因此在ERP导入,由负责人陈邦隆经理带领专案小组对于物料的编码原则及BOM的组成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制定。同时对公司的作业流程作出详细的规划与制定.让作业人员依作业流程顺利完成.在有些流程方面廖添斌董事长还会亲自参加,协助规划。由于对东南的交货一天有8次,如何将每次的交货都能及时准确的由系统管理,流程的作业时间方面细到了小时。在单据方面,为更好的达到管理目的,专案执行人王有明加班加点设计了单据格式,目前大部分原始单据均由系统直接产生,即降低了一线人员作业强度,又提高了准确性和及时性。在购跟催(其他跟催信息类似)的初期,因作业人员执行不彻底,造成跟催信息不准确.为此,陈邦隆经理、王友明协助具体作业人员逐笔修正,找出正确的作业方法,并耐心讲解对其他部门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历史遗留数据的错误并及时更正。

现在公司的ERP作业基本是自动化:生产方面:通过MRP、订单自动生成工单,产生生产指令,生产完毕后,核对工单录入生产入库单;购方面:根据MRP自动发放;订单销售方面:用EDI下载,自动产生的订单和出货单进行备货,实际出货后进行审核确认。

通过易飞ERP系统的成功实施,台达公司的库存出入单据时差控制在了1天以内,库存准确率达到了98%,订单交货追踪准确率达100%;购进货追踪准确率达99%;BOM完整性和准确度达100%以上,在公司基本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降低了各部门数据的重复录入,大大的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对异常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在上线时间只有二个月的情况下,台达公司能够灵活运用易飞ERP系统进行,除了易飞ERP系统具有灵活的扩展性和神州数码管理有限公司强大的开发能力外,还与企业经营管理层的积极参与和督导有直接的关系,并且企业的信息化必须和企业流程的优化相结合,否则信息化也不可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山东航空公司实施ERP案例

山东航空公司是国有大型一类航空运输企业,是我国民航界筹建时间短、起点高、发展快的航空公司之一。山东航空公司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建立独具特色的高效运营机制,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裁负责制。公司总部设在济南遥墙国际机场,飞行基地分别在济南、青岛两个国际机场,下辖青岛、泰安两个直升机公司及山航济宁分公司,并在全国12个城市设有办事处。目前公司拥有包括B-737、SAAB340等各型飞机13架,固定资产15亿元人民币。

山航的ERP建设部署

山东航空公司创建之初就特别重视把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应用到企业管理的实践中去,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经过几年的探索,山航初步建立了一套适合航空公司特点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在山航实施计算机管理系统的过程中,逐步接触到ERP的管理思想,感到遵照ERP的管理思路,统一规划山航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如何使ERP管理思想符合山航的实际需求,是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研,我们认为:山航不适于搞“大而全”的庞大系统,但必须要有全局规划,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各个突破”的方针,由局部到全局,逐步实现全面的计算机管理。遵循这一原则,山航ERP系统规划为三大部分:财务管理系统、机务维修管理系统、 飞行运行控制(FOC)系统。其中财务管理系统处于核心地位,强调合理利用企业内外部、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机务维修管理系统和飞和运行控制系统强调的是飞机维修和飞行的综合信息处理,保证飞机的安全可靠运行,同时尽可能地养活费用支出,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本文着重介绍山航ERP系统中的财务管理系统以及我们的体会。

山航单机核算财务管理系统

山航财务管理系统是与浪潮通用软件公司、中国民航学院合作开发的。这套财务管理系统以财务报表处理为中心,有机结合了具有民航运输企业特色的单机成本管理、票证结算管理、航材核算管理等子系统。通过这套财务系统,山航的财务核算工作完成了由机型核算到单机核算的转变,由手工作业到全部用计算机核算的转变,使山航的财务管理、成本控制、分析决策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山航财务管理系统在财务核算方面的最大特点是单机核算,即以每架飞机为对象进行核算。目前,国内各航空公司都用机型核算的财务管理方法,山航用的单机核算方法与机型核算相比细化了核算对象,可以为航线经营效果分析提供更准确的成本、收益数据,也可以为实现单机定包方案提供单机费用情况。

山航财务管理系统包括帐务与报表处理、单机成本核算、收入结算、航材核算与管理四个核心子系统以及若干个管理子系统。所有这些子系统围绕单机核算这一中心,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整个单机核算财务管理系统。以下主要介绍四个核心子系统。

1.帐务、报表处理子系统

帐务处理模块主要包括帐务初始、帐务处理、帐务查询、管理四部分。帐务寝的内容包括凭证类型的确定、财务结构、其他环境定义等。帐务处理部分完成凭证录入、凭证复核、凭证汇总、月末帐务结转等各项工作。帐务查询和管理为相关人员提供查询及决策功能。

报表处理模块包括报表格式定义、变动报表的定义、报表公式定义、日常报表处理、标准报表和报表管理五个部分。这些模块分别完成报表的注册、格式制作、计算公式的定义、分析计算、生成日常报表以及进行数据备份等。

这个子系统的实施,大大提高了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简化了明细帐与总帐的对帐工作,使工作人员从烦琐的登记帐簿、计算工作中彻底解放出来。该系统用电算化方式,省略以往许多为编制报表而做的准备工作,如编制试算平衡表、核对总帐与明细帐等。利用已经设定的计算公式,能够直接从相关数据库中读取数据,进行运算分析和填制报表。同时,还可利用检验功能自动复核表内数据、表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同时,用本系统以后,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软件的优势及特点,进行会计预测、会计决策、会计控制以及会计分析活动,从而扩展了会计核算的深度和广度,真正实现会计的管理功能。

2.单机成本核算子系统

本系统的主要内容是根据管理要求,设定单机成本核算工作程度,按照单机和成本项目进行核算,形成单机成本和单航线成本。在单机成本核算中,单机发生的费用,如油料费、起降费等直接归集到每一架飞机。对管理费用,除飞机、发动机外的资产折旧等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摊,形成单机成本,然后,根据单机成本情况及航线任务执行情况进行归集和再分摊,形成各条航线成本,再与航线收入一起进行航线效益分析。该系统实现了以下功能:

按照企业财务准则和民航运输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按当期飞行任务书的数据进行本期起降费及油料的预提,其数据也直接计入单机及航线成本。

该系统在寝化中对各直接、间接成本进行成本属性、成本构成定义,便于对公司的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直接费用/间接费用进行分析。

依据民航运输业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办法,对不能直接计入单机的费用,设计了专门的费用归集和分配标准,合理准确地计算单机成本。

对各机场收取的飞机起降服务费,杜绝了发生重复付款的可能。对于已付的款项如油料、起降等费用在系统内部作出标注,不需查帐即可确定是否付款,实现了在会计上自我控制的功能。

手工帐下形成的单机成本只是把某一期间的总成本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配到各架飞机,而单机核算系统中把占成本很大比重的油料费、起降费、折旧费等直接计入单机,防止了分配的不准确性,保证计算的单机成本也比较准确。

进行航线成本、效益分析,这是财务单机核算系统的一个最重要结果,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3.收入结算子系统

本系统主要包括收入核算、销售核算和票证管理三部分。收入结算子系统加强了收入结算的管理和控制,它将收入分配到单机,单航线,可依据各航线具体情况,预测区域销售,决策航班,取舍航线运力。由于汇集资料详尽广泛,使经营成果分析全面准确,提高了预决策的可信程度,有效减少了决策的盲目性、随意性。对各代理单位的压款情况,以前仅局限于对当月结算的部分前期票证个别专门汇集,即增加了结算人员的工作量又不准确完整。系统运行后,压款情况即可准确量化,待每月运输收入确定后,即可准确核查各下属及代理单位的未结算情况,使压款问题的解决有了可靠依据。同时,系统的运行,解决了会计联和乘机联的匹配问题,这在未上ERP系统之前是不可想像的,由于该功能的实现,最大限度地挽回了公司的各种潜在损失,维护了公司的利益,树立了公司的形象。

4.航空器材核算和管理子系统

航空器材是航空公司为了保证飞机正常飞行而储备的各种飞机部件,具有品种多、数量大、价值高的特点。航空器材的核算与管理是单机核算财务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可以进行航材的实物管理,也可以进行航材的价值管理。主要功能包括航材的收、发、存管理,航材核算以及航材购合理管理。

通常,航材核算需要提供以下四方面的信息:库存情况(收、发、存)、购费用情况、器材成本差异情况、运输成本情况。航材管理系统紧紧围绕实际工作流程,各功能模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便于建立约束机制。通过约束机制的建立,可大大降低航材订货的盲目性。机制建立前订货的数量和价格均由业务部门确定,财务部门发挥不了监督职能;建立约束机制后,业务部门的订货报给财务部门,财务部门通过了解库存情况、消耗情况,建议减少不合理的品种和数量,并通过翻阅合同历史订货情况,建议业务部门对价格过高的订货进行重新询价,确定理想的价格,从而实现财务的监督职能,减低费用。

应用体会

财务核算的各项工作实际上就是数据处理工作,客观上需要计算机的数据处理能力。民航企业特有的票证结算、航材核算与管理都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单纯依靠手工作业方式,难以在分析控制方面上台阶。而计算机系统的成功实施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用正确的开发方式

与专业财务软件开发公司和民航企业管理专家合作,保证了山航财务管理系统既有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支持又能吸收先进的财务管理经验。浪潮通用软件公司近两年来在财务软件领域异军突起,其雄厚的技术实力为山航财务管理系统的成功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民航学院的专家教授多年从事民航运输企业管理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为山航财务管理系统提供了先进的管理思想。

*领导重视、真抓实干

山东航空公司的总裁和山航财务部的领导对开发财务管理系统都非常支持,经常鼓励开发人员勤奋工作并解决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计财部的领导更是以身作则带领大家加班加点地工作,顺利度过了计算机和手工并行操作时的负担加重时期,为计算机管理系统正式投入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培养企业自身的计算机维护队伍

企业自身的计算机管理人员自始至终参与系统的开发工作,在系统开发过程中,他们参与系统分析设计,对整个财务管理系统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开发完成之后,他们承担起系统维护的任务,方便及时地解决财务管理系统日常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综合以上所述,我们认为山航财务管理系统是山航总体ERP建设的一个子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中对各项成本费用的控制、对运输收入的控制就是对ERP系统中最重要的企业——资金的控制。财务管理系统的成功建立为全面的ERP系统建设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树立了信心。

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如何利用质量预警系统提高产品质量

当汽车遇上区块链两者究竟能擦出怎样的火花?

说到区块链技术,其几乎是一夜之前成为了大家耳熟能详的词语,并成为了不少行业追逐的技术风口,汽车行业也不例外。

目前,保时捷、特斯拉、奔驰、雷诺、丰田等汽车厂商都,纷纷踏足区块链领域,并进行过很多汽车与区块链的实践设想。而近日,通用也公布了区块链自动驾驶导航地图更新专利,成为了区块链大军中的一员。

车企区块链的多种玩法

在说区块链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之前,首先来说下区块链技术的特点,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去中心化以及开放性。同时,在区块链技术中,数据仅可通过共识算法以块的形式增加,不可修改或删除,以防止篡改。而也正是因为这些特点,区块链技术带来的最大改变是在社会信用方面。因此有不少专业人士认为区块链技术一种效率和信任的交换,其可以带来效率的提高以及成本的减少。

再回到区块链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此次通用申请的专利是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保持持续更新的汽车地图导航系统。利用区块链集成车辆传感器的数据,并通过计算机科学算法,为自动驾驶汽车生成安全、可靠的地图。

在通用之前,保时捷就与德国柏林的初创企业XAIN合作,在车内测试区块链。运用区块链技术,不仅提升了车辆的解锁速度、带来更便捷的临时授权、实现更安全的智能合约,以及新型的业务模式。同时通过数据分享,区块链技术还可以完善自动驾驶。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的这些玩法也使得保时捷成为了首家将区块链技术引入汽车领域并成功测试的跑车制造商。对此,保时捷表示:“这一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转变,既能提升车辆本身的安全性能,又为车主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快捷体验,对未来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大有助益。”

除此之外,特斯拉也使用区块链技术来管理上海工厂进口物流,可以加快零部件的提取程序,并简化放行流程,同时还可让查询零部件的位置和具体情况变得更加准确、方便和快捷。此外,奔驰、雷诺、丰田等汽车厂商也进行了很多汽车与区块链的实践设想。

两者为何会碰撞出火花?

可以看出,目前很多车企都加入到了区块链技术大军。而之所以会这般选择,据区块链经济学者、国家信息中心中经网管理中心副主任朱幼平介绍,区块链技术会改变汽车产业生态,从生产端到销售端,再到售后服务端都将发生重大变化,并可能让未来的共享汽车产生新的模式。

首先是在生产方面,区块链技术可以保证车辆生产的一致性。在运用区块链技术后,像一些企业质检车辆严格按要求生产,而量产车则偷工减料的现象也就不会发生了。同时区块链技术还可以利用可追溯的特点,帮助工人查看每一个生产环节。

在销售端,由于区块链技术具有防篡改的特点,运用在汽车生产上,可以很快发现销售的车辆汽车是否具备生产一致性要求。同时也是因为这种不可更改的特性,所以在二手车买卖交易时,可以保证确保车辆历史信息数据真实可靠。

除此之外,区块链技术还可以运用于汽车后市场,通过结合区块链技术,车辆的保养、维护以及保险理赔,都将变得可信、高效。比如目前很多消费者都遇到过零部件在维修过程中偷梁换柱的事情,而在运用区块链技术后,消费者可以很方便的查看维修过程,4S店也自然不会动歪心思。

同时,区块链的陌生互信功能还会在未来的共享汽车发展中将会发挥重要作用。据悉,目前共享汽车仅仅使用了大数据计算方法,但信用的真实性存在问题。而在运用区块链技术后,驾驶者与租用人的真实信息会全部呈现出来,消费者可以根据区块链反映的真实信息规避部分风险。

未来的关键是联盟链

事实上,区块链技术想要在汽车行业得到进一步的应用还需要形成联盟链。此前,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左春在接受媒体访时表示:“展望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方向,联盟链平台是下一步的重点,一旦实施区块链共享账本,可能引发应用层面巨大的变革。”

早在2018年,宝马、福特、通用和雷诺四大汽车制造商就宣布加入了“移动开放区块链倡议”(以下简称MOBI)。值得一提的是,MOBI联盟成员及合作伙伴占据了全球汽车产量的70%,而这也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专注于区块链技术在汽车领域应用的联盟。

据MOBI声明称,该联盟旨在创建联盟成员之间的共同标准和API(应用程序接口),寻求建立一个新的数字移动生态系统,使企业和消费者对其驾驶数据拥有安全和主权,管理出行共享及车辆共享交易,并储存车辆的身份和使用信息。

不过朱幼平也指出,汽车企业的规模都比较大,联盟区块链将对汽车企业有更深远的影响,但目前区块链技术在汽车行业的运用最大的难点在于对此认识不足。也正因此,像MOBI这样的联盟还需要更多的成员加入,一方面是让更多的车企认识到区块链技术,另一方面则是让车企的数据可以实现共享。

作为近些年刚刚兴起的技术,区块链目前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其日后能否得到大规模应用还是个未知数,即便可以大规模使用,也需要等待很长的时间。但目前不可否认的是,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以及应用给予了汽车行业发展更多的可能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区块链及其在汽车领域的应用是什么?

1、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透明化和信任化,是为了解决当前汽车行业用户隐私泄露、维护服务分散差等问题、不规范等问题带来了机遇。区块链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关键在于汽车身份与用户信用体系的构建与融合打造汽车标识,完整记录汽车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的关键信息,推动传统汽车产业链标准化,为车企建立可靠的服务平台质量控制体系和优化的库存动态管理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维修、保养和二手车交易服务。结合汽车身份与个人信用它连接在区块链系统中,可以改造原有汽车共享的业务流程。未来,区块链作为底层技术,将与物联网、大数据等对接边缘技术的结合将实现不同智能设备的安全互联,不断提升区块链技术的处理能力,加速其在自动驾驶和智能领域的应用。

2、数字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市场生产要素的变化,数据元市场的发展提高了数据共享的安全性和可信度更高的要求。数据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拥有难以确证的权流动性、可复制性、所有权和使用权难以分离同时,数据使用的边际成本为零,共享价值更大越大。确保数据共享的安全性和可信性,充分发挥数据价值在数字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区块链系统信息透明、防篡改、可伪造这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这将在金融物联网、供应链、政务服务等领域影响深远影响。由于其透明、可靠和可追溯的特性,区块链技术可以构建打造汽车身份,完整记录汽车零部件来源及生产流程流程、销售渠道、使用维护、车辆定位等数据推广进入传统汽车产业链“研产供销后市场”的标准。同时可以通过区块链构建防篡改和安全加密用户信用系统,记录资产信息、用户信息、用户行为等用户在线交易信息和信用评价的信息、存储和整合。因为汽车零售、租赁、共享等场景的应用本质上是个人信用体系的延伸,最终将通过区块链系统为业主带来身份、用户信用和服务历史等信息与汽车身份相关联提高互联互通的安全性,实现区块链自动驾驶在车联网、车辆共享等领域的应用。

区块链赋能新能源汽车新业态——车电分离

大家现在在新闻里听到的区块链,常常与虚拟货币联系起来,实际上区块链远远不止于此。首先,区块链是信任引擎,是保障可信数据的技术;第二,区块链是改变生产关系的技术。有一种说法是,两大改变世界的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人工智能改变的是生产力,区块链改变的是生产关系;第三,区块链是整合的平台技术,能够把跨行业的,包括金融、技术创新、人才参与,有效而极具创造性地整合到各种实体行业中。在接下来的演讲中,我会使用具体案例进行说明。

在进一步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时候,我们看到什么样的挑战和机遇?首先,电池成本与寿命的矛盾毫无疑问是非常大的挑战。电池的高成本带来了消费者购车成本和购车意愿的问题。这必然不利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成长。

第二是电池整体技术尚未最终“尘埃落定”,还在不断演进。这当然不是一件坏事情,真正有生命力的行业才会这样。刚才张院士讲得非常好,层出不穷的新技术,不可避免地让整车厂商面临如何将快速成长的技术与自身的产品周期相结合的挑战。

第三是安全方面的问题。大家有时候会从新闻上看到电池着火的情况。而据有关统计,截至2020年全国电动汽车安全事故分析中,电池问题引发的事故占据60%以上。

此外,新能源汽车电池使用效率极大限制单次充电的出行范围,虽然已经较以前大大改进,依然难免影响出行体验。

那么,要解决以上这些问题,我们面临着什么样的数字化挑战呢?关键是动力电池具有很高的产品价值和潜在环境影响,所以生命周期很长,从生产、整车集成、用户使用、二次回收作为储能设施、电力使用、最终环保回收,跨越了很多行业。跨行业数据收集和可信流转、共享非常困难。特别是电池厂商和整车厂商,这两个数据孤岛如何打通,如何进行数据共享共用?电池使用过程中,消费者和充电站运营方也掌握着一部分数据。能储环节的当地供电商,回收环节的环保回收厂商,也都会有自己的数据。进而,不要忘记,金融行业也可以是数据流的利益相关方:动力电池占整车成本四成以上,从整合的角度来说,如何在可信数据流转的基础上,引入金融,降低整车厂商和消费者的成本压力?

前面提到,区块链是跨行业数据整合的引擎。它能做到让不同来源的数据通过隐私计算,在数据所有权被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形成数字孪生。这个数字孪生有很强的针对性。此前,当出现产品问题的时候,因为跨平台跨行业数据无法互通等问题,很难进行精准定位,汽车产品的召回往往具有较大的盲目性。

例如,原来发现了一个问题,需要召回60万台车。现在我们在区块链技术提供的可信数据保障下,通过此前很难做到的跨平台数据整合和数据分析——对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进行非常精准的分析,发现非常高颗粒度的“问题组合”,或许就可以把召回的规模缩小到几千台甚至几百台。精准召回不但对消费者的安全是一种保障,而且可以极大降低整车厂商的成本。

电池数据的价值也还有待挖掘,不单单是电池生命周期和整体使用情况。还有一点非常重要,新能源汽车各个组件当中,动力电池能源供应系统收集上来的数据是最完整的。这样完整的数据不仅在动力电池自身的商业模式当中具有很高的价值,对用户体验提升甚至城市管理也都有价值。

可以说,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我们可以把动力电池中嵌入相关的物联网设备;这个物联网设备和区块链技术相结合,在确保数据可信、不可篡改同时保护隐私的前提下收集数据,不仅可以形成动力电池可信的数字孪生,也帮助形成新能源汽车本身可信有效的数字孪生。此前,摩联科技与万向区块链合作推出了区块链蜂窝无线模组和PlatONE联盟链数据存证平台,能够赋能海量物联网设备数据的安全上云可信上链。

再谈到商业模式,无论是回顾燃油汽车的发展历史,还是展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如何让实体行业有效引入金融,都是拓展商业价值的重要方向。车电分离指的是在换电模式基础上,车主购买整车后,由电池管理公司回购电池产权,车主以租赁方式获得电池使用权。车电分离如果能够做到位,动力电池及充电站就可以成为资产包,且和新能源汽车本身是分开的,大家就可以针对资产包进行融资。这不仅仅是概念或者梦想,我们已经在和业界领先的公司在这方面展开了合作。

这个商业模式进一步规模化以后,会带来几个好处。第一,串联电池生产、销售、运输、使用、回收、检测和改造再利用等各方的协同网络,高效可信的电池流转助力各方利益计量和分配结算,提高传统业务衔接协作效率;第二,能够让更多金融以可信方式进入迫切需要社会和金融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有效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壮大。第三,形成非常好的节奏。在新能源电池行业刚刚起步的阶段,车电分离后带来的商业模式有相当的稳定性。未来无论技术如何演变,这个行业都能够有效得到金融的配置,从而反过来为新技术的发展带去非常重要且必要的活力;第四,对于资产管理公司和金融机构,一方面可以对底层资产进行穿透式监管,一方面可以实时掌控资产的运行收益,有效降低了资产和资金风险。

而对消费者而言,购车成本会直接下降。比如以前买辆车30万,现在买车只要18或者20万,剩下的就是每月付车电分离的使用费,这是未来会推动的。同时也可以缩短充电时间,缓解续航焦虑;对新能源电池厂商和整车厂商而言,有机会引入更多的金融,提升运营效率,改善电池安全,减缓电池衰减;对有关部门和管理机构来说,通过动力电池和物联网设备,通过区块链技术形成可信、可靠的数字孪生并资产化,如碳中和等治理目标就可以更好地通过整合社会来管理和实现。同时也能够促进电池标准化,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要实现新能源汽车的车电分离,我们当前也面临着一些挑战:第一是重资产:换电站建设前期投入高,融资需求大;第二是车企配合难度大:标准化技术应用推广难,不同车企不同车型差异性显著;第三是标准化程度低:难以开放使用形成规模效应;第四是运营服务体系不完善:电池多方流转难追溯。

为什么要讲挑战?传统的信息化技术难以建立多方间的信任,而且需要完整的顶层设计。面对以上的这些挑战,很难进行完整的顶层设计,势必会形成摸着石头过河的局面。要保证过程中整个业务方向不会失控,就是区块链组织生产关系所发挥的作用。

不仅是汽车,所有跟新能源能储相关的行业,如未来城市的能源基础设施,都可以使用物联网+区块链+隐私计算,通过对可信数字底座的打造,实现可信的数字孪生并资产化,从而降本增效,创造企业、消费者、机构多方共赢的社会经济价值。而这些我们并非仅在策划阶段,都已经实践中了。包括与合作伙伴共同推进的动力电池资产化、在电动大巴上用区块链基础上的电池与新能源管理等等。

如何改善中美关系

目前,国外汽车企业正在积极地进入世界范围内的中低档、小排量以及三农汽车市场,与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抢夺商机,因此,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应具有强烈的危机感,充分利用智能质量预警系统提高产品质量,因为,质量是企业发展战略的生命线。

一、 汽车产品质量是企业发展战略的生命线。

结合自主品牌来说,产品质量是自主品牌汽车对广大用户负责、对社会负责任的首要体现。不仅如此,企业还要始终如一搞好质量这一重要环节。这就需要广泛听取客户意见,认真快速对待每一个质量案例,有效、彻底解决好质量方面所出现的问题。

二、实施品牌战略

品牌战略要深入到每个员工的思想中,核心就是自主创新,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自己的发明专利。不能有产权没知识,或者有知识没产权。企业想要通过这项战略,创造出自己的知名品牌,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还有一个关系值得思考:信誉度和忠诚度的关系。我认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品牌的信誉度放在首位,客户对品牌的忠诚度要放在其次。品牌有信誉,那是汽车企业经过质量改善所获得的成果,然后才能换得品牌忠诚度。现在很多企业都在说客户的忠诚度如何,但我认为应该先做个信誉度的调查,用信誉度赢得忠诚度才是根本。

三、构建新型的整零战略伙伴关系

这是一个提了很久的问题。在经济时代,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整车与零部件企业的关系。随着分工明细和经济的发展,现在的配套系统包含了多个层面,比如集团、企业、合资、产品、地区品牌等等。

我国整车和零部件企业要结成伙伴关系,很有必要借鉴国外的经验。那就是从一个车型的设计研发开始,零部件配套商就要参与,一直到样品、小批量生产,全流程参与进去。对于一些合资品牌,这可能存在话语权的问题,但这应该不是关键。

战略伙伴是长久性问题,不仅需要强化原材料的购控制,整车企业还要注重与客户的伙伴关系,用户服务要到位。现在企业提供的服务形式很多,但实际并不到位,或者是今天能到位,明天不到位。建立好与客户的合作关系,才能实实在在化解消费者的后顾之忧,构建一个用户放心、称心、舒心的技术体系创新工程,才能建成全方位的集成创新系统工程,为企业带来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效益。

四、充分利用质量预警机制提高产品质量

在以《中国制造2025》为制造业发展战略的大环境中,汽车制造更应强调“智”造和“质”造,充分利用质量预警系统,构建质量预警机制(The quality of early warning mechanism)。质量智能 zhiliangyujing .infinityqs.cn是关注质量的智能解决方案,它强调实时质量把关,即边生产边解决质量问题,对于大多数汽车制造企业而言,这或许是一项痛苦的工作,毕竟承认企业生产中的存在质量问题是一种冒险,但是要想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保证高质量,提高利润,中国的汽车制造企业确实需要做这样一种实时质量预警监控的“冒险”,对此,著名质量管理学家克劳士比早就有预见——“高质量是免费的”。相较“死后验尸”的检验方式,实时质量数据集、实时监控预警、实时定位分析的事前预防质量信息平台,是一种先痛而后皆大欢喜的选择。

质量是企业发展战略的生命线,盈飞无限致力于帮助中国制造业,特别是中国汽车制造业充分利用质量预警系统,打造质量预警平台。作为质量智能QI模块,盈飞无限不断设计、研发实时质量数据集、分析工具,用预警的方式告知企业即将对产品产生威胁的质量问题,消除质量隐患,是企业的质量问题等于零。

变革前奏:燃油车的“诺基亚时刻”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国际政治经济地位不断提高,中美经贸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美国虽然承认中美经贸合作给中美两国经济社会都带来了巨大好处,但是觉得中美两国得到的利益是不均衡的,中国得到的更多。他们认为美国为中国货物出口提供了最大的市场,是中国经济贸易持续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而中国在市场开放、人民币汇率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做得还不够,还有很大的潜力。为此,美国于2006年2月发表了《对华贸易政策评估报告》,提出要调整对华贸易政策,以建立利益更加均等的中美贸易关系。

所以,我们在研究如何改善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时,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贸易的局部不平衡这个表面问题上,而是要放在实际利益的分配上,放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平衡、稳定、持续和高效发展的长远目标上。

在中美贸易关系发展的新阶段,我国要正视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和战略重点所做出的根本调整,以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第一,美国不再将中国作为一般的发展中国家对待,而是承认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实体、第三大贸易国,与欧盟和日本等经贸大国(地区)相提并论,同等对待。这就要求中国不能仅仅地停留在兑现自己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所做出的承诺,而是要为更加自由开放的世界贸易体系承担更大的责任。特别是看好我国潜在的巨大市场,所以要求中国转变由出口和投资带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而增加国内的个人消费,降低储蓄率,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率。

第二,在中美经贸合作中,美国要求得到更加均衡和更大的利益。这些利益不是随机的、偶然的、不可预测的,而是稳定的、持久的、由市场经济体制保证的利益。美国认为衡量中国是否真正兑现其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关键,是看中国是否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从根本上减少对市场的干预。

第三,美国在继续通过两国间的对话协调机制来解决中美贸易问题的同时,美国将更多地利用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来争取美国的利益。现在中美在WTO争端解决机制立案的已经达到了4起,其中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措施一案已进入专家组审理阶段,按程序专家组报告将于2007年5月完成,估计专家组报告未必对美国有利。届时如果专家组报告否定了美国的申述,美国还将会进一步提交上诉机构审理,所以这将是我国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被诉的第一个完整的案例。

第四,美国全面启动贸易补救法律,进一步加大对我国进口产品的贸易保护力度。美国常用的贸易补救措施主要有三种,包括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一直是美国反倾销法律的主要对象,在美国目前仍然有效的反倾销法令中,其中25%的法令是针对中国产品的。

依据美国审计署的研究结果,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的反倾销关税要比其他市场经济国家平均高出20个百分点。而实际上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的反倾销关税要比其他市场经济国家还要高很多。最近,美国商务部改变了20多年来不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实施反补贴措施的政策,初步决定对来自中国的铜板纸征收10.9%-20.35%的反补贴税。这一改变,影响巨大。

关于汽车零部件质检员工作的一些问题?

作者:张

出品:远川研究所制造组

支持:天风 汽车 团队邓学、娄周鑫

仔细研究中国新能源车行业,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四小天王”每家背后都站着一家互联网巨头: 蔚来身后是腾讯、小鹏身后是阿里、理想身后是美团、威马身后是百度。这些互联网New money就像暴发户一样,出手阔绰。

比如蔚来 汽车 的李斌创业时,雷军爽快地说道[19], “你扣动扳机时,直接找我就行。” 而去找刘强东时就更痛快了,奶茶妹妹后来传神地还原了整个过程:“当时李斌花了15分钟说了蔚来 汽车 的构想,我老公用了10秒钟就说:YES。”

虽然新能源车企们拿钱不少,但2019年初,由于量产等问题,行业还是遭遇寒冬,大批公司现金流紧张,而成立最晚的理想 汽车 ,融资也最晚,压力之下颇为被动。甚至一些投资圈大佬放下狠话, “新势力没有一家值得投资”

但New money不信邪,转身就砸钱给了新势力。2019年8月开始,美团王兴陆续投资了10亿美金给理想 汽车 ,将其推到了热乎乎的纳斯达克。而王兴的持股比例也达到了23%,成为了理想 汽车 最大股东。他还频繁在饭否上为理想宣传,被评为“2020年最佳车评员”。

汽车 被称为工业之王,重资金、重技术、重人才,造车成功概率极低,过去100年全球鲜有成功的创业公司。然而,在塑料姐妹横行霸道的今天, 为什么互联网大佬们看到造车兄弟落难,还真的就敢上?

其实,这并不是纯洁的友谊,而是纯粹的商业逻辑: 这批New money们都是享受过“诺基亚时刻”红利的人。

2009年,诺基亚以39%的市场份额稳居世界第一,享受着行业最高的利润和溢价,苹果最大的竞争对手还是黑莓。一年后,智能机伴随iPhone4的出现迎来爆发,“诺基亚时刻”悄然来临。

2011年,从微软空降到诺基亚的新任CEO史蒂芬·埃洛普(Stephen Elop)豪言,通过与微软的合作,诺基亚将 “与iOS和Android三足鼎立” 。仅仅一年过去,埃洛普的论调就成了 “三星苹果双寡头格局将被打破” 。

埃洛普的预言对了一半,双寡头格局确实被打破了,但打破它的并非诺基亚。2014年,小米模式引发行业大讨论的同时,诺基亚也坐稳了“others”的位置。从全球霸主到故纸堆,诺基亚只用了5年。

曾经的行业霸主遇到高维度崛起的新规,便会形成一个“诺基亚时刻”。 而显然,无论雷军的小米、腾讯的微信、刘强东的京东电商、王兴的美团,这些互联网新贵们都是诺基亚时刻红利的享受者、甚至制造者。

最近几年,新能源 汽车 在渗透率上开始向智能机当年的颠覆路径看齐。2010年开始电动车在 汽车 行业中的渗透率逐年上升,全球渗透率2019年突破2.3%,中国乘用车市场达到4.9%。

4.9%固然不多,但要知道,2010年国内智能手机渗透率也只有8%。仅仅两年过去,就蹿到了36%,此后更是连年飙升。随着特斯拉股价水涨船高,新一轮产业政策呼之欲出,留给新能源车的问题也就只剩下了一个: “诺基亚时刻”到底来了没有?

而形成"诺基亚时刻"的公式和关键要素,才是雷军等互联网新贵们的决策支撑。本文将通过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探索 论述:

1. 赛道:从线性到非线性

2. 龙头:必须要超级能打

3. 生态:形成新利益群体

4. 等待:决战三道护城河

赛道:从线性到非线性

一个新产业要从“星星之火”快速形成“可以燎原”的趋势,关键要选对赛道,找到一个可以实现 “非线性、甚至接近指数增长” 的赛道。有一类行业正好完美符合这个要求: 泛摩尔定律行业

摩尔定律产生于半导体领域,是指集成电路上晶体管的数量每隔18个月就会翻倍,性能也会跟着提升一倍。形成的原因是原子级别的工艺,会带来效率大幅提升。功能改进、体积缩小,而过去50年摩尔定律的直观感受就是,手机代表一切。

而充分发挥摩尔定律,就能以更佳的性能,实现后进者的超越 。比如智能机取代功能机。

功能机时代,手游缺乏大作,用户需求难以满足;而在智能机时代,手游已经是用户最爱。这背后正是芯片在作祟。功能机芯片大多在出厂前已经写死了特定功能,即使算力提升,也没法执行更多更复杂的任务。但智能机时代,通用的CPU可以随着摩尔定律的增长不断拓展功能边界,软件开发者因此可以开发出不同的软件生态。

一个是摩尔定律应用上的瘸腿,一个是把摩尔定律榨干 ,这就是智能机崛起的产业密码: 用更快的指数增长速度跑赢传统巨头。

传统巨头技术、资金、人才雄厚,但面对创新时,新的技术,新的市场会跟原先固有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产品营销思维等形成内部冲突,而新技术和新市场留出的时间窗口又很有限,内外条件的夹击下,很容易陷入无法革自己命的窘境。

诺基亚就是一个反面教材。苹果刚刚面世时,诺基亚不缺钱不缺人。拥有最庞大的研发,2010年研发费用是苹果的4倍以上。技术上也不落后,但面对苹果和谷歌的冲击,内部革新动作缓慢,最终从行业霸主变成了青春回忆。

比尔·盖茨曾和通用 汽车 的老板打趣,如果 汽车 工业能像计算机领域一样发展,那么今天,买一辆 汽车 只需要25美元,一升汽油就能跑400公里。

这个略带讽刺的玩笑,却指出了燃油车的典型特征: 稳如狗。

燃油 汽车 行业有 三大特征 :核心技术渐进式创新为主、高度依赖基础科研、供应链高度固化。 这也为传统车企构建了一个极高的行业壁垒。过去100年,这个行业几乎没有什么新公司出现。

然而,电动车的出现,正让“车”这个昔日最稳定的行业,逐渐向泛摩尔定律靠拢,而一个重要推动力就是: 电动车独特的成本结构。

一台纯电动 汽车 ,动力系统(电池+电控,40%)+ 汽车 电子(22%)占比超过6成,而这两者具有极强的泛摩尔定律特性:动力系统的核心是电池, 电池的性价比可以通过新材料的发现、新工艺的应用得到快速改善 。比如宁德时代的产品,价格从2015年的2.3元/Wh降到2018年的1.2元/Wh,跌幅达到50%。

而成本占比第二大的 汽车 电子,则包括LED、IGBT等,这些电子元器件本身就遵循了摩尔定律发展。因此,在电动车成本方面,就形成了一个有趣的 “孪生成本曲线” : 整车成本曲线和电池降本曲线几近相同,也可以实现非线性降低。

传统的车企的性价比提升,主要来自于效率转换,遵循的是能量转换定律,哪怕提升1%都非常缓慢。然而,电动车却不一样了: 通过新的成本结构、能量来源,电动车不仅切换了赛道,而且是用非线性的快,去挑战传统赛道线性发展的慢。

这也正是马斯克创业选择赛道时的最大机遇,也是他遭遇困难时坚持的信心。而马斯克旗下的另一家光伏公司SolarCity也同样符合这个规律,其拳头产品BIPV靠着骤降40%的成本,现在已是全美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公司。

新能源电动车目前虽然整车成本高,但使用成本低,所谓买着贵用着便宜。而在指数发展趋势下,根据产业预测,整车售价有望在2023年左右,与传统燃油车打平。那时就是,用着便宜、买着也便宜,真香到底。

因此,要挑战传统巨头,第一要务就是, 制造出一个可以非线性发展的赛道。 有困难要上,没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

龙头:必须要超级能打

每个老巨头的倒下,都是因为一个非常能打的新巨头崛起。比如取代诺基亚时的苹果,正值乔布斯的巅峰时刻,乔布斯对产品的挑剔与精细,无可复制。而组织安卓阵营的谷歌,也是有钱有技术有雄心。

因此,必须要有一个龙头企业,成为诺基亚时刻背后的推手。

而平价走量的Model3问世后,围绕特斯拉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通过软硬件的闭环商业生态打造, 特斯拉正在成为“车轮上的iPhone”

燃油车企成功的秘密在于把发动机、传动系统等机械子系统打磨成精密的工艺品,建立起足够高的技术壁垒。但电机驱动之于燃油发动机,却是实打实的降维打击,特斯拉ModelS性能版本百公里加速可到2.3秒,这个水平,已经持平甚至超过了布加迪Chiron、法拉利F12tdf,兰博基尼Aventador等顶级豪车。

更何况电动车结构简单,制造难度远低于燃油车,打个形象比喻,燃油车就像我们骑的变速自行车,起步低速时用很大的齿轮,到达一定速度之后就需要再换小一点的齿轮。一来一去需要换挡时间,但电动车就相当于一个齿轮恒定的自行车,想加速就蹬快点,无需换挡[13]。

另一方面,iPhone的成功有技术的创新,有设计的颠覆,但最重要的是生态的构建——苹果一年光从应用商店中就能抽走100多亿美元,相当于小米6年的利润。

特斯拉的软件收入由3块业务产生,分别是车联网功能、在线系统升级(OTA)和全自动驾驶(FSD)。以OTA为例,Model3 车主只要付费3000美元,即可将 汽车 的百公里加速性能从4.6s提升到4.1s。只要钱交够,速度随便秀。

特斯拉的 汽车 制造业务净利润常年只有2%,软件显然会是未来规模效应之下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既然软件这么重要,燃油车就做不了吗?

答案是能做,但不擅长。

事实上,软件一直是传统 汽车 厂的软肋。 燃油车时代,车厂不需要自己开发软件,只需把各个供应商的产品像拼图一样拼到一起就可以。但这会带来两个潜在问题,一是软件模块不兼容导致的程序漏洞,协同成本高;二是软件更新速度缓慢。

一辆车从设计定型到最终出厂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11],期间所有的零部件都不允许改变设计,便是出于安全和协同的考虑。

燃油车霸主大众就吃过软件的亏:其电动化平台MEB一度被视为抛向特斯拉的杀手锏,但首款车型ID.3却恰好因为软件问题迟迟不能进入交付。最终,交付时间一拖再拖,从2019年底推迟到2020年9月,延迟将近一年。

同样不能忽视的是业务转型对于公司内部管理的冲击,燃油车企往往都有几十上百年的 历史 ,内部盘根错节,与供应商之间也有深刻的利益绑定,某一个生产研发环节的改变,很可能意味着利益链条的重新分配,难度可想而知。

带领诺基亚走向巅峰的前CEO约玛·奥利拉(JormaOllila)曾在自传中回忆过iPhone问世时的情景:他召集12名高管谈话,问他们对iPhone的看法。 其中2人认为iPhone不构成严重威胁,另外10人都觉得不能低估iPhone。

但诺基亚以业绩为中心的管理体制限制了这艘大船的掉头,比起外部环境的变化,高管更担心不能实现自己的季度目标,这种心态又传导到中层,使得奖金与销售数据挂钩,进一步阻碍了公司的转型。

生态:形成新利益群体

2005年谷歌进军手机操作系统时,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开源,吸纳更多力量。而差不多时间,中国移动开发了自己的操作系统,但却因为集成了139邮箱等移动特色产品,遭到了其他运营商的冷落。而闭环的苹果,之所以能快速普及,也离不开其背后丰富的中国电子供应链、全球应用开发者。

取代诺基亚的是苹果、安卓,但踩在诺基亚尸体上的,却是一批批产业链企业。而燃油车和手机,在供应链上也有极其相似的一点: 高度分工专业体系下的封闭模式。

在 汽车 工业体系中,主机厂更多扮演得是“系统集成商”的角色,下面有一二级供应商严格按照按照分工专业化模式展开,比如 汽车 电子领域,博世、德尔福、大陆这几家瓜分完毕。 汽车 的研发、生产过程中,大部分增值活动发生在一级和下级供应商处, 汽车 成本的70%左右来自供应商[5]。

这种多级严格分层的供应链体系下,零部件产业链极长,对库存、物流、经销商管理来说挑战较大[6]。由此带来的结果是:

1. 汽车 上游的超额利润被系统分包商获取。

2. 供应链价格体系稳定,各占山头,各自为王,新来者很难获得进入的机会[4]。

功能机时代,手机产业的供应链格局大抵如此。苹果的出现带给行业最深远的意义则在于依靠 “自主设计+垂直购体系”,重塑供应链。

除了iOS系统以及芯片,iPhone的其他零部件均用全球购的模式,把整个生产全部外包之后,拆分出更多的零件,让几百家供应商直接进入苹果的购体系中。

苹果的直,打破了手机行业封闭购时代中国电子厂商难以进入苹果体系的困局,给了中国制造重要的机会。自2012年以来,苹果的中国供应商增加了1倍多,立讯精密、德赛电池、安洁 科技 等多个十年十倍股。

说特斯拉是“车轮上的iPhone”,也在于特斯拉对供应链的重塑:

1. 产品SKU少。 特斯拉目前只有四款量产车型(Model X, Model S, Model 3, Model Y),这使得公司能够 力出一孔 ,更加聚焦研发打造产品。

2. 直销模式。 摈除了传统的4S店渠道商,牢牢把消费者掌控在自己手中的同时,也 腾出了更多的利润空间给到新供应链厂商

3. 供应链垂直购。 电动车零部件数与燃油车比减少了三分之一,破除了传统 汽车 多层级供应商配套的模式[6], 把话语权拿回自己手中

特斯拉的三板斧使得其整个供应链体系能够绕开燃油车,另起炉灶。目前,特斯拉国产化进度已经达到70%-80%。在产业链上,也已经涌现出像宁德时代、三花智控、拓普集团等一大批优秀的供应链公司。

有了中国朋友圈的神助攻,产能提得快,产品迭代得快。量质双管齐下,市场自然抢得更快。2020年1到7月,特斯拉全球销量21.2万辆,其中量产不满一年的中国区贡献占比就高达30%。难怪有人说,是中国一批批企业、一群群消费者、一条条政策助威了特斯拉。

当然马斯克也非常给面子,在一次访中他称赞中国人是“聪明(smart) ”和 “勤奋的人”(hard-working)。这话很实在,要不是大洋彼岸的这些打工人,马斯克那会有接近千亿美金的身家呢?

等待:决战三道护城河

2018年6月,特斯拉实现了一周7000辆车的产能,马斯克喜不自胜,第一时间发推炫耀。福特欧洲及中东区董事长史蒂文?阿姆斯特拉(StevenArmstong)旋即转发并公开嘲讽“7000辆车,大约4小时——福特。”

一个尴尬的现实是: 传统车企根本瞧不上特斯拉的产能水平。

相较于手机, 汽车 5-8年的换车周期更长,而且行业天然带着三大行业护城河: 制造慢慢上量、产品慢慢迭代、市场慢慢渗透。 这三大护城河给了传统燃油车厂比手机要更长的时间来应对这场电动化战争。

第一,制造慢慢上量。

2020年,作为电动车领头羊,特斯拉累计销量刚过百万,这个数字,约是丰田一年销量的10%,谁是大腿,谁是腿毛,一目了然。

再说质量, 汽车 的质量管控难度比手机更高。比如手机很少有机械活动部件,所有零件装上去就不能动了。但 汽车 不同,大量活动部件存在,一个螺丝钉出问题,都有可能引起连锁反应,所以任何一个顶级的主机厂,独家的know-how积累都是踩了无数坑积累下来的,绝不外传[16]。

跟质量管控密切相关的还有复杂的供应链—— 业内有个笑话,说买回一辆雷克萨斯,掀开车盖一看,发现里面装着个凯美瑞。

这是在笑话丰田。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丰田供应链管理的标准化水平之高。不但在同一车型推广,而且已经跨越不同车型,比如雷克萨斯和凯美瑞,虽然分别是高端、中端车型的代表,但很多零部件都是通用的。本田 汽车 也是类似,比如思域和CRV是两款完全不同的车型,但用的底盘却是同一个[5]。

一辆燃油车大概有3万个零部件,供应链之复杂,超出想象。管理不好,还会带来库存风险。所以会发现一个规律,人类 历史 上所有的生产管理方式革命,都从 汽车 制造业开始,比如福特流水线和丰田的精益生产。

相比之下,电动车所需零件数量约是传统 汽车 的2/3,数量大大简化但依然脱离不了 汽车 供应链的特性:复杂、精密、并且需要专业的管理技能。产业链的管理和变革,非一朝一夕能改变。

2018年,崇尚机器人革命的马斯克,笑话丰田的精益生产管理比“使用助行架的老奶奶”还要慢,并试图在生产流水线上实现100%机器生产,结果一番折腾后产能不增反减,错误频发,搞得马斯克罕见的公开道歉。

第二,产品慢慢迭代

互联网创新和生产制造创新是两回事。

汽车 是一个典型的 “天才设计,傻瓜使用” 的产品,消费者熟练掌握的简单操作诸如启动、加速、刹车等,每个动作背后都是一个个复杂精密的技术黑箱。而且这些技术黑箱里的诸多技能是连环扣,一环扣一环,一招不慎,很容易满盘皆输。

按照互联网思维,任何一个产品都可以小步迭代,快速试错,先做一个60分的产品,然后再逐步迭代到80分、90分。用这种思维造车轻则影响口碑、品牌,重则会引发大规模召回危机,影响企业存活。

造车不是开发App,用户安全更不是儿戏,手机死机可以关机重启, 汽车 失灵往往车毁人亡。

既然造车这么难,能不能直接外包给代工厂?

一个尴尬的现实是:手机有代工之王富士康,但全球却没有一家成熟的大规模专业 汽车 代工厂。即便蔚来找了江淮,小鹏由海马代工,但这些都是整车厂,并非专业代工机构。

这背后又牵涉了一层产业规律: 汽车 和手机不同,组装能力影响性能,最终决定 汽车 质量,这是一个车企最重要的核心能力之一。

2017年,特斯拉陷入“产能地狱”,马斯克愁得直接睡在了工地帐篷里,连华尔街日报都喊话“找人代工生产 汽车 不丢人”,但马斯克愣是不听,他的坚持并非偏执,而是通盘考虑后的最优选择。蔚来、小鹏的代工也更多为了解决生产资质问题,后期还是会自建工厂。

手机行业会诞生富士康,但 汽车 行业很难

第三,市场慢慢渗透。

汽车 不是一个赢家通吃的行业。买奔驰是为了身份,买丰田是为了品质,买宝马是为了性能,几大 汽车 集团旗下也是产品线无数,就是为了应对纷繁复杂的用户需求,比如同为豪车,法拉利和玛莎拉蒂也有不同的细分客群。2019年丰田一共在全球卖出了1074万辆,即便是最畅销的卡罗拉全球市占率也没超过2%。

无法赢者通吃,市场慢慢渗透的一个鲜活案例就是特斯拉入华后的降价成瘾。

自2019年国产版问世以来,Model3累计降价5次,降幅高达10万元。 “一年前买的宝马5系,一年后成了本田雅阁”。 对于特斯拉车主来说,永远不知道明天和降价哪个先来。甚至最佳的买车策略已经变成了犹豫,因为犹豫就会降价,一时犹豫一时爽,一直犹豫一直爽。

特斯拉降价成瘾是真,急红了眼也是真。今年10月,马斯克发推特“特斯拉被挑战了”。钢铁侠亚历山大的同时,中国选手们正在利用差异化产品瓜分市场。比如比亚迪今年大热的电动轿车汉,小鹏的P7等,都通过细分产品力的打造取得不俗的成绩。

相比之下,国产特斯拉的产品力并没有艳压群芳的实力。换句话说, 现在的特斯拉,更像2007年的初代iPhone,而不是2010年的iPhone4。

当下的特斯拉,学会了用软硬件结合,但还没学会如何做好产品。比如塑料感内饰、幽灵刹车、噪音难忍、导航乱导、雨刷瞎刷、功能升级望眼欲穿,OTA 游戏 推送倒是很积极。

2020年2月28日,特斯拉遭遇国产车主集体维权,本来应该标配自动驾驶3.0的芯片给减配成了2.5版本,这就是特斯拉有名的“门”。虽然特斯拉官方事后回应是疫情期间供应链出现状况所致,但配置上的“虚情意”却实锤无疑了。

特斯拉的表现虽如此,但也几乎上行业三好生了。在“制造商量、产品迭代、市场渗透”三大护城河的拦阻下,传统车企的诺基亚时刻并不会如诺基亚那般,快速到来。新势力们在加速推着,而传统车企也在努力顶着。对战已经开始,却也不会匆忙结束。

尾声:中国巨头在何方?

过去40多年,虽然中国车市场发展迅速,拥堵成为城市特色。但在合资政策、技术换市场等要素的影响下,我国车企仍未突破燃油车的核心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距离欧美企业依然相去甚远,难言超越之日。以至于王兴在饭否表示:

平心而论,在传统燃油车时代,中国企业没有理由赢。

历史 没有设,也无从穿越。但新能源车则让中国重新看到了希望:行业处于早期,格局不稳,泛摩尔定律让赶超者具备翻盘机会;我国坐拥世界上最大的 汽车 消费市场,最完善的产业链配套,强力的产业政策,仍丰厚的工程师红利,而且还请来了世界上最优秀的选手可以“抄作业”。

因此王兴的第二句话是: 在正在到来的智能电动车时代,中国企业没有理由输。

中国 汽车 行业已经走过了一条被亿万人围观指责的弯路,这次的时代进程如果再抓不住,就没有第二次机会了。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参考资料:

[1] 戴畅,董晓彬,赵季新,兴业证券,《黄金十年苹果链, 赤金时代 特斯拉 》

[2] 无声的较量:特斯拉入华背后的四次握手

[3] 刘菁,俞能飞,田仁秀,华西证券, 《非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

[4] 赵晓光,《破浪者:白金分析师眼中的电子行业十年》

[5] 刘宝红,购与供应链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

[6] 邓学,天风证券,《Model 3标志特斯拉(TSLA.US)进入 “iPhone 4”阶段》

[7] 吴晓飞、石金漫、徐伟东,国泰君安证券,《新能源车的自主需求正在加速形成》

[8] 第一电动网,德国 汽车 行业10%的人将下岗?罪魁是电动车

[9] 42号车库,特斯拉打出王炸,33.9 万元 668公里续航,为什么还要买 BBA?

[10] 熊莉,国信证券,软件定义 汽车 迎来大时代,网安及金融 科技 维持高景气

[11] 王维嘉《暗知识:机器认知如何颠覆商业和 社会 》

[12] 吴军,浪潮之巅

[13] 陈晶;一电百科 | 电动车为什么起步快?

[14] 曾朵红,东吴证券,新造车势力分析,大浪淘沙沉者为金,风卷残云胜者为王。

[15] 中银证券,晨会聚焦-20200727

[16] 史蒂芬的专栏,为什么 汽车 行业没有富士康这样的代工厂?

[17] 智能制造ISTEC项目中心:各国制造大对比:德国靠装备,日本靠人,美国靠数据

[18] 光伏:泛摩尔定律的演绎

[19] 张珩,国际金融报,李斌和他的蔚来

[20] 崔琰,华西证券,《立足产业变革,迎接黄金时代》

目前的汽车零部件行业质量方面一般都是执行的ISO9000或者TS16949质量体系。

如果在大型的企业,质检员的发展方向是质量管理人员或者质量专员,然后才能进入质量管理的升职体系,还是比较有前途的。主要需要学习质量管理体系方面的知识,也需要具备质量检验和试验的知识。

如果在中小的民营企业,一切都是浮云,质量管理一般都是吹着玩的,还是不要做。争取做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或者销售、购,都要比质检员有前途。

注:在大企业需要一级一级的往上爬,需要和上层领导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在民营企业,关键是挣到钱或者学到一生受用的技能。

希望可以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