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板块走弱_汽车零部件板块怎么了
1.光启技术 | 吹过的牛要兑现了?
2.需求长期向好趋势不改
3.午评:沪指冲高回落跌0.28%,创业板指跌1.45%
4.汽车股涨跌榜:2000亿!五大板块全线跌,科力远罕见领涨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国泰君安上海分公司给予如下解答
(1)自律
很多人在股市里一再犯错误,其原因主要在于缺乏严格的自律控制,很容易被市场象所迷惑,最终落得一败涂地。所以在入股市前,应当培养自律的性格。使你在别人不敢投资时仍有勇气买进。自律也可使你在大家企盼更高价来临时卖出,自律还可以帮助投资者除去贪念,让别人去抢上涨的最后1/8和下跌的1/8,自己则轻松自如地保持赢家的头衔。
(2)愉快
身心不平衡的人从事证券投资十分危险,轻松的投资才能轻松地获利。
保持身心在一个愉快的状态上,精、气、神、脑力保持良好的状态,使你的判断更准确。大凡会因股市下挫而示威游行,怨天尤人的投资者,基本上就不适合于股票操作。对股市的运用未有基本了解的投资,保持愉悦的身心不失为良策。
(3)果断
成功在于决断之中,许多投资者心智锻练不够,在刚上升的行情中不愿追价,而眼睁睁地看着股票大涨特涨,到最后才又迷迷糊糊地追涨,结果被"套牢",叫苦不迭。因此,投资人心中应该有一把"剑",该买就按照市价买入,该卖就按照市价卖出,免得吃后悔药。
(4)谦逊、不自负
在股票市场中,不要过于自负,千万不要认为自己了解任何事情,实际上,对于任何股票商品,没有人能够彻底地了解。任何价格的决定,都依赖于百万投资者的实际行动,都将会反映到市场中。如果因一时的小赢而趾高气扬,漠视其他的竞争者存在,则祸害常会在不自觉中来临。在股市中,没有绝对的赢家,也没有百分之百的输家。因此,投资者要懂得骄兵必败的道理。
(5)认错的勇气
心中常放一把刀,一旦证明投资方向错误时,应尽快放弃原先的看法,保持实力,握有资本,伺机再入,不要为着面子而苦挣,最终毁掉了自己的资本,到那时,就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了。所以失败并不是世界末日的来临,而是经由适当的整理和复原,可以使人振作和获取经验。在山重水复的时候,一定要有认错的勇气,这样就会出现柳暗花明。因为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6)独立
别人的补品,往往是自己的毒药,刚开始投资股票的投资大众往往是盲从者,跟着"瞎眼"的后面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了解主力所在,跟随主力有时是上策,有时却是陷阱,试着把自己作为主力去分析行情的走势往往有极大的帮助,真正能成为巨富的人,他的投资往往特别独行,做别人不敢做的决定,并默默地贯彻到底。请记住,在股市中求人不如求已,路要靠自己去探索。
(7)灵感:
股票市场中的高手常常能够通过观察、感觉产生预测未来的想象力。人类拥有视、味、触、嗅、听五种感觉,均是可以实体感觉到,唯有灵感来自不断地学习知识,积累经验,从而达到领悟到预测股市走势的能力。灵感也称为第六感。譬如某人专门绘K线图及指标,久而久之,心有灵犀一点通,对未来的走势常能抓准。又如运用中泰JTC投资人专家系统观察长期走势,许多使用者能确实了解股性,并以此作为买卖的依据,因而常能稳操胜券。由此看来,长期实践经验,理论知识的不断积累,到一定的时候,常常会产生灵感。
如仍有疑问,欢迎向国泰君安证券上海分公司企业知道平台提问。
光启技术 | 吹过的牛要兑现了?
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的趋势 综观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喜忧参半,展望我国汽车工业的未来风险与机遇并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势头强劲。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去年1至7月,汽车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723.82亿元,同比增长29.44%:产品销售收入3598.88亿元,同比增长31.05%:利润总额221.90亿元,同比增长51.14%。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都比较大,实现了增产增收。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去年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跃升至40个工业行业之首。以汽车制造业为主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已取代电子信息通信业,成为名副其实的领头羊。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潜力也非常之大。据有关部门分析,近几年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的消费结构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载货汽车的需求量仍将持续增长,特别是次发达地区,如西部地区对中重型货车、多种专用汽车、矿用车和大中型客车的需求将明显增加。农村汽车市场对轻、微型客货车需求也会有较大增长。随着国家有关鼓励私人购车政策的出台,预计个人购车比例将逐年快速增长。特别是轿车、客车,尤其是微型客车的需求量会有较大增长,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高。为此,国家将积极发展售价八万元左右的经济型轿车,以满足中国家庭的需要。此外,国家还将大力推进发展汽车工业的相关环境:至2005年,中国公路里程将增加至16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5万公里。各地还将加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停车场地等交通配套设施。所有这些,都无疑会大大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汽车工业发展形势喜人,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特别是“入世”以后,国门完全打开,我国的轿车产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汽车企业处于同一个大市场,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激烈的竞争与挑战。我们现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完整的轿车开发能力和自主的品牌,零部件制造体系相对薄弱,汽车产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仍十分落后,企业规模还难以与国外大公司抗衡。所有这些问题必须认真面对。 打通国际大市场,也给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使我们可以有机会在与强手的合作与竞争中学习他们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和服务经验,不断完善自己。同时也逼迫我们把自己做大做强。为了应对国际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国家将致力于汽车工业的战略重组,优化配置,培育出两到三家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同时,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入世”后对幼稚工业的“保护期”进一步加大力度,开放市场,加强对汽车产业的管理,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抓紧清理减少不合理税费,鼓励百姓的汽车消费。预计6年内我国轿车价格可与国际初步接轨,10年内可完全接轨。只要我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前景还是十分乐观的。 有关人士预测,未来,我国汽车工业将呈现六展趋势。 一、国有汽车生产企业将由市场”领导者”转变为市场追随者 二、汽车生产将由大批量方式转变为大众生产方式。 三、汽车企业将由整体性购并转变为局部性购并 四、人力将由国内单一配置转为全球流动配置。 五、汽车产品将由价格竞争转变为综合素质的竞争。 六、汽车消费由集团消费转化为个人消费。
需求长期向好趋势不改
作者 | 格隆汇 南方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
深圳有两家有名的少年公司,光启技术和柔宇 科技 ,两家公司有很多共同点,比如两个老板都姓刘,都是83年的,比如两家公司都被传为"披着皇帝新衣的PPT公司"、"毒角兽"。
前几天新闻报道柔宇 科技 已经在接受上市辅导,而光启技术也被市场认为"曾经吹过的牛逼开始要兑现了",股价蹭蹭蹭地涨。
光启技术的老板是刘若鹏,被称为是"深圳新生代 科技 专家",2009年从美国杜克大学回来后,率领他的团队成功研制出了"衣",这一成果被《科学》杂志刊登,刘若鹏是第一作者。
隐身衣类似变色龙,随着周围环境而变化,其关键原理是"形状和材料",形状用来消除大部分的回波,材料用来吸收电磁波以至于不被雷达发现,给人视觉上形成一种隐身的感觉。
这种黑 科技 用于军事上,以避免船舰和坦克被雷达的微波探测系统发现行踪,提升作战能力,这种材料被称为"隐身材料"。
01
靠收益利润支撑的"徒有其表"
光启技术在A股现身是2017年,其前身是做 汽车 零配件的"龙生股份",受当年中国 汽车 市场增速逐渐放缓的影响,公司当年通过先定增募资再资产注入的方式,以4.46亿的自有资金并购了超材料业务主体"光启尖端",形成商誉3.21亿。保留原有 汽车 零配件业务,切入了军工尖端装备"超材料"领域,摇身一变"光启技术"。
虽然主业上仍然还得依赖 汽车 零配件,但是业务却是变洋气了:从一家 汽车 座椅功能件制造商转型为以超材料智能结构及装备为核心业务的尖端 科技 创新型公司,实现了从传统制造业向创新企业、高端制造业的转型。
怎么个创新、高端法,主要还是因为公司不光向军工企业卖超材料军工装备,还卖研发服务,等于是给军工企业提供技术外包业务。
这个模式让探雷哥想起软件企业的产品+服务模式,面向客户的定制化销售,这类产品的毛利率大概只有20%-30%左右,而光启技术的超材料业务毛利率在40%-50%左右。的确要高端地多,毕竟人家的客户是军工企业,生产的产品用于军事作战。
虽然已经完成转型3年,原有的 汽车 零配件业务虽然已从17年89%的收入占比逐渐降低至2019年的52%,但说它还主要是个 汽车 零配件厂商一点也不为过。
但" 汽车 零部件产品业务"近年因为受 汽车 整车不景气的影响,是连年走弱,收入及毛利率双降;
而新转型的超材料业务,整体收入规模也才2亿,整体毛利率稳定在40%以上,比公司的 汽车 零部件生意附加值要高端。
其中,超材料研发业务收入和毛利率波动较大,2017年刚收购进来时,研发业务的毛利率达到了73.7%!但研发业务目前还没突破1个亿的收入;超材料产品收入和毛利率一直在稳步增加,2019年,超材料产品销售额大幅增长至1.56亿,比研发业务体量大,毛利率水平差不多。
公司含 汽车 零部件业务的整体利润也就1.28亿,2017年,光启技术切入超材料业务后,公司的收益质量反而大幅下滑,核心利润在2017年达到历年顶点后,2018年、2019年反而下滑到比之前只做 汽车 零部件还差的水平。
2019年,公司还有大概3291万的研发投入资本化减少了对利润稀释。
但,为啥公司的利润总额要比之前好呢?
主要还是公司的收益类利润变多了,而收益类利润主要是补助和理财产品收益,2018年和2019年,这两项利润合计比公司的主营业务核心利润贡献的盈利还要多。这点在下文再细讲。
收益类利润跟主业利润呈现很明显的互补规律:2017年核心利润最多时,收益类利润最少,2018年核心利润最低时,收益类利润最高,2019年,核心利润和收益类利润是1:1.17的比例。
随着公司切入超材料业务,反而收益类利润超过了核心利润。所以,转型后的光启技术靠"超材料"并非真正牛逼。
02
业绩翻番预期炒出来的股价
但这并不妨碍光启技术的股价在短短一个月内翻4倍,从7块翻到30块。
而这主要是因为它给了市场一种柳暗花明、牛逼要兑现的感觉。
7月中旬,先是发布了利润同比增幅30%-50%的半年度业绩预告,随后又公告公司产能打满,银星基地完成产能扩建,产能提升至8000公斤,投资总额为14.9亿的顺德基地项目,一期建设已经完成,预计今年12月投产,产能可以达到40000公斤,能满足客户对超材料尖端装备产品未来3-5年的交付需求。
7月21日,公司又发了一份公告,说子公司光启尖端近日成为了成都某重要客户的外包合格供方。
加上最近军工走强,公司释放的多项利好叠加就把光启技术直直地炒上天。在股价上涨期间,公司的部分股东均出现了减持。
以银星基地来说,该基地据称是公司生产超材料尖端装备的唯一生产基地。2019年,尖端装备产品销量是3100公斤,产能利用率是78%,近期银星基地从4000公斤/年产能扩产至8000公斤/年,目前处于满产状态。
公司的销售是以销定产,满产状态意味着这些扩建的产能都是有客户订单支撑的。
而顺德基地12月投产后,一期建成后产能可以达到40000公斤,使得公司能够大规模、批量化生产交付,能够满足客户对超材料尖端装备产品未来3-5年的交付需求。
而光启对上述数据的测算依据是根据已签1.8亿的合同和预期订单等信息得出的,按照2019年销量3100公斤,收入1.56亿,2020年已签订单1.8亿大概需要消耗3600公斤,加上公司销售季节性规律,下半年订单会比上半年高,所以,就银星基地扩产至8000公斤而言,属于尚可相信范畴,按照银星基地的这个产能,公司2020年的订单应该是要翻3倍的节奏,收入按照节点确认,2020全年收入应该是要比2019年要好。
基于这个预期,公司的股价因此被拉涨。
但顺德基地项目呢?在雷哥看来,就不太可信 ,它其实是公司变更后的募投项目,生产的产品类型跟银星基地一样,今年年底就可以达到40000公斤/年的产能,但从2023年开始,一期才能逐步进入满产能状态, 公司也提示了下产能利用的预计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所以该项目建设是否合理呢?
看完下文,也许你就会对这个项目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03
变来变去的募投项目和令人匪夷所思的借款
光启技术从 汽车 零配件业务切入到超材料业务,虽然看似后者高 科技 许多,但本质上都还是生产制造企业,资产结构应该主要以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此类经营性资产为主。但它的资产结构却发生了较大变化:从原来的以非流动资产为主到以流动性资产为主,2017年-2019年,流动资产占比85%以上。
主要原因就是光启技术账上高企的货币资金余额,2017年-2019年,占比85%以上的流动资产中有77%以上是由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结构性存款)构成。
是做军工生意现金流很好吗?显然不是,之所以保持这么高的流动性主要是公司2017年发生了一笔高达68.38亿的定增,截至到2019年,公司只花出去12.47亿,改变用途金额33.6亿,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总额59.2亿。
因为大量闲置,导致公司不得不用来买理财 :2017年-2019年,公司分别花了26.5亿、58亿、26.5亿用来买理财,而对应只投入了0.74亿、1.42亿、3.32亿用作购建经营性资产。
少额资金用于超材料的产业化,但公司却因为切入"超材料"业务后获得了比原来做 汽车 零部件业务更高的补助。
以及这笔以超材料产业化和超材料研发中心建设名义募集而来的金额高达68.38亿的定增,却获得了高达59.2亿的闲置资金用来买理财。也许光启是觉得,把钱用在搞生产都不如把钱拿去买理财、获得补助得来的投资回报高。事实也的确是这样。
光启2017年向关联方收购来的"光启尖端"是公司超材料业务的主要实施主体,有业绩考核目标:2017年-2019年,需要分别完成不低于0.37亿、0.41亿、0.44亿的业绩承诺,光启尖端各年实际完成的业绩是3779万、4448万、7356万,累计约1.56亿。
而公司因为从事"超材料"业务,在2017年-2019年获得的补贴以及理财收益分别是0.32亿、0.84亿、1.07亿,累计收益2.23亿,要高于上述主业收益0.67亿,是笔更划算的生意。
另外,为啥雷哥说募投项目是个噱头呢?
我们来看看这笔2017年2月就已经募集完成,分别投入53.亿、14.4亿用于超材料业务的产业化和研发中心的建设的项目,近2年时间过去,这两个项目的投资进度分别才只有1%、0.19%。
2018年年底,在研发中心项目才投入271万的情况下,公司就又变更了募投项目,不盖研发中心大楼,改用来做网络建设和信息系统建设。同时,将大约5亿的闲置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撇开花钱效率不高来说,公司这波将实实在在的"有形"资产变成"无形、不好计量"的网络建设和信息系统建设,还将工程完工时间往后延1年的操作,可谓是别有心机。
1年过去,网络建设和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分别才投入0、46万的进度,2019年,公司继续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于2个新项目"建设顺德、沈阳产业基地",同时将10亿闲置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其中,顺德产业基地在2019年年报中披露的"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时间"是2025年,所以上述40000公斤/年的产能感觉像是先画大饼为敬的节奏。
而原来的老项目,进度还是不足1%,停滞不前。
上述操作总结起来就是,钱花不出去,但是花钱名头换来换去,而且只打雷不下雨。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在公司有大量闲置募集资金,2018年、2019年分别变更了5亿、10亿资金用于补充流动性、资本性支出较少的情况下,公司竟然在2018年、2019年分别有2.67亿、9.35亿的借款,2018年,公司有0.03亿的短期借款余额和1.4亿的长期借款余额,而且长期借款的性质是质押借款。
至此,不得不让人怀疑,公司的募集资金到底是不是真实存在?
04
结束语
2020年,光启尖端是业绩承诺期过后的第一年,根据光启技术此次利好的公告来看,如果没有吹牛逼的成分在,2020年业绩是要好于2019年的,但是不是又在吹牛逼,募投项目还能不能顺利推进,我们且看。
午评:沪指冲高回落跌0.28%,创业板指跌1.45%
需求长期向好趋势不改
1、新能源车需求持续高涨,逆势而上持续放量?
2022年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需求持续增长。一季度,我国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119万辆,同比+145.40%,渗透率为21.88%。其中,3月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45.5万辆,同比+122.40%,环比增长63.10%。渗透率达到25.08%,需求持续上升。
2022年一季度下半年,受疫情蔓延、上游原材料成本高企、地缘政治冲突推高燃油价格、产业链缺乏核心等因素影响,国内汽车供需将面临较大压力。受到一定影响,销售总额增长乏力。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国内乘用车销量543.9万辆,同比增长8.3%; 3月销量181.4万辆,同比-1.6%。
受益于政策支持、新车型产品能力迭代提升、销售渠道与客户充分沟通等因素,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逆势上扬,领跑新能源车企,新能源汽车销量实现生长。威力还是相当可观的。
1-3月,比亚迪累计销量28.63万辆,累计同比+422.%;特斯拉国内累计销量14.17万辆,累计同比增长145.40%;鹏汽车累计销量3.46万辆,累计同比+159.00%;理想汽车累计销量3.17万辆,累计同比+152.10%。蔚来累计销量25768辆,累计同比+28.50%。
2、新能源车产销格局的扰动:终端提价、疫情蔓延与缺芯瓶颈
2022年以来,上游原材料供需紧张的格局持续发酵。与下游需求的飙升相比,上游矿能力不足。加之市场主体短期行为扰动等因素,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持续快速上涨。 3月17日电池级碳酸锂市场综合报价48万-52.2万元/吨,而2021年初碳酸锂价格仅为5万元/吨上涨至5.68万元/吨,涨幅较大。
上游价格压力长期传导至下游销售终端。 2022年初和3月份,自主品牌、新势力、合资品牌的新能源车型将有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的涨价。 6万-12万元价位段的中低端车型价格涨幅明显高于主流车型。其中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哪吒涨价幅度在6%-16%。
我们认为上游成本驱动的价格上涨至少会从两个方面影响新能源汽车的需求:
(1)涨价可能导致部分中低端车型用户推迟购车进程。一般来说,中低端机型的用户对价格比较敏感。对目标用户购车意愿产生影响;
(2)在上游材料成本持续承压的背景下,车企涨价频率增多,可能会进一步挤压部分购车需求。
2022年3月以来,疫情先后在华南、东北、华东地区蔓延,影响新能源汽车产销。我们认为至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防疫政策下,车企生产端受到打压:如特斯拉上海工厂自上海进入阶段性封锁策略以来持续停产,导致3月销量不及预期,延长交货时间;理想常州工厂停产2天(已恢复生产);
(2)疫情防控下,供应链周转水平下降:一是车企上游零部件生产有限,运输情况受防疫政策限制。 Rupp、Aptiv等汽车零部件企业生产活动受到明显影响;
上游汽车零部件的限产不仅延长了周转周期,还直接导致下游汽车企业停产。 4月9日,蔚来汽车在官方APP上宣布暂停车辆生产。停产是由于其上游汽车零部件供应合作伙伴(主要位于上海、吉林地区)因疫情蔓延而停产;二是车企下游整车物流放缓,客户交付周期进一步拉长;
(3)线下客流和新渠道拓展受到影响:在疫情蔓延的背景下,几乎所有车企的线下客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分销渠道尚未规模化和规范化的新能源企业来说,这种效应更为明显。此外,2020年下半年开始的“缺芯”瓶颈尚未完全打开,新能源汽车对芯片的需求普遍高于燃油汽车。在整体芯片供应相对紧张的背景下,各车企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芯片供应紧张。
3、新能源车短期产销面临压力,但不会动摇向好趋势
在涨价、疫情、缺芯的背景下,市场对新能源汽车产销格局演变的疑虑和分歧加大。作为短期因素,会对新能源汽车市场产生扰动,总体上不会扭转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上升趋势。
生产方面,虽然疫情对国内生产活动造成客观影响,但对新能源汽车生产的影响不会太大:
(1)疫情区域层面分化明显,车企保供重点:产销扰动集中在上海、东北地区。
比亚迪、长安、长城、五菱、广汽艾安等国内汽车企业以及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华中、华南、华北地区。当前疫情对主流车企生产端影响有限;结构复杂度低于传统燃油汽车,零部件相对较少。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负面影响较低;而车企则聚焦景气度更高、市场反馈更好的新能源。汽车有望从合资车企平台和上游零部件供应商获得更多有保障的供应,保证生产合理进度;
(2)生产供应链的周转瓶颈也有望在上层政策和疫情控制的引导下逐步打开,缓解疫情对生产端的干扰。与此同时,车企自身也在积极推动复工复产进程:工信部派出工作组赴上海,会同上海相关部门推动重点工业企业稳产复工确保产业链、供应链顺畅运转。
4月5日,工信部党组成员王江平召开会议,研究建立产业链供应链诉求应急协调机制,建立工业企业“白名单”链供应链呼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重点企业,集中重点保障集成电路、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666家重点企业复工复产。
深入产业链龙头企业,通过点对点、一对一、短时间协调解决关键原材料库存预警等影响稳定生产的紧迫问题术语快速方法。
4月16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意见明确,各区、街道、镇、工业园区要积极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引导企业“一企一策”,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
与此同时,在复工政策推动、地区疫情缓和的背景下,各车企也在积极谋划复工复产。特斯拉上海工厂在停工三周后顺利获批,于4 月18 日恢复生产。
4月11日,一汽全面复工。与此同时,首批47家零部件企业正在有序复工。解放、一汽丰田等工厂也将陆续复工复产; 4月14日,蔚来汽车表示,供应链已略有恢复,合肥生产基地正在逐步恢复生产。后续生产取决于供应链的恢复情况;
上汽集团旗下企业也在调研复工复产准备情况,于4月18日启动复工复产压力测试。
(3)车企继续努力与客户沟通稳定预期:随着疫情稳定,车企有望加快消化积压订单,2022年继续放量。
从客户需求来看,不同的车型对应不同的客户群体,需求和认知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新能源汽车的迭代升级、购买政策、替代效应也影响着客户需求。
因此,我们认为:
(1)市场客户对涨价的态度和反应不同:
涨价带来的需求冲击效应对中低端车型最为明显,短期内中低端车型订单走弱在所难免;主流车型和高端车型的用户对价格的敏感度相对较低,车企整体涨价幅度也比较低。更加理性。 2022年以来,售价12万元至20万元的主流车型价格涨幅基本在1%至5%之间,整体涨幅不大;部分用户对新能源汽车关注度较高,了解涨价原因,延长交付周期,对混合动力汽车的前因后果接受程度较高;对于混合动力汽车的客户来说,购买动机本身在于混合动力汽车经济、省油的特点,几千元的涨价影响有限;
(2)在扶持政策持续以及当前高油价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仍然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保证了需求空间:
限购城市车牌价格较高,加上补贴、免购置税、免牌照、不限流量等上层政策支持,使得新能源汽车的购买和使用成本更高,竞争力更强。混合动力汽车较低的使用成本和节油效果更有吸引力,对中档燃油汽车形成一定的替代效应;
同时,车企终端销售渠道在涨价时,通过金融政策激励等手段对客户进行补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涨价对需求的负面影响。
一般来说,小型车(A0级)和紧凑型车(A级)的目标群体会更注重购车的性价比和使用的经济性,而中型车(B级)的销量往往被家庭首次/重复购买或城市白领驱动,他们也会关注新能源汽车相对于燃油汽车的性价比来做出决策。
因此,我们以三年6万公里为标准,计算对应车型档次和价格的代表车型的单位使用成本。结果表明,在高油价和持续政策支持的前提下,新能源汽车的单位成本更低,即经济性更好。计算依据是充电电价为0.56元/千瓦时(家庭电价),但即使设部分充电站电价为1.5元/千瓦时,新能源汽车仍然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3)电动化+智能化驱动的产品推广将进一步增强新能源汽车的吸引力:
在领先自主品牌和新造车厂商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属性和消费属性不断提升,产品力成为决定需求的重要因素。由于电气架构等因素的特殊性,新能源汽车更适合智能化解决方案,产品力较同价位燃油车有一定优势,这对提高中高端渗透率有强有力的支撑。高端车辆——高端车型(目标用户通常强调乘客体验)。我们对比中高端车型,根据新能源爆款SUV和高端车型的相关参数,我们发现新能源汽车在空间、加速性能等驾驶体验上具有优势,还有智能化配置,有利于提升乘客体验。
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化、高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2022年高压快充、超长续航、激光雷达等新能源汽车将陆续推出,各大车企的产品线将不断拓展。
智能硬件配置升级的“军备竞赛”已经打响,产品力的不断提升有望进一步打通主流和高端车型,增强新能源汽车的吸引力,打开需求空间。
总体而言,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需求快速增长的趋势并未逆转。干扰因素更多针对的是车企供应链。由于客户订单机制存在时间滞后等因素,车企销售仍有一定缓冲空间,订单水平仍处于旺盛状态。
虽然消费者的看涨心态可能带动一定量的前期需求,但随着历史订单的逐步消化以及涨价效应的逐步体现,4-5月份行业订单可能会有所下降,但主要体现在低端机型,整体降幅有限,下半年需求不会低于预期,总订单需求受到支撑。
4、新能源车市展望:中期原料供应有望恢复平衡、长期渗透率持续提升?
中期看,保供稳价的上层设计持续推进,新增供给有望有序释放,原材料价格有望企稳回落,上游成本压力下降将带动车企提价步伐趋缓,抑制对下游需求的侵蚀;随着新能源车销量增大,平台成本下降,分摊到车的成本,起到一定的抵消效果,控制新能源车的成本上涨,保持性价比,逐步恢复市场平衡。
长期来看,政策完全退坡后,新能源实现和燃油车的充分竞争,新能源的电池技术、可靠性、装备提升、便利性、使用感受相比于燃油车的水平更重要,因此市场最终还是产品的竞争。
新能源车产品力持续提高有望带动新车渗透率持续爬升,主要客户群涵盖都市白领首购用户、家庭增购用户等,用户挖掘空间仍大;保有量方面,国内3.07亿汽车保有量中,新能源车只占不到3%,剩余的换购用户将会是更大的客户来源,随着新能源车使用便利性提升、技术创新迭代、智能化水平提升和厂家品牌营销、用户沉淀、产品可靠性稳定性不断验证、保值率提升,消费者对新能源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在不断提升,未来的需求发展潜力仍大。
汽车股涨跌榜:2000亿!五大板块全线跌,科力远罕见领涨
10月16日,沪指高开高走,盘中冲高回落,临近午盘翻绿。深成指、创业板指大幅跳水,跌幅均超1%。两市成交量仍维持在低位,市场整体较为疲弱,北向资金盘中净流入一度超13亿元,随后快速回流。
创业板指指数实时行情
截至午间收盘,沪指跌0.28%报3322.85点,深成指跌1.28%,创业板指跌1.45%,两市合计成交4444亿元,北向资金小幅净流入。
盘面上看,燃气板块大幅拉升,迪森股份、惠天热电、宁波热电等涨停;煤炭、银行、石油、保险等板块走强;汽车、酿酒、酒店餐饮、农业、半导体等板块均走弱。
国盛证券指出,周四市场的震荡整理在预期范围内,节后的连续上涨后再度回踩5日均线,消化获利盘和前期套牢盘,相对来讲更有利后期行情的演绎。最近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9月份新增信贷1.9万亿元的货币政策数据超越预期可以看出,至少在调节经济的角度上逆周期并未完全结束。尤其是在国外其它主要经济体疫情仍然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的背景下,我国经济表现将会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A股,所以中长期来看A股依然维持震荡上行的格局。操作上,我们依然维持前期观点,轻指数重个股,关注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关注基于经济增长继续复苏的态势,消费中偏落后、估值依然不高的家电、汽车及零部件、轻工家居、传媒龙头等;关注老经济中的券商及保险龙头、部分原材料行业;关注苹果新手机销售预期相关产业链的机会、关注十四五规划的5G布局。
东北证券表示,预计短期市场走势更可能是指数反复震荡寻求3300点附近,20日均线附近的支撑而后再做反弹。因此,维持近期思路,考虑到个股涨跌比呈现跌多涨少和部分白马股的闪崩,操作上,指数震荡、不悲不喜,以结构优化替代仓位调整,适度波段为主,上档区域逢高适度减掉些,如需加仓可以在指数回踩20日均线后再做介入考虑。以震荡市,五中全会前结构性机会的思路应对,重点关注经济复苏主线和十四五规划主题、三季报等角度,继续聚焦非银金融、周期品、新能源、医药、军工和相关十四五规划等题材;并且从中期看,风格均衡些或者适度关注些低估值的金融周期、应对明年经济数据大幅增长而货币政策和通胀形势发生异变的可能,彼时存在金融周期股复辟或被动占优的情况,市场可能在打提前量。
要点提示
· 乘用车、经销商、商用车板块,股价平均下跌1.71%、1.86%和2.38%,市值缩减但规模有限;
· 新能源&智能化板块股价下跌3.52%,市值蒸发1400亿元;
· 零部件板块下跌5%,跌幅最大,市值蒸发200多亿元。
2022年第14周, 汽车 股没有延续第13周的态势,集体走弱, 汽车 K线统计在册的81支 汽车 股,仅不到两成翻红,而其中涨幅最高的科力远,一周涨幅也仅为11.93%。从总榜单来看,81支 汽车 股股价平均下跌2.78%,市值蒸发1950.7亿元。
大盘方面,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和恒生指数均收跌,跌幅分别为0.94%、2.2%和0.76%, 汽车 股跑输大盘。
相对而言,科力远、正通 汽车 、海马 汽车 、比亚迪股份、广汽集团A股,涨幅超过5%,表现较强;其余9支股价上涨的股票,涨幅均不足5%。
跌幅方面,福耀玻璃H股、德赛西威的周跌幅,超过10%,领跌总榜;其余60支股价下滑的股票,跌幅均在10%以内。
2022年第13周,中国 汽车 股整体再度转涨,然而好景不长,不少股民刚刚好转的心情,也随着第14周中国 汽车 股整体转跌,再度低落。
目前,国际局势仍不稳定,以上海为主的多个城市和地区仍在面临疫情困扰,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同时也影响了包括 汽车 企业在内的正常经营,这对 汽车 股而言,无疑是不利的,而这样的阴霾何时才能吹散,也成为当下共同的期望。
以下, 汽车 K线将统计在册的股票分为五大板块,逐一进行分析。值得一提的是,因逢清明期,上周A股仅有3个交易日,H股4个交易日,美股5个交易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