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动态分析_汽车零部件动态
1.罗兰贝格报告 | U型反弹后,“后疫情时代”汽车行业将走向何方?
2.汽车行业有哪些职位?
3.剧透!2021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四大亮点抢先看
4.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车辆工程好就业吗
说到近日汽车圈的大,大众入股江淮与国轩高科绝对排得上名号,江淮的股价也因此出现了“爆发性”增长。至于大众入局江淮“混改”后能为各方带来什么?未来国内的汽车格局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那么,本周(6月1日-6月7日)的新能源市场都有哪些热点呢?今天湃客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近日根据外媒爆料,宝马将推出纯电版M5,这也印证了此前宝马将为旗下重点车型推出纯电动版本的传言。作为宝马5系的纯电动性能版车型,该车将搭载三台电机,拥有740千瓦(1006马力)最大功率,WLTP工况下的续航里程将达到700公里。
据悉,宝马纯电版M5将用前一后二的电机布局,其中前电机的最大功率为250千瓦(340马力),后电机的参数暂未爆料。此外,新车还搭配有135kWh容量电池组,可以为其带来700km的WLTP工况续航。
充电方面,纯电版M5初期将用400V电池系统,后续会升级成800V,从而让其能够实现350kW的最大充电功率。目前,新车的外观与内饰信息并未曝光,不过应该与普通版宝马M5不会有太大差别。据外媒推测,纯电版M5预计会在2024年推出,上市后将与保时捷Taycan产生激烈竞争。但在湃客看来,保时捷Taycan与纯电版宝马5系在定位与适用人群方面还是会存在不小的差异。
据外媒报道,戴姆勒集团在全球3大洲共7座城市布局有9家电池工厂,目前已经投资超过1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9.2亿元)用以发展新能源产业。在未来,公司每年生产超过50万辆新能源汽车。
据悉,戴姆勒旗下9家工厂遍布世界各地,德国卡门兹两家工厂均由Deutsche Accumotive经营,第一工厂于2012年建成投产,第二工厂于2018年建成投产;泰国曼谷电池工厂于2019年建成投产;与北汽集团合资的电池工厂位于北京;波兰亚沃尔工厂于2020年建成投产;美国阿拉巴马州塔斯卡卢萨市工厂,位于当地现有奔驰SUV工厂附近。此外,戴姆勒还在德国辛德尔芬根建造一家电池工厂,在德国斯图加特翁特图克海姆建造两家电池工厂。
日前,戴姆勒官方发布了部分工厂内部和,并展示了德国卡门茨Deutsche Accumotive 工厂和奔驰EQC电池的生产情况。产品方面,到2020年底,奔驰预计将推出5款纯电动车型以及20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在未来几年,奔驰还将批量生产十多款EQ系列的纯电动车型。对于未来10年的规划,奔驰将进一步进行电气化部署。到2030年,奔驰乘用车销量的50%以上将来自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或纯电动车型。
前段时日,定位轿跑SUV的领克05正式上市。凭借着时尚的内外设计以及全系2.0T+8AT的高规格动力,其受到众多年轻消费者的青睐。而在05之后,06也将与大家见面。据悉,领克旗下的全新入门紧凑型SUV——领克06将于6月16日正式亮相。除了纯燃油版车型外,新车还将提供1.5T插混车型供选择。近日,领克06的无伪谍照也被曝光。
从外观方面来看,领克06依旧沿用领克家族式的设计风格。分体式的前灯组、“北极之光”LED日间行车灯,再搭配横贯式的前格栅,既拓展了横向视觉效果,同时又凸显出强烈的时尚、个性气息。尾部方面,新车也基本延续了领克品牌的设计思路,车尾造型较为饱满。双边共双出的排气以及底部的导流槽设计,均凸显出运动气息。值得一提的是,新车的尾灯组造型用Y字型设计。车身尺寸方面,领克06的长宽高分别为4340/1820/1625mm,轴距为2640m。
动力方面,领克06的燃油版车型搭载1.5T三缸发动机,最大功率177马力,最大扭矩265牛·米,传动部分匹配的是7速双离合变速箱。插电混动版车型则搭载一套由1.5T发动机(130kW)与永磁同步电机(60kW)组成的混动系统,预计油耗表现为4.8L/100km,纯电模式下的续航里程约55km。
据外媒报道称,科尼赛克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组自家全新跑车科尼赛克Gemera与Polestar Precept概念车的合照。此举似乎预示着两个品牌将展开合作,但截至目前,两家公司都尚未公布更多的细节。
“合照”的右侧是科尼赛克Gemera。作为科尼赛克在2020年3月份发布的一款四驱混动车型,新车定位于四座GT跑车,其用由三缸双涡轮增压发动机与三台电机组成的动力系统,系统最大输出功率达1724Ps,0-100km/h的加速时间仅需1.9s,动力表现相当强劲。
“合照”的左侧是今年3月份发布的Polestar Precept。作为品牌的全新概念车,新车向大家展示了Polestar的最新设计语言。除了外观方面极简、优雅外,由高科技环保材质和先进工艺打造的全新环保内饰,以及高度智能、不断进化的人机交互系统等,均指引着品牌未来产品的设计方向。至于科尼赛克与Polestar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让我们拭目以待。
据海外媒体报道,福特或与比亚迪达成协议,成为首家与比亚迪达成电池供应协议的合资厂商。与此同时,根据工信部近日公布的一组福特锐际PHEV车型申报图来看,其动力电池来自西安众迪锂电池有限公司,这正是比亚迪旗下全资子公司。
比亚迪以电池起家,目前已成为全球产能最大的磷酸铁锂电池厂家。从垂直整合到行业共享,比亚迪将进一步加快动力电池,以及动力管理设备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对外销售。在未来,比亚迪将拥有更多的自主“话语”权与对外销售权。此次比亚迪与福特的“合作”,也是比亚迪首次与全球主要汽车制造商达成电池供应协议。
2019年4月,福特推出“福特中国产品330”,公司三年内,在中国市场推出超过30款新车型,产品涵盖福特和林肯两大品牌。在未来,福特锐际、福特探险者、林肯冒险家、林肯飞行家等多款车型都将推出插混版车型供选择。需要说明的是,根据信息显示,福特锐际PHEV车型的配套电池为镍钴锰锂离子电池,并非此前众多媒体所猜测的“刀片电池”。
以上,便是湃客为大家盘点的一周新能源领域的大。其中,纯电版宝马M5的推出以及奔驰在全球多地设置电池工厂,则可以看出传统豪华汽车品牌对于新能源产业的积极布局;而科尼赛克与Polestar的合作、福特与比亚迪协议的达成,则让湃客感受到新能源格局的逐渐清晰。对于这些新能源市场的热门,不知作为消费者的你会有怎样的看法呢?欢迎在下方与湃客积极留言讨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罗兰贝格报告 | U型反弹后,“后疫情时代”汽车行业将走向何方?
汽车抖动原因分析:
1、避震系统问题
车身抖动还与避震系统老化有关。它主要负责过滤掉发动机在运转时候的抖动,如果避震出现问题,这些震动就会直接传到方向盘、驾驶室内,影响驾驶。发动机在怠速状态下,打开车内电器系统时也很容易引起抖动。发动机会因开启电器而增加负荷,造成怠速下降,而为弥补怠速滑落造成的抖动,发动机就会自动将转速提高部分。所以,当打开电器系统,特别是空调,发动机就会常常出现抖动。这种抖动则很可能是避震老化造成,需要及时更换。
2、轮胎问题
对于轮胎,汽车更换新轮胎、新钢圈时都要做一次轮胎平衡,否则配重不平均时方向盘就容易发生抖动的现象。如果发现轮胎配重不平均时,需要在钢圈里侧增加铅块,平均两侧轮胎的配重。不管是一般的钢圈还是轻量化的铝圈也好,受到一定的外力时,都有可能产生变形或破裂。轮圈变形会导致行车时的抖动、轮圈的配重不均匀也会造成行车时的抖动,而轮圈的角度不正确同样会造成行车时的抖动。
3、节气门问题
对于汽车抖动最常见的原因可能就是节气门过脏和喷油嘴积炭过多。车子在行驶一段公里数后,节气门因为过脏会导致节气门关闭不严或怠电动机卡滞,造成发动机怠速过高,而发动机在此过程中产生的积炭也会导致车辆抖动,特别是在启动车辆时,发动机会比正常情况抖动得更厉害一些,甚至有时还会出现不能一次启动的现象。因此,当车身发生抖动情况时,首先要检查节气门和喷油嘴。如果发现节气门过脏或喷油嘴积炭过多,应及时用喷油嘴清洗剂、节气门清洗剂等进行清洗。
4、油压不稳
发动机积炭清理过、节气门清洗过、油垫也换过如果这些都过完还是发现车身抖动,建议您到维修店检查燃油供油压力以及进气压力传感器等是否正常,如果油泵供油压力不正常后进气压力传感器数值错误和工作不当都会造成车身抖动。
汽车行业有哪些职位?
疫情或将导致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出现8%-10%的负增长,但迅速反弹下,长期仍向好。
文丨彭苏平
对于汽车行业而言,2020是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在疫情和宏观经济形势等复杂外部条件下,全球汽车市场及汽车产业均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和挑战。但与此同时,新兴技术加速应用,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新四化(M.A.D.E.)的趋势也愈发显著,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11月21日,在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020中国汽车新创峰会上,国际知名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与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发布了《2020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发展报告》(下称“报告”),对今年的汽车市场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汽车产业发展进行了展望。
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大中华区副总裁郑赟在解读报告时指出,疫情或将导致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出现8%-10%的负增长,但迅速反弹下,长期仍向好,而在疫情和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下,全球汽车产业技术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发展态势。
整体而言,全球汽车市场均处于不断颠覆的过程中,而中国将保持世界汽车颠覆创新领头羊的地位。展望未来,软件定义汽车下智能网联汽车将加速发展,带来产业链价值的重新分配;电动化进程也将从量变跨越到质变,罗兰贝格预计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新车销量将达到570万辆,并开始步入成熟发展阶段。
“后疫情时代”汽车行业新动态
在个人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产品供应逐渐丰富以及汽车行业鼓励政策的推动下,中国新车销售一直处于快速增长时期。不过,自2018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增长放缓、需求透支和疫情的影响,总体市场进入了结构性调整的不稳定过渡期。
罗兰贝格报告指出,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正在迈入“新常态”,尽管在疫情爆发之后,汽车销量预计短期内将呈现“U型”态势,但长期依然将稳定增长。
报告预计,2020年中国汽车销量将下降8%-10%左右,但2021年市场有望反弹10%-12%,而从2022-2025年的中长期来看,中国汽车销量有望实现最高4%的复合年均增长率。
“如果说未来GDP的增长速度是定在4%、5%、6%这三个场景,相对应地,我们认为中国汽车销量的增幅会是2%、3%、4%。”郑赟表示。
在汽车销售之外,“后疫情时代”汽车产业技术的发展也将进入“新常态”。罗兰贝格指出,疫情危机后,全球技术呈现研发支出减弱的趋势,各个地区的产业技术投资强度都有所减弱。
不过,风险与机遇并存,同时出现再分配的迹象,某些特定产业也有望从危机中受益,技术迭代变快,落地应用提速。
而在“后疫情时代”,不同的宏观经济和自由贸易形势都将影响汽车行业的形势:贸易自由度变化趋势,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趋势下,部分产业领域逐步脱离全球化发展,或影响全球创新的规模、效率、速度和成本。
报告指出,未来几年时间内,全球化与贸易自由度仍将存在高度不确定性,也将导致全球贸易与技术竞争存在高度不确定性,企业需要做好准备,尤其是在商业模式、企业战略和运营设置方面。
软件定义汽车加速智能网联发展
展望未来,汽车产业仍处于不断的颠覆与变革之中,尤其是中国。由于在用户偏好、政策、基础设施与技术投入上始终处于全球变革的先锋,罗兰贝格认为中国将继续保持世界汽车颠覆创新领头羊的地位。
在“软件定义汽车”之下,车企与供应商将迎来下一阶段的转型:开始向软件驱动——从设计开发到组织运作,企业将进行全面转型,以应对集成复杂度的提升和技术创新。
车企进行向软件驱动转型的必要性在于,当下软件驱动的创新领域已经涵盖了汽车互联功能、自动驾驶、动力总成电气化等各个方面,然而企业现有的管理体系、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仍围绕硬件而设计,当下,端到端的软件架构管理方式仍不清晰。
报告指出,向软件驱动全面转型意味着,车企和供应商需要制定清晰的IP与make-or-buy策略,调整组织运作方式(尤其是电子电气架构和软件架构的职能职责)、重新定义软件开发和迭代过程,并持续更新与升级软件功能特性。
在整车设计方式和商业模式上,车企也将进行创新,由电子电气架构引领全新的整车架构与集成,主机厂未来将打造支持服务生态的软件平台。
自动驾驶是颠覆“风暴”的中心
业内的已有共识是,汽车行业将面临“新四化”的颠覆性趋势,聚焦智能汽车,产业链价值的转移也相伴而生。
而在“新四化”浪潮中,自动驾驶将是颠覆“风暴”的中心。“如果说未来有某一个趋势会在一定程度上完全颠覆现有的价值分配,我们认为一定是自动驾驶。”郑赟表示。
罗兰贝格预计,2030年自动驾驶车端系统的市场规模将达5000亿元。其中,芯片、传感器和软件算法是主要贡献者,市场规模分别预计可达1480亿元、1308亿元、917亿元。
报告指出,随着自动驾驶的发展,汽车的核心部件价值将从通讯和传统低性能传感器转向计算平台、算法和传感器。其中,芯片将受益于算力要求的指数级爆发,自身规模将持续增长,而在自动驾驶技术从L2向L3的发展阶段,算法将迎来核心突破期,L4-?L5阶段算法则将逐步固化,至于传感器,L3以下以数量和性能提升为主,L3开始引入量产激光雷达,促使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自动驾驶潜力巨大,商业化路线也逐渐清晰,不过郑赟同时指出,当前阶段自动驾驶仍面临技术水平等瓶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主要还将以场景化自动驾驶的状态出现。“从商业模式、技术水平、基础建设以及相应的政策支撑等等,这些不同的维度上还需要齐头并进。”郑赟表示。?
新能源汽车发展与充换电体系建立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产业的确定性发展方向。在数年的推进之下,罗兰贝格报告预计,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570万辆,乘用车和商用车渗透率分别达21%和14%。
报告认为,2018-2025年仍将是向新能源汽车的过渡阶段,市场总体仍由政策驱动,但政策的重点有所转移(逐步撤销补贴的同时,在供应侧提出了更多要求),而随着电池技术成熟,总体拥车成本更低,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产品的供给也逐渐丰富,新能源汽车将迎来发展的转折点——
2025年后,新能源汽车将进入成熟发展阶段,消费者会推动接下来的增长。报告预计,203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1190万辆,乘用车和商用车的渗透率将分别达40%和20%。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离不开充换电体系的建设,在最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中,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也被作为推动新能源汽车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
罗兰贝格报告预计,中国充电桩市场在未来五年内将快速增长,2025年保有量有望达到761万台(复合年均增长率33%),私桩市场份额、直流充电方式和区域覆盖度将不断增加。
郑赟表示,从2014年开始,充换电行业经历了初步的蓬勃发展和整合期,现在开始进入质量驱动期,支持性国家政策、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长和充电桩技术改进成为市场的三大驱动因素,而在这些因素驱动下,新进入者也将迎来机遇。
在充电行业产业链中,罗兰贝格报告认为,价值重点正在向下游转移,平台作为新兴趋势,正在进入快速发展期,尽管依然存在盈利性与各方利益分配的问题;而上游的充电桩生产行业目前玩家数量众多,未来将进一步整合,行业领先企业正在寻找差异化优势定位,大功率技术将成为重要技术方向。
对于今年被政策认可的换电行业,报告认为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近期受政策鼓励将迎来发展提速,在车辆类型、玩家类型、商业模式等方面实现变革,中短期将成为重要的能量补充方式。
如何挖掘全新价值高地?
“后疫情时代”的汽车时代更是充满了机遇与挑战,罗兰贝格报告建议行业从业者及政策制定者积极面对未来,挖掘全新价值高地,推进企业转型,实现强链补链。
面对存量博弈的行业未来,报告指出,当前以规模效应取胜的业务模式未来将不再有效,行业玩家需要寻找新的商业模式以获得新的增长动能。
同时,智能网联与电气化产品的创新和商业模式的演进,将带来零部件价值构成的巨大转变,主机厂与供应商需为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投入更多。在“新四化”趋势下,企业管理与业务能力将被重塑,尤其对软件工程领域的需求将越来越迫切。
可以想见的是,随着价值的转移和再分配,传统玩家和新进入者都需凭借各自独特优势实现转型,行业全新竞争格局正在形成,而面对亟待补强的产业链,各主机厂和供应商的角色也将重新定位。
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在避免出现价值链短板的大前提下,应重点推进强链补链,以现有优势价值链能力为核心牵引,实现综合能力塑造与短板补齐。
报告指出,顶层助力是强链补链的重要出发点与动能来源,国家与地方需以终为始,从产业发展目标与终局出发,提升重视度,制定详尽的产业发展规划与路线图,形成高阶指引。
在具体规划中,头部牵引将作为产业进步的主要途径。已在特定产业链环节形成技术和规模优势的头部玩家或新兴势力,应以局部带动整体,以强链带动弱链,充分发挥行业带头人作用。
积极应用则是实现商业化的关键环节。报告提出,对于已取得一定成果、可实现初步商业化的传统弱链环节,应积极引导相关产品的商业化应用,对产品与技术进行持续优化改进,促成良性的正循环,不断提升竞争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剧透!2021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四大亮点抢先看
有三大方向,具体职位叫法大同小异,不一一列举:
1、车辆工程方向:
主要在科研院所、企业、高新技术公司从事各种车辆(包括汽车(含新能源汽车)、改装车辆、特种车辆)的研究、设计、制造、检测、实验、开发、应用研究等工作,也能从事运行管理、经营销售工作。还可在中高职院校汽车专业从事理论和实践教学;也可自己创业,开办汽车维修服务企业。
2、汽车服务方向:
企业担任汽车维修业务的技术领班或技术主管;可在汽车行业从事技术服务、营销、管理工作,担任销售经理和技术顾问;
在旧机动车评估行业、车辆保险与理赔行业从事机动车评估及保险理赔工作,担任汽车损毁评估师和理赔师;可在其他汽车文化产业担任分析、咨询和策划组织的高级人才;
在汽车整车及零配件制造业等相关领域从事研究与开发工作;
在中高职院校汽车专业从事理论和实践教学;
也可自己创业,开办汽车维修服务企业。
3、汽车运用与维修方向:
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维修企业高级技术指导、管理,汽车及配件营销管理、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装饰美容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等职业。
扩展资料:
随着中国加入WTO及宏观、微观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的需求量和拥有量迅速增加,随之带动汽车维修、检测行业市场需求扩大。
同时汽车维修高科技含量增大,新的维修设备、维修工艺、维修技术、高科技含量的电子化检测设备进入我国,传统的汽车维修业受到严重的冲击,传统的汽车维修工已不能胜任现代汽车的检测、维修与保养工作。
企业普遍反映缺乏这方面的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汽车及零部件制造、汽车改装、汽车维修、汽车销售等企业从事汽车及各类机动车的装配制造、检测、运行、维修等技术与管理工作。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车辆工程好就业吗
2021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定于10月15日-16日在重庆举办。随着开幕时间的临近,关于本次盛会的信息越来越丰富,亮点频出,看点十足。
本届供应链大会将围绕主题“补短铸长、融合创新——构建中国汽车供应链新生态”,设置“1场大会论坛、7场主题论坛、3场重磅发布、1场成果展示、1场参观考察”等多场论坛会议和同期活动,既保留了往届大会的优势内容,又创新了往届大会没有的首发内容,真正做到了传统与创新的高度融合。
2021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日程安排
那么,本届供应链大会都有哪些亮点和看点呢?话不多说,小编,上干货!
亮点一:首次发布“2021中国汽车供应链创新成果”
今年的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与往届不同的是,将首次发布“中国汽车供应链创新成果”。据大会组委会负责人介绍,目前已申报的创新成果项目达数十个,而且均来自业内主流企业,经业内专家严格评审,最后入选的将只占其中一部分。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将为“整零”合作落地创造新机会。
据了解,截至9月中旬,已有华为、地平线、均胜电子、蜂巢能源、小马智行、德赛西威、特来电等45家企业通过海选,入围2021中国汽车供应链创新成果推介初选名单,而最终结果将于10月15日重庆大会现场公布。群雄逐鹿,谁将问鼎?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罗军民透露,为了确保推介结果的公平公正,主办方重点邀请了整车厂研发中心或研发院的院长,以及技术中心的主任等参与推选,因为他们是技术的直接应用者,他们选出来的东西一定是好用的,而不是由零部件企业自己说好用就好用,这个评价应该由整车企业来给出;而反过来看,主办方把一大批创新成果直接推送到了整车企业负责技术应用的主管领导那里,这对于零部件企业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展示机会。
事实上,目前主办方已经取了切实行动,正在陆续举办2021中国汽车供应链创新成果交流系列活动。在刚刚过去的9月28日,交流活动第一站在广汽研究院召开,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广东省汽车行业协会协办,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等五家研发机构和整车企业,以及19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参加了活动,并取得了积极交流成果。
在交流活动中,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明确表态,广汽集团将始终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与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加强交流合作,既兼顾传统与新兴,又统筹软件与硬件,携手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一道打造敏捷灵活、主动应变、安全稳定的价值链、供应链、创新链,全力构建共生共荣的产业发展新生态。
2021中国汽车供应链创新成果交流活动(广州站)
接下来,借助即将于10月份在重庆举办的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主办方还将安排一场“成果展示”,组织长安汽车等重庆地区的整车和零部件企业进行创新成果交流。而排在下一站的,则是东风汽车的大本营武汉。这些交流活动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推动创新成果的真正落地。
为推动中国汽车供应链高质量发展,大会的主办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坚持以创新为核心,通过开展中国汽车供应链创新成果推介、创新成果展示、创新成果交流、投资衔接等活动,助力供应链创新成果转化为发展新优势。
亮点二:发布“2021中国汽车零部件蓝皮书”
在本届供应链大会上,主办方还将发布《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报告(2020-2021)》(简称“零部件蓝皮书”)。该书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编制,经过5年来的不断完善,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新一版的零部件蓝皮书在延续之前内容的基础上将达到新的高度。
去年爆发的“”疫情对零部件产业的发展造成了冲击,同时全球产业链重构也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融合创新成为构建安全可控产业链必不可少的路径。在此背景下,本版零部件蓝皮书以“融合、创新”为主线,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为“后疫情时代”我国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据了解,在零部件蓝皮书的编制过程中,针对总报告以及子行业篇电驱动系统、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车载核心芯片、车载信息系统等重点研究内容,来自罗兰贝格、广汽研究院、上海汽车电驱动有限公司、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紫光国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百度、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万邦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小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东风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的专家展开激烈的探讨,以期对当前产业的新形势、新变化、新趋势做出更加科学的判断。
除此之外,整车及零部件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行业专家等都参与了本次蓝皮书的编撰。该书的发布,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关注度,构建行业新生态,促进汽车零部件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在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特殊时间节点,融合创新发展成为共识。汽车零部件蓝皮书作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品牌产品,行业影响力日益扩大,是一本站位高、有深度、有特点的精品行业书籍,致力于为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亮点三:顶级嘉宾齐聚特色主题论坛,探讨汽车材料新动态
近年来,以复合材料车身覆盖件和车身骨架为代表的汽车材料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粉末金属和复合材料在汽车中的应用比例迅速上升,并已出现新型材料由简单零件向复杂结构件过渡,并逐步替代传统材料的趋势,使用新材料不仅有助于改善汽车上的技术性能,还使许多新设计、新技术在工业化生产中的实现成为可能。
基于此,本届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专门设置了“汽车材料新动态”主题论坛,围绕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邀请业内专家学者及企业高层一起探讨汽车材料新动态及技术发展趋势,旨在促进汽车材料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汽车材料新动态”主题论坛邀请到了多位院士,而院士是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他们聚焦于某个研究领域,了解最新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再加上多个大学教授,嘉宾阵容可谓空前强大。
据悉,“汽车材料新动态”主题论坛将由东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余木火担任主持人,届时,来自中国工程院的丁文江和蹇锡高两位院士,将分别围绕“汽车用轻合金”和“汽车用工程塑料”两大新材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发表主题演讲。
除了上述两位院士,该主题论坛还拟邀多位院士参与圆桌对话,组成以院士、教授为代表的专家学者和来自整车及零部件的企业代表阵容,面对中国汽车高质量发展中新材料的机遇和挑战,围绕碳纤维复合材料、轻合金、高强度钢、工程塑料、电池材料、氢能源材料等新型材料的应用和前景,展开头脑风暴,进行思想碰撞。
传统材料的技术创新,新型材料的技术突破,都将在本次主题论坛上进行研讨。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张立群将针对“汽车用橡胶材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发表主题演讲,同时担任主持人的东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余木火也将针对“汽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发表主题演讲,而东风汽车技术中心新材料部主任熊芬将从整车企业的角度出发,对汽车新材料的应用提出新的需求和期待。
如此顶级嘉宾阵容,齐聚特色主题论坛,共同探讨汽车材料这一领域的新动态,真的是干货满满,不负众望。
亮点四:紧跟行业热点,探讨“双碳”“芯片”新进展
“双碳”、“缺芯”,已成为汽车行业近一年来的热点话题。2021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将继续紧跟行业热点,呼应行业企业关切,直击“卡点”、“痛点”、“热点”,探索可持续的绿色供应链发展之路。
如何打造“双碳”目标下绿色汽车供应链新生态,将是本届供应链大会的重要议题之一。近日,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北汽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提出,“双碳”目标正在成为影响汽车产业链变革重构的又一重要因素,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环节的脱碳至关重要。
当前随着新能源汽车加快普及,汽车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来源从传统的燃油车使用阶段为主,向纯电动汽车的生产阶段为主进行过渡。对于传统的燃油车,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使用阶段,其中使用阶段的碳排放占其生命周期的总量大约在80%左右,而纯电动汽车碳排放主要来源于生产阶段。根据麦肯锡发布的数据,预计到2025年电动汽车材料生产阶段排放将占到汽车全生命周期总排放量的45%,到2040年材料生产环节的碳排放占比将达到85%左右。由此可见,加快产业链、供应链的低碳转型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时代碳中和的关键,尤其是汽车的材料生产和动力电池的生产过程。只有通过产业链上下游联动,推动汽车全产业链条和产品的全生命周期降碳、脱碳,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转型。
供应链实现碳中和是必然趋势,也是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的重要路径。对于企业而言,减少碳排放的关键在于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供应链中从汽车零部件的开发设计到研究试制,从批量生产到原材料选用,几乎各个环节都可以深入挖掘潜力,减少碳排放。国内企业应加快低碳化步伐,强化技术驱动,以节能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及碳捕集前沿技术来降低碳排放,构建核心竞争力,从而带动产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另一个行业热点话题——汽车“芯荒”的话题,曾在6月份举办的“2021中国汽车论坛”上进行过探讨,而本届供应链大会将带来后续,继续追踪汽车“芯片自由”新进展,并探讨解决之道,以期破解“芯”难题,弱化芯片进口高度依赖症。
的确,从去年年底开始,汽车芯片短缺似乎一天都没有停歇。根据咨询公司Alix Partners的最新数据,受芯片短缺影响,预计全球车企今年将减产770万辆汽车,损失达到2100亿美元(约合1.36万亿元人民币)。因为芯片短缺,Tier 1 无法生产零部件,最终导致整车无法下线。近日,理想、蔚来等头部新势力车企纷纷下调第三季度交付预期。
面对上游供应商芯片持续短缺,车企、Tier 1 一方面在积极应对,另一方面,中国品牌车企也正在使用更多国产替代产品,调整电子电气架构,保证供应逐渐趋稳。从去年到今年,自主汽车芯片的使用率正不断提高。理想ONE用上了地平线征程3芯片,极狐阿尔法S即将搭载华为MDC自动驾驶平台上市,还有大量车型搭载了地平线征程2芯片实现智能座舱功能。
“芯荒”,是危机,也是机遇。从去年延续至今的芯片短缺潮,是对整个汽车供应链的巨大考验,如何化解这场危机?让我们拭目以待。
2020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回顾
目前,2021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已经进入倒计时,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大会报名通道已经全面开启,可通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org.cn)、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 chinaautoscc.cn)、“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微信公众号,以及汽车纵横(.autoreview.cn)及其公众号报名参会。
本届大会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作为指导单位,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协办单位为重庆市招商投资促进局、重庆两江新区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另外大会还得到了合作伙伴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地平线的大力支持。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车辆工程专业就业前景较好。
1.就业背景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车辆工程专业的需求量逐渐增加。汽车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专业人才,如汽车设计、开发、生产、销售、服务等。此外,汽车行业还涉及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车联网等新兴领域,这为车辆工程专业的就业提供了广阔的机会。
2.汽车行业的就业机会
在汽车行业中,车辆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多个领域的工作,包括汽车设计与研发、汽车制造与生产、汽车销售与市场、汽车维修与售后服务等。他们可以在汽车制造企业、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研究机构、汽车销售经销商等单位就业。
3.技术与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对于车辆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来说,除了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外,技术与实践能力也是就业的重要因素。汽车行业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毕业生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在校期间应注重实践训练,积累相关经验,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
4.行业发展对就业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整个汽车行业处于不断变革和发展之中,技术更新换代迅速,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在选择就业方向时,毕业生需要关注行业的动向和趋势,持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
总结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车辆工程专业就业前景较好。然而,就业并非仅凭专业背景,同时还需要毕业生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不断学习和适应行业发展的能力。通过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积极参与实践训练,了解行业动态并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毕业生可以在汽车行业中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