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行业前景分析报告_2019年汽车零部件行业前景
1.10大汽车零部件公司年报解读 2019年“南”2020年“更南”
2.汽车维修前景怎么样?
3.2019八大零部件企业 海外巨头大批裁员
4.汽车行业还能发展多久,未来将如何
5.汽车座椅市场潜力巨大 高端化趋势明显 自主供应商机会来了
[?亿欧导读?]?这是一个“机械为下,智能为上”的时代,一些硬件注定将被淘汰,但它们中的部分似乎“大限未至”......
编者按2019年,汽车行业充满悲观情绪:多家主机厂走向死亡、车市下滑幅度继续扩大、造车新势力资金压力陡增、分时租赁行业全面死亡。
同样在2019年,汽车行业也迸发了不少新的机会:全国充电网络逐渐打通、二手车出口大门打开、L2级自动驾驶技术更加普及、市场继续向优势企业集中。 2019年是21世纪10年代向20年代过渡的关键一年,回顾这一年,有利于看清更远的未来。为此,亿欧汽车特推出“回顾2019,展望2020”系列策划文章,帮助您全面了解2019年汽车市场。本文为系列文章的第8篇。作者丨王瑞
编辑丨郝秋慧
智能化时代迅速降临,汽车的定义正由“交通工具”蜕变为“智能产品”,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原本在机械时代和电子时代举足轻重的汽车硬件,在智能化时代渐渐失势。
智能汽车的蛋糕越做越大。埃森哲研究报告预测到2020年,全球将有2.1亿辆智能网联汽车,普及率接近60%;麦肯锡曾提出到2025年,全球智能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1.9万亿美元。
与此同时,智能化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据J.D.Power《2018中国消费者智能互联汽车认知调查》显示,91%的中国消费者在购买新车时将优先考虑智能互联汽车,超半数的中国消费者愿意额外承担20%的价格以购买智能互联汽车。
不断扩大的市场与消费者对智能化的日益重视,促使车企们在汽车智能化领域不断加注。
另一方面,中国也正通过政策维度推进汽车智能化进程。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都曾先后提出,要促进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创新。工信部在《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2020年实现汽车DA(驾驶)、PA(部分自动驾驶)、CA(有条件自动驾驶)新车装配率超过50%,网联式驾驶系统装配率达到10%;2025年DA、PA、CA新车装配率超过80%。
当智能化成为汽车行业潮流后,全球车企只能选择勇往直前。而在这个过程中,哪些零部件将退出汽车舞台?
汽车变“芯”:内外硬件将何去何从?
“汽车智能化的基础是电动化。”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曾如是说。
汽车智能化的底层技术,如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等,无一不依赖电能的持续稳定供应。因此,智能汽车首先需要配备电池。
相较电动机,内燃机极难实现电控,并不符合自动驾驶等智能化趋势。既然车辆已经配备电池,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以电驱动取代燃油驱动,进而支撑汽车智能化。
电动化在为汽车带来智能化曙光的同时,也为传统汽车四大组成部分(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布置了一道必答题:是被淘汰,还是被改造?虽然选择前者的硬件众多,但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无疑仍是发动机与变速箱。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其决定了汽车的动力性、经济型、稳定性等;变速箱通过改变传动比,帮助发动机发挥更好的动力性能,以适应不同的行驶速度与条件。在汽车实现电动化转型之后,发动机与变速箱“同生共死”,将一起走向“博物馆”。
(特斯拉中控布局)
将被淘汰的不止是发动机、变速箱等内部硬件,当智能化时代来临后,一些与消费者“亲密接触”的外部硬件也将“一去不回”。
首当其冲的是中控物理按键。正如实体按键手机被触控手机全面取代一般,物理按键中控正被“一块屏幕”取代,第一家吃螃蟹的车企是特斯拉。
2012年以前,汽车中控以实体按键为主:在T型的中控台布局中,控制音乐、空调等多种功能的实体按键密集分布。如何将按键布置得既美观又实用,成为内饰工程师最头疼的事。
当特斯拉Model?S在2012年携一块大屏幕惊艳亮相时,汽车中控进入一个新时代。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以“一块屏幕”为荣,其中新能源车企尤为激进,实体按键已走向末路。
其次是方向盘、油门踏板、刹车踏板等与自动驾驶息息相关的部件。SAE?Inernational(国际汽车工程师协会)将自动驾驶分为5级,其中L5级别的全自动驾驶由行车电脑自动控制,不需要人类操作,因此汽车将去除方向盘、油门踏板、刹车踏板等人类用于驾驶汽车的部件。
早在2013年2月份,丰田就曾展示过无方向盘的FV2概念车;2018年3月,大众也曾推出过无方向盘的四门电动轿跑I.D.Vizzion概念车。而对于部分习惯使用强动能回收模式的电动车车主而言,单踏板操作已经成为用户的日常使用习惯之一。
除了以上的“大物件”,一些“小物件”也正在离开我们的生活,并将越来越少见。以车钥匙为例,“无钥匙进入”已经成为当下大部分汽车都搭载的功能。当然,目前大部分“无钥匙进入”实际是指以智能钥匙替代机械钥匙。不过,诸如特斯拉等车企,已实现利用智能手机APP打开车门、启动汽车等,汽车钥匙的价值正被削弱。
“大限未至”的汽车硬件
虽然很多硬件在未来注定将消失,但亿欧汽车认为,一味鼓吹硬件消失并不合理,绝大多数硬件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将得到保留。
首先,电驱动在短时间内并不能完全取代燃油驱动,这主要是因为新能源汽车体量仍然偏小,并且其仍不够经济环保。
据英国汽车调研公司Jato?Dynamic数据,2018年全球汽车销量为8600万辆,其中纯电动车销量为126万辆,仅占总销量的1.5%。据德勤分析预测,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2100万辆,仍属于“少数派”,燃油车将占据大部分市场。2019年6月补贴退坡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遭遇重创,自7月至11月销量同比5连跌。
一方面,电动车行业体量偏小,高度依赖补贴,尚未做到自力更生;另一方面,就当下而言,电动车较燃油车并不环保,甚至可能会排放更多污染物。据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发动机燃烧实验室主任Paul?Miles的研究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火电在电力来源中的占比居高不下,这导致纯电动车碳排放量在全生命周期内较燃油车仍偏高。
其次,完全自动驾驶在短时间内仍难以实现。2019年3月,大众商用车负责人托马斯·塞兰德曾表态:大众要想掌握更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仍需5年。他的判断代表了绝大多数汽车行业人士对完全自动驾驶落地日期的看法:人类还需要等上5到10年,甚至更久。
亿欧汽车认为,发动机、变速箱等与燃油车“紧密捆绑”的部件,将同燃油车一起保持“顽强”生命力;方向盘等与自动驾驶相斥的部件,将因为完全自动驾驶的“缺席”得到保留。而中控实体按键、钥匙等部件,在智能化时代伊始就处于被淘汰的边缘,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加深,或将越来越少见。
机械为下,智能为上
“CES曾是家电行业展览会,如今展出的大部分产品均包含AI、5G等技术。”KATRI自动车安全研究院首席运营官李鉉友曾向亿欧汽车表示,汽车行业与家电行业类似,正从单一制造范畴朝智能化方向不断发展。
亿欧汽车认为,在智能化的浪潮中,汽车行业话语权正被重新分配:机械为下,智能为上。
以上汽为例,自2014年7月与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来,二者围绕斑马共同推进汽车智能网联化。随着2019年8月双方重组斑马网络与YunOS,上汽选择“放飞”斑马,阿里成为最大股东,这背后是传统车企的无奈。
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技术是ADAS与V2X,前者的核心是传感器、芯片与算法,后者不仅要求车辆本体的“进化”,更讲究车、路、人等相互协同,这些都在传统车企的能力范围之外。为实现智能化转型,车企不得不寻找IT与互联网巨头的帮助,但后者的目标往往不局限于一家或几家车企,而是万亿级别的汽车智能网联市场。因此,车企在寻求帮助的同时,也在失去话语权,这与传统汽车生态链中“车企为大”的形态格格不入。
无论如何,中国车企无疑正迎来一个新的转折点。
相对于西方汽车工业,中国汽车工业晚起步近百年。作为后来者,中国一直处于追赶态势中,这一局面至今仍未被扭转,从汽车进出口数据上可以一窥中国汽车行业的现状。
据中国海关数据,2018年中国出口汽车120万台,出口额147亿美元;进口汽车114万台,进口额507亿美元。出口数量多于进口数量,出口额却远低于进口额,这说明中国出口车辆单价偏低,仍以“低端车”居多。
悬在中国汽车人头顶的难题是:如何摆脱低端重复制造的烙印?智能化或将为中国车企争取到弯道超车的机会。
在发动机、变速箱等传统机械领域,中国车企几无实现反超的可能。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为中国汽车行业近二十年发展带来了强劲动力,但随着逆向研发进入深水区,中国车企正向研发能力不足的缺点开始凸显。
要想挑战传统巨头,必须抓住变革窗口。如今,智能化新赛道正替代传统机械老赛道,中国与外国将处于同一起跑线,一场真正的“公平竞技”即将开始。
(城市车流)
但是,汽车智能化发展到今天开始面临瓶颈,L5级别乃至L4级别自动驾驶迟迟未来,车辆互联也并未实现,智能化仅停留在驾驶与人机交互层面。人们不禁要问:智能化的下个风口在哪?
亿欧汽车认为,汽车智能化并非车企单方面的任务,如何打破行业壁垒,实现汽车行业与多行业的创新协同发展,将是汽车智能化的关键。伴随着智能汽车的持续普及,与5G等新变量的不断出现,智能化距离完全落地将越来越近。
编辑:郝秋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0大汽车零部件公司年报解读 2019年“南”2020年“更南”
(1)传统经营模式相对落后。在西方一些国家,汽车维修行业是获利指数最大的行业,更甚者一度成为国家支柱产业,对国家GDP增长率提供巨大的贡献。但纵观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状况不容乐观。仅凭维修而获得经济收益,难以在经营汽车维修项目的时与维修技术有机融合。这些成因,就容易导致我国汽车维修行业,难以达到汽车产业体系提出的高速发展要求。
(2)维修技术、设备落后。
我国汽车维修行业发展至今,已进入一个稳步发展的阶段。当前从业人员达已达240多万人,年维修产值达到300亿元。国内较多厂家在自身研制的基础上,能产出一批有一定技术含量高的检修设备。但总体水平相对国外发达国家而言,仍较为落后,主要表现为:虽有成果,但精品不多。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不强,只有少数汽车维修厂家能够按照相关要求的护理和检测设备,这是起义。其二,售后与服务的模式较为落后,而造成这个原因主要在于我国的汽车维修从业人员中,真正能够具备诊断汽车故障能力的汽车技术人才不足百分之20。由此可见,我国在维修技术、设备上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也就决定了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的低效率。
(3)人力基础薄弱。
据了解,维修从业人员学历水平多是初中、中专水平,多是90后、农民工居多。这一弊端显而易见,学历水平有限,所掌握的技能也相对较少。技术人员要经过专门的培训才能真正上岗操作,真正能掌握维修技术的不到百分之10。这样的从业结构,就决定了维修企业的高度。同时,这样也是导致该行业得不到应有的发展的重要原因。
以xxx汽车维修中心为例,维修过程简单、技术装置单一、技术含量不高。很多时候维修人员都是以师傅带徒弟的帮带模式进行传授修车技术。加上传统的就业观念,以80、90后为主流的就业群体,怕苦怕累,认为维修汽车工作又脏又累没好的发展前景,所以大多都不愿从事这一行业。所以,这就造成了从业人员大多数以文化不高、素质偏低者居多,导致维修企业人才匮乏,青黄不接。更不可思义的是以北京吉普212等为代表的教科书,至今仍然在使用,致使大专院校汽车专业的高才生,在维修企业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反而被修理厂的师傅冷眼相看,故而这些高者生大多数另选其它行业。直到今天,这种局面仍然没有摆脱,所以维修企业技术人员的现状与汽车工业飞速发展极不协调。
(4)缺乏规范的行业行规。“无规矩不成方圆”,各行各业都需要有自身的行业行规来约束行为。与国外汽车维修行业相比,我国在这方面尤为欠缺。尽管有专门的行业协会,但实际上形同虚设,难以真正起到规范作用。正因为我国汽车维修行业没有有效的、规范的行业标准,所以导致我国汽修行业运行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虚报维修价格、以次充好、劣质产品居多的维修零部件的情况出现。
汽车维修前景怎么样?
文/宋双辉
曾经无限风光的零部件巨头们,如今的处境也愈发艰难。之前我们盘点了这次疫情对全球汽车产业的影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产自中国的零部件断供,导致全球多地的汽车工厂“无米下锅”。
实际上零部件巨头们的日子去年开始就已经不好过了,最近国际主流的零部件企业都公布了2019年财报,在我们统计的10家零部件企业中只有两家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增长,其他都是大幅下跌。
对于2020年的表现,大部分企业也都给出了不太乐观的预期,而这还是没有将此次疫情的影响考虑进去时作出的预测。
全球最大的零部件集团博世2019年销售额微跌,但是息税前利润出现了大幅下降,主要原因包括中国和印度这样的重要市场汽车产量大幅下滑,柴油车市场份额进一步缩减,公司内部对业务板块重组导致成本增加,以及对新技术和新项目投资增加导致的。
投资未来的钱不能省,所以2020年博世还将继续在电动化、自动化等领域投入10亿欧元。考虑到2025年之前全球汽车产量都不会增长,所以接下来的压力依旧很大,而在成本削减方面,博世表示必要时会考虑人员优化。
麦格纳的利润在2019年也出现了大幅下滑,部分原因是驾驶系统业务部门的工程成本上升带来的,不过未来几年这一成本有望下降。对于今年的表现,麦格纳预计净利润会比去年略有上升,在18亿美元-20亿美元之间。
受中美等市场汽车销量下滑的影响,2019年普利司通轮胎业务也出现了营收和利润的下滑,不过对2020年表现普利司通比较乐观,预计营收和利润能够分别实现1.2%和4.7%的增长。
另一家轮胎制造商米其林的日子就好过多了,虽然轮胎销量出现了下滑,不过得益于几笔出色的业务收购案加上公司运营管理有道,业绩还是实现了增长。不过市场如此不景气,米其林预计2020年利润会略有下降。
通用大罢工让供应商李尔销售额损失了3亿多美元,再加上全球车市走低、汇率不利因素以及公司内部重组的影响,导致2019年业绩出现了下滑,而对2020年的表现,李尔预计会与去年保持在差不多的水平。
通用罢工对法雷奥的业绩也有不小的影响,再加上全球汽车行业低迷,业绩下滑也就在所难免。不过法雷奥预计随着成本控制更加严格,今年公司有望跑赢大盘。
虽然座椅和内饰等主营业务表现不佳,但是收购歌乐电子对财务产生了积极影响,因此佛吉亚2019年营收和利润都实现了增长。2020年佛吉亚也力争实现销售额和现金流的稳定增长。
安波福表示2019年收入下降主要是受汇率影响、通用罢工以及对新技术投资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不过整体上公司表现还是亮点不少,增长率比市场平均水平高出9%,预计今年仍能够以高于市场平均增长率7%的速度发展。
与安波福原本属于一家的德尔福科技在分拆后日子就难过多了,营收和净利润大幅下跌,主要是欧洲柴油车不吃香加上许多车企关闭生产基地导致业务量下降。上个月这家公司也正式宣布被博格华纳收购了,下半年将完成交易。
伟世通的2019年整体业绩并不好,不过公司正在致力于推进下一代数字化座舱的研发,从第四季度的表现来看这种转型正在看到成效,因此伟世通预计2020年营收和利润都将实现增长。
整体来看,2019年通用汽车的大罢工加上越来越多车企调整生产布局,陆续关闭了一些工厂,对零部件企业们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再加上汽车行业向新四化转型,零部件企业们也要加大对新技术的研发投入,所以成本也是不断增加。唯一实现业绩增长的企业也都是靠业务收购实现的,并非主营业务表现出色。
一季度受到此次疫情的影响,绝大部分零部件企业们的业绩都会受到影响,而这种影响能否在接下来的三个季度得以冲淡,目前还无法判断,因此上面各家对2020年的业绩预测可能也会在疫情结束后有所调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19八大零部件企业 海外巨头大批裁员
1、传统的汽修方法以及工具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需要,而在汽修行业,更多的工作都需要利用先进的设备仪器,以前紧靠手工以及经验的判断已经不能满足行业的发展。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汽修行业和以前是完全不同的,先进的设备仪器,良好的管理规划,完善的汽车工作室,汽修行业迎来了变革。
2、所以,现在行业急需一批专业的懂技术的 ,会设备,懂营销的专业汽修人才。而这部分人的薪资待遇非常可观,甚至超过了其他行业。
3、研发能力强的,可以到各种车辆研究所,汽车、机车车辆、地铁及轻轨车辆的设计制造企业,参与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等工作。
4、实践能力强的,可以到各个汽车4S店,汽车金融公司,保险公司,拍卖公司,二手车评估机构,二手车经纪公司等经营性企业,进行销售、估损、评估、经纪、租赁、拍卖等工作。
汽车行业还能发展多久,未来将如何
文/中国汽车报
车市寒冬,再加上“新四化”给汽车业带来百年一遇的巨变,2019年的汽车零部件行业格外风云激荡。下面,让我们看下2019年中外汽车零部件行业发生了哪些大事吧!
国际
1.零部件巨头大批裁员
2019年初以来,全球多家知名零部件企业,包括博世、大陆、欧司朗、舍弗勒、奥托立夫、巴斯夫、马勒等相继公布了裁员,少则数百人,多则数千人。例如,大陆集团未来十年内进行结构转型,预计将裁员2万余人。
2.埃孚收购威伯科
2019年3月底,埃孚宣布,以每股136.5美元的价格收购威伯科,股价总值约70亿美元,预计交易在2020年初完成。双方合并后的年销售总额将达400亿欧元,有望跻身全球零部件前三。
3.LG化学与SKI对簿公堂
韩国电池厂商LG化学在美国指控SKI通过雇用其前员工的方式来**LG化学的商业机密,并以欺诈手段赢得了与大众集团的合同。SKI否认指控,并反过来控告LG化学侵犯其电动汽车电池专利。
4.日立与本田合并零部件业务
2019年11月初,日立和本田宣布,将日立全资子公司日立汽车系统公司以及本田旗下的昭和、京滨和日信工业公司,整合成一家全新公司,由日立持股66.6%,而本田持股33.4%。
国内
5.潍柴海外并购
2019年12月,潍柴完成对德国ARADEX的战略收购。这是继潍柴与英国锡里斯动力携手及战略投资加拿大巴拉德后,在新能源动力系统领域又一次国际化战略布局。
6.比亚迪联手车企提供电
2019年6月,丰田宣布比亚迪进入其供应链体系,为丰田提供动力电池。奥迪也确认正在与比亚迪就购买电池一事进行商谈。另外,为了更好地与车企合作,比亚迪预计2022年前后将电池业务分拆出去独立上市。
7.宁德时代获电池大单
宁德时代已先后拿下大众集团MEB电动车项目平台的动力电池订单,以及宝马集团40亿欧元的电池订单。2019年11月,宝马集团又将宁德时代的电池订单从40亿欧元提升到73亿欧元。
8.沃特玛进入破产清算
2019年11月,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沃特玛破产清算一案。法院初步查明:沃特玛尚在经营,对外负债约1亿元,累计拖欠559家供应商债权约54亿余元。在法院裁定后,沃特玛宣告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汽车座椅市场潜力巨大 高端化趋势明显 自主供应商机会来了
从最近几年的汽车销量增长速度来看我国的汽车市场潜力绝对是非常巨大的,特别是乘用车市场在不断的扩大。
1、国内汽车增长快潜力巨大,乘用车市场仍将继续扩大
按照目前的一个大环境来说,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步加速发展的阶段,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收入将持续增长,国家也将继续出台有利于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加之二、三线城市及农村市场的汽车需求增加,预计我国汽车消费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2、我国将逐步由汽车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我国给大家的一个印象是汽车制造大国,近年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内知名汽车企业逐渐涌现,汽车生产核心技术和新技术逐渐为国内企业所掌握,出口规模逐年扩大,我国已经具备了向汽车制造国转变的基础未来行业的发展重点着重体现在加强自主品牌企业技术开发力度;鼓励提高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中国的汽车市场将逐步由汽车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3、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发展主要方向
我国汽车保有量大幅上升,对的需求急剧增加,同时造成的空气污染也日益严重。受益于节能环保政策的推出,未来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及相关零部件行业将是新的投资增长点,也是未来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
4、产业结构调整将进一步深化
我国汽车产业结构问题突出,未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将进一步深化。需大力推进跨区域兼并重组,以进一步调整产业组织结构;需提高小排量汽车比重和大力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以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需大力提高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的比重,以进一步促进零部件与整车的协调发展和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需进一步调整汽车消费城乡二元结构,大力开拓农村汽车市场。
5、我国汽车市场在全球地位越来越突出
随着我国汽车产销量的逐年增加,我国汽车工业在全球汽车市场的地位发生实质性变化,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产量占其总产量的比重越来越高;中国成为其利润的重要来源地和增长地,对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战略决策机制将产生显著影响。跨国公司将会从产品研发开始注入更多的中国元素,未来还将针对中国市场专门开发新型汽车产品。
望纳,谢谢!
汽车座椅是提供乘员乘坐且与车辆构为一体或分体的乘坐设施,当碰撞事故发生时,需要座椅与安全带、气囊很好的配合,才能对驾乘者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随着汽车座椅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其组成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目前座椅总成的大体构造包括头枕、?靠背、座垫、调节装置及连接件等,其中调节装置又包括高度调节机构、滑道、调角器及?座垫前倾角调整机构等相关零部件。
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未来一段时期还将稳步发展,汽车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座椅的需求,因此汽车座椅行业未来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3.48亿辆,其中汽车为2.6亿辆。
2015-2020年中国机动车保有量统计预测
汽车座椅行业发展前景
1、我国汽车需求持续增长,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我国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居民的消费水平也逐渐提高。80、90后逐渐成为我国消费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消费理念和消费者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汽车从以前普遍认为的“奢侈品”逐渐变成了生活中的必需品。汽车座椅行业与整车行业息息相关,同时也会随着汽车整车行业的发展而稳步增长。
2、国家产业政策鼓励与扶持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汽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汽车零部件是其重要的配套行业,因此行业发展一直受到国家产业政策鼓励与扶持。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加强汽车零部件检测能力做出指导,为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汽车座椅供应链示意图
汽车座椅套配套产业链
1.上游行业
车辆座椅的主要原材料为钢材、海绵原料和面料。钢材价格的变动对车辆座椅行业有着直接影响。目前国内的钢材和海绵原料供给充足,市场化程度高,不存在原材料紧缺的风险,但其价格的波动对行业内企业的盈利状况有一定影响。
2、中游行业
目前,我国有近千家家汽车座椅生产商,江苏、浙江以及广东是我国汽车座椅生产中心。而作为汽车座椅需求量第一大国,国内汽车座椅市场却被外资品牌占据主导地位。据了解,目前我国乘用车座椅市场主要由以江森、李尔、佛吉亚、英提尔、提爱斯等几家外资为主体的合资企业掌控,仅美国江森一家公司,就在我国建立了10多家汽车座椅和车内产品合资企业,占据全国市场近30%的份额。
3、下游行业
车辆座椅行业的下游客户是工程机械、商用车和农用机械生产企业,下游行业对本行业的发展有着直接、重要的影响。同时,车辆座椅应用领域广泛,下游行业对座椅生产企业的影响程度,又取决于企业的规模和产品类别的多样性。规模较大、产品类别齐全、技术研发实力较强、配套产业领域较广的企业有较高的抗风险能力,发展较为平稳。
从整个供应链结构上看,我国乘用车座椅行业的主要突破点在于一级总成与二级核心件.其中一级为座椅总成供应商,即从研发或外关键零部件到组装成完整座椅配套主机厂,牵涉到整车项目开发,过程复杂且技术要求很高,因此要进入座椅总成供应体系难度最大;二级为座椅关键零部件供应商,主要进行头枕、滑轨、调角器、升降器等关键部件的研发和生产,?可以同时供应多家一级供应商。目前,行业内已经涌现出天成自控(座椅总成)、双林股?份(座椅核心零部件)和继峰股份(座椅核心零部件)等优质供应商。
汽车座椅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019年全球汽车座椅行业CR5为73%,行业CR10为93%,其中安道拓是全球第一大汽车座椅生产商,市占率为27%,主要通过与车企设立合资厂等方式与整车厂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几乎所有车厂都是其客户。李尔的客户则集中在福特、通用、宝马、FCA四大客户上,市场集中在北美和欧洲等。总体来看,国内汽车尤其是乘用车座椅自主品牌相较于上述合资或外资企业,在公司规模、品牌影响力、技术实力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距。
汽车座椅行业壁垒较高,全球第一大汽车座椅生产商安道拓乘用车座椅行业市占率为33%,行业CR5为84%。目前乘用车座椅市场一级供应商主要为安道拓和李尔等外资、合资企业,其中国内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被延锋江森、江森自控、李尔中国等合资企业所占据,而国内企业多活跃在二级配套市场。
2015-2019年,外资座椅巨头毛利率不断下降,其中麦格纳由14.2%下降至13.7%,李尔从10.0%下降至8.8%,安道拓自9.2%下探到5.0%。净利率方面同样也处于震荡下行趋势。
中国前十自主品牌,上汽、一汽、东风、长安、北汽等车企,由于他们都有突出销量的合资企业,座椅配套供应中合资企业有一定优势。
长城汽车是非常有特色的一家整车企业,以SUV见长。经历SUV高速增长的这几年,企业发展如日中天。长城座椅事业部之所以能够为其大部分车型配套,是由于长城汽车对零部件成本控制非常严格。除发动机之外,座椅是成本最高的零部件。该事业部是在收购国外座椅企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比亚迪汽车座椅大部分由其十六事业部生产供应,还有一部分由泰极供应。泰极是合资公司,由三方共同出资。
奇瑞汽车座椅目前主要由李尔和瑞泰供应,江森、全兴及富卓已经慢慢退出。瑞泰是奇瑞的子公司,已经包揽了奇瑞低端的所有座椅,而高端的座椅由李尔来供应。瑞泰作为自主座椅工厂不满于此,近来频频在寻求国外知名座椅企业的合作机会。
吉利汽车最为主要的座椅供应商是江森、浙江新岱美和浙江俱进。
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占率
据测算2020年全球汽车座椅市场规模接近5000亿元,国内汽车座椅市场规模接近1200亿元。2020年全球乘用车座椅市场规模超过3000亿元,到2025年有望接近4000亿元,5年CR为6.7%。乘用车座椅市场格局高度集中,CR5为84%,市占率前三分别为安道拓(33%)、李尔(22%)和弗吉亚(15%)。
随着全球乘用车销量增长放缓,叠加智能化、电动化技术升级上投入加大,主机厂对零部件购的成本敏感度显著提升。为了降低购成本,主机厂将座椅头枕、扶手拆分购逐渐成为趋势,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占率;另一方面,主机厂开始引入华域汽车、天成自控等自主品牌乘用车座椅供应商,开放购体系。
此外,根据测算,2020年国内卡车座椅和工程机械座椅市场规模合计约为40亿元,2025年有望达到50亿元。行业成长驱动因素一方面为国内基建、物流需求稳步提升;另一方面为商用车座椅高端化趋势明显,如悬浮座椅等产品已在各类场景广泛应用。
国内商用车和非道路机械座椅行业格局相对分散,其中天成自控为较大的第三方供应商,2019年商用车座椅和工程机械座椅收入合计为5.7亿元,市占率约为14%。
继峰股份通过收购德国汽车内饰和商用车座椅供应商格拉默,进入商用车及工程机械座椅行业。格拉默为全球商用车和工程机械座椅龙头,产品技术领先,但在国内市场份额相对较小,测算约为5-10%,未来提升空间较大。
汽车座椅单车价值量大,行业壁垒高,格局相对稳定;在全球主机厂成本敏感度提升的大背景下,汽车座椅和座椅零部件自主供应商全球替代加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