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车零部件的行业现状

2.别再喷特斯拉了 他真的救活了中国的新源汽车市场

3.现在汽车行业竞争这么激烈,未来汽车可能会越来越便宜吗?

4.东风科技跌停原因

5.克来机电为什么这么跌

6.华力创通为什么狂跌

7.为什么很多人认为一辆车开五六年就要换车?

汽车零部件为什么一直跌价_汽车零部件为什么一直跌

BMW的哥们们,你们如何看待进口汽车零部件税率的下降

首先就没有那么大的降价空间 你的算法太简单化

再也不想看到宝马大降价 然后满街都是

如果真成本降低了 宝马可以保持价不要太大浮动 但是增加点配置 提高服务 延长保修等等

宝马3系详细信息请查看爱卡汽车 :newcar.xcar../21/

某国进口某种型号的汽车的名义关税税率为118%,而进口汽车零部件的名义关税税率为60%,如果汽车零部件在该

有效关税保护率E=(T-Pt)/(1-P)(T——进口最终商品的名义关税税率;t——进口原材料的名义关税;P——原材料价格在最终成品中所占的比重),所以,E=(T-Pt)/(1-P)=(118%-50%X60%)/(1-50%)=176%

进口汽车零部件报关流程

HS编码 多少? 提单 到货通知书 想打合同 报关报检委托书 申报要素

这次国家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关税下调

零部件的关税对于汽车价格没有影响,只是对于像“森林人”这样的畅销进口车的销量会有所提高而已。。。

随便问一句,,马自达6是国产车呀,

美国对进口汽车零部件要增加关税吗

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总量中,出口到美国的比例却有25%,美国是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的第一大国。而最近中国对汽配零部件开启降关税的措施,但美国却要加收关税,对进口的货主而言也是一定的挑战。

如何看待国产和进口汽车

鼓励国产,当然要提高水平、工艺、档次等,什么时候象韩国人那样,走在马路上的就是绝大多数是国民车了;

发展合资,毕竟国外造车水平要比国内高出不少,利用合资来提高我们国内自己国民车的水平,也是一种方法,但目前我们的一汽和上汽做得都不够好;

限制进口,通常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才买得起进口车,但很多进口车其实国内并不适应,如油的质量、道路等等。

进口汽车零部件物流库的平面布置

基础能力:1.识别零部件2.识别编号 3.识别存放区4.认清存放分类方法 5.进出存放的单证 6.如果有信息数据库尽快熟悉操作;谨供参考!

这次国家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关税下调的问题

是宝马6还是马自达6

进口汽车零部件关税一直都是10%

没什么区别

进口汽车零部件是否需要缴纳消费税

进口汽车零部件不需要缴纳消费税。

因为《消费税暂行条例》第一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本条例规定的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以及院确定的销售本条例规定的消费品的其他单位和个人,为消费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消费税。因汽车零部件不属于消费税的税目,所以纳税人进口汽车零部件不需要缴纳消费税。另外,小汽车属于消费税的税目,若组装的小汽车属于消费税的应税范围,需要在生产环节缴纳消费税。

降低汽车进口关税为什么利好汽车零部件

5月23日只有5个行业板块飘红,其中两个板块涉及到汽车行业。交运设备服务指数领涨,涨幅为1.25%;汽车零部件紧随其后,涨幅为0.84%。

交运设备服务板块,个股主营业务涉及到汽车销售、组装、维修、租赁、驾培、技术服务等。从个股来看,亚夏汽车一马当先开盘涨停。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亚夏汽车的主营业务为汽车销售、维修、装潢、美容等,但涨停原因却是由于并购重组。此外,特力A、申华控股、大东方、广汇汽车等个股,股价都有不同幅度的上涨。其主营业务分别涉及到汽车销售、维修、后市服务等业务。

汽车零部件板块指数小幅上涨0.84%,共有48只个股上涨,跃岭股份、迪生力、斯太尔、越博动力等十余只个股涨停。变速器及零部件制造企业、重庆上市公司蓝黛传动的涨幅也不错,截至收盘,股价报收8.37元,涨幅为5.28%。

同为汽车行业,汽车整车板块的遭遇则完全不同:当日板块指数高开低走,截至收盘,跌幅为0.92%。整车板块只有海马汽车、一汽夏利等4只个股上涨,其余个股都遭遇了不同程度下跌。值得一提的是,板块整体杀跌,但个股的跌幅都不算大。就个股来看,宇通汽车跌幅0.50%、力帆股份跌幅0.96%、长安汽车跌幅1.88%,跌幅最大的为金龙汽车,为4.22%。

汽车零部件的行业现状

上半年的财报数据令人忧心忡忡,但下半年该如何力挽狂澜,是摆在所有跨国零部件企业面前的一道考题。

“上半年跨国零部件企业所面临的困难,似乎比去年更甚一筹。今年上半年以来疫情蔓延导致这些企业大面积停工停产,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反映在财报上。”

这一情况直接让本已忧心中美关系的曹德旺更加失望。与此同时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福耀玻璃”,)发布的2020年半年度报告也让他必须的面对这样一个冰冷的现实。

据数据显示,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1.21亿元,同比下降21.06%;实现净利润9.64亿元,同比下降35.%。对于业绩下滑,福耀玻璃表示,受疫情影响,汽车行业产销量同比下降,公司下游客户订单需求减少。

也因如此,其上半年在职员工人数减少2,267人,相当于其去年底雇员规模的约8%。对此举公司表示,是为了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潜能,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

毫无疑问,自2018年中国汽车产业出现了28年以来的首次下滑,之后国内汽车消费动力明显偏弱。

2019年,国内汽车行业连续第二年负增长。而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汽车行业更是面临巨大压力。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0年1~6?月,汽车产量为?1011.2万辆,同比下降16.8%,其中乘用车产量为775.4万辆,同比下降22.5%。

汽车行业的不景气成为了影响福耀玻璃的第一因素。此外,海外公司业绩不佳也影响了福耀玻璃整体收益。

报告提到,德国FYSAM汽车饰件项目整合期及受疫情影响产生利润总额为-2617.12万欧元,使公司利润总额同比减少1.48亿元。福耀玻璃去年2月斥资5882.76万欧元收购德国SAM公司,后者主要业务为生产和销售铝亮饰条。该项目去年整合期产生利润总额为-3771万欧元,同样影响了福耀玻璃总利润。

与此同时,福耀玻璃美国有限公司受疫情影响产生合并利润总额为-1737.80万美元,使本报告期公司利润总额同比减少2.7亿元。上述两家公司上半年合计亏损近3亿元,其中FYSAM亏损2.06亿元,福耀玻璃美国有限公司亏损额为9211万元。

要知道作为重点市场,自2014年以来,福耀玻璃已在福耀美国投资超过9亿美元,并创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汽车玻璃制造工厂,可为全美四分之一的汽车提供玻璃。2019年,福耀美国连续第三年实现盈利,并在2020年新增100多个工作岗位,投资4600万美元,进行一个新项目生产线的升级改造。

但目前来看,除了中美关系之外,疫情也将成为影响福耀玻璃在美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于下半年发展,福耀玻璃表示,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但与今年上半年比会有增长,但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汽车行业仍然继续面临负增长的风险。

不过花旗指出,相信公司最差的情况已经过去,下半年相信业绩会有显著改善,目前重新调整公司各业务的估算,目标价由17.3港元升至25.7港元,评级为“中性”。

而在业内看来,福耀玻璃仍有增长空间,一方面汽车玻璃的价值仍在提升中。另一方面,当前全球新能源汽车正处于爆发期,不仅是新能源单车的玻璃用量一般高于传统燃油车;今年福耀玻璃还拿下今年销量处于逆势增长的特斯拉品牌的“大单”。

除此之外,近期福耀玻璃也与国内其他制造商合作频繁。

据悉,目前搭载了福耀玻璃“三防”双层玻璃的比亚迪汉已经正式上市;福耀玻璃与恒大汽车的合作目前仍属于相对前期的阶段,后续确认后会提供配套服务,具体还要看恒大汽车整体生产的进度。

另外在涉及跨行业的合作方面,6月1日福耀玻璃与京东方举行战略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汽车智能调光玻璃和车窗显示等领域进行战略合作;7月1日,福耀玻璃与北斗星通智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结合各自产业和技术优势,共同致力于GNSS高精度定位与通信多模智能天线+汽车玻璃融合的解决方案创新开发与产品化,推动汽车智能网联化相关技术的商业应用。

目前福耀玻璃已是国内第一、全球第二的世界性玻璃巨头。最新数据显示,福耀汽车玻璃国内市场份额达70%,全球市场份额约30%,仅次于日本的旭硝子。曹德旺更曾表示,福耀玻璃早晚是世界第一。

不仅福耀玻璃,对于大多数跨国零部件企业而言,2020年上半年生存状况可谓是“水深火热”。用大陆集团CEO?ElmarDegenhart在财报发布会上的话来说,“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从未出现过类似的汽车行业市场暴跌的情况。”

根据诸多零部件企业的预测,要恢复2019年疫情前全球8500万辆的生产水平,起码还需要3年时间。

面对这个情况,零部件企业也在财报中释放了各自的“救市”。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营收、利润增长状况不佳的情况下,跨国零部件企业在中国市场却有意外收获,无论是出货量和效益情况均在全球各大板块市场中位居前列。

另据《中国汽车报》数据预计,米其林的卡车轮胎市场全年将会下降13%~17%;乘用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市场会下降15%~20%。米其林方面表示,预计到2022年下半年,业务才能恢复到2019年水平。

维宁尔为戴姆勒、福特和本田等汽车制造商供应ADAS视觉系统、雷达和软件,其对未来仍有信心。其表示,欧洲和北美客户在二季度后期已逐渐加大汽车产量。“目前我们正在努力实现2020年效益目标。”维宁尔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JanCarlson坦言。

大陆方面表示,因目前经济形势极其不稳定,疫情还可能持续产生影响,消费者需求低迷和供应链中断都会对汽车生产造成恶劣影响。因此,其当前没有确立今年第三季度和2020全年财务增长目标。而德纳同样认为,由于终端市场被疫情打乱,以及相关经济的不确定性,现在公布全年财务目标并不明智,在终端市场需求进一步稳定后再发布。

上半年的财报数据令人忧心忡忡,但下半年该如何力挽狂澜,是摆在所有跨国零部件企业面前的一道考题。

但随着疫情应对和各国汽车行业企业复工复产,市场显然应该好于上半年,这或对于跨国零部件企业将提供更好的机会。除此之外,市场和疫情的考验,对于跨国零部件企业而言,或成为其加速转型的新动力。

文/菲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别再喷特斯拉了 他真的救活了中国的新源汽车市场

中国汽车零部件仍处于进口依赖阶段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化主要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目前我国正处于大力发展高精尖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进程当中,当前我国汽车核心零配件仍处于进口依赖的阶段。

中国汽车零部件本土供给能力逐步增强

随着汽车市场规模扩大和全球化购迅速增长,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供应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品类齐全、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2021-2022年,我国多家上市大型汽车零配件相关厂商持续看好并深化布局汽车零配件市场,代表性企业包括均胜零配件、拓普集团、中国长城、安洁科技、奥特佳、华工科技、保隆科技、得润零配件、银轮股份、北斗星通、拓普集团等。

中国汽车零部件需求有待恢复

根据OICA统计披露的数据显示,2012-2021年,全球和中国的汽车产量均呈波动态势,在2019年以前全球和中国汽车产量走势基本相同,但在2020年全球汽车产量较大下滑的时候,中国的汽车产量维持与2019年差距较小的水平。2021-2022年,中国汽车产量有所回升。2022年中国汽车产量达到2701.1万辆。由此来看,中国汽车零部件整车配套市场需求有所回升。

再从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汽车维修市场需求来看,根据公安部数据统计,2010-2018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增速均高于9%,保持着比较稳定的增速。截至2020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2.81亿辆。截至2021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3.02亿辆,存在较大汽车维修市场需求。

中国汽车零部件供需平衡分析

结合上述对我国汽车零部件供给及需求情况来看,我国本土供给能力有所增强,需求也处于逐步恢复的状态。再从国际形势来看,2020年以来,受中美贸易摩擦和肺炎全球蔓延影响,出口停滞,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经营压力。2021年汽车半导体短缺现象开始在更大范围蔓延,全球多家知名汽车企业均不同程度受到汽车半导体供货不足的影响,部分车型出现生产延误、减产,甚至停产等问题。截至2021年,中国半导体自给率为15%,其中汽车芯片自给率不足5%,车用芯片进口率高达90%以上,汽车芯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急需增强。综上所述,我国中低端零部件基本处于供需平衡状态,而高端零部件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具体供需平衡分析如下: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现在汽车行业竞争这么激烈,未来汽车可能会越来越便宜吗?

最近证券市场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特斯拉股价的波动成了国内部分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股价的晴雨表,像宁德时代?、均胜电子、旭升股份、华域汽车、三花智控等等特斯拉中国供应商,股价都随着特斯拉发生了大幅波动。

为什么特斯拉的股价会如此深刻地影响到国内零部件上市公司的股价呢?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中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体系太脆弱了

过去的几十年,中国在传统汽车领域核心技术的严重滞后,迫使不得不打造新赛道以实现汽车产业的弯道超车,而这个新赛道就是新能源。有了产业顶层设计和政策的重点扶持,中国市场诞生了一批批优质的新能源产业,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动力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

自2013年开始成为国内客车龙头宇通的电池供应商,并凭借补贴时代所获取的利润,宁德时代拼命投研发,逐步打入宝马、大众、戴姆勒等全球汽车巨头的供应链,在外强环伺(松下、LG)的情况下高速发展,以一己之力PK世界第一梯队。

不仅于此,在新能源产业链上游的市场,我们已经形成以天齐锂业、华友钴业、洛阳钼业为龙头的金属供应链;中游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三电系统;下游的整车生产与销售,既有比亚迪、奇瑞这样的传统厂商,也有蔚来、威马等新势力;后市场,充电桩制造与运营、电池回收等领域也不乏优质企业。

可以说,中国目前拥有全球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和最好的成本控制力。

但是,落实到下游,国内的整车厂商并没有真正打开新能源市场,失去了政策的庇佑,去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最终以130万辆、17.4%的降幅收尾。这给整个产业链带来了巨大的麻烦——产能过剩。

以核心产业动力电池为例。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总量为62.2GWh,同比仅增长9.3%。而按照之前的规划,到2020年国内要实现200万辆新能源汽车,近80GWh动力电池的销售,多数厂商已经出现了产能过剩的现象。

同时,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前10家企业中有4家装机量同比下滑,包括排名第二的比亚迪和第五的力神;剩余4家也只是基本持平,唯一大幅增长的宁德时代主要得益于国外车企朋友圈的扩大。与之形成对应的是,日韩厂商松下电池、LG化学、三星、SKI均实现了较大的增长。

更严重的是上游原材料企业。下游厂商每少卖一辆电动车,或是市场有些许变化,都将对锂、钴产业形成放大效应,直接影响原材料的价格和业绩波动。2019年天齐锂业财报显示亏损26亿至38亿元,虽然部分原因是其海外并购失败,但新能源产业的周期性波动对其影响更大;还有洛阳钼业,预计2019年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也有56.86%到63.33%的减少,主要原因也是钴产品全球市场价格的大幅下降,而中国市场的销量却没有增长。

除此之外,目前国内新能源核心产业电池、电驱和电控系统,总体成熟度还较低,主要体现在行业经验、技术实力和系统管理能力上。

比如国内电驱十大品牌到2019年的平均创立时间仅有14年,而传统汽车发动机管理系统企业像博世、电装、德尔福和大陆,都已创业百年,这不仅意味着他们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支撑,更重要的是强大的朋友圈。

包括大众、宝马、奔驰在内进军新能源市场,博世、大陆、电装才是他们首选也是固定的合作伙伴。国内多数三电系统供应商成立时间短,缺乏影响力,很难打入全球新能源供应链体系。而主攻中国市场,不但风险大,也极易受政策环境影响,动力电池就是最好的例子。

特斯拉,池塘里的鲶鱼

分析完新能源供应链体系的现状,其实和过去手机产业类似,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大而不强。特斯拉的到来就和当年的苹果一样,做一条放进池塘的鲶鱼。

目前,特斯拉核心供应商大部分来自美国、欧洲和日本,只有少数几家头部中国供应商。随着特斯拉国产,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产能,加快本土化购是大势所趋,这势必会激发新能源供应链体系的产能活力。

这是有迹可循的,一面是市场需求。虽然去年新能源市场整体呈现下滑态势,但主要集中在A00级和A0级低端市场,B级轿车、SUV等中高端新能源产品是上升趋势,这对于售价30万的特斯拉Model?3而言是一大利好。

有需求也有供给。去年特斯拉在中国总注册量超过4.27万辆,上海特斯拉超级工厂建成后一期产能达到15万辆每年,马斯克也表示将中国打造成为?Model?3最大市场,预计今年底Model?Y也会投产。

还有媒体报道,特斯拉预计2020年在中国大陆地区新增4000个以上超级充电桩,该数量是过去5年超级充电桩建设总量的一倍。

从整车到充电桩,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马力全开。一来可以消化国内新能源产业近年来过剩的产能,带来新的产值增长点。

动力电池方面,特斯拉虽然在加快自家电池的研发力度,但短期内还得依靠供应商,和宁德时代的牵手,会间接带动国内动力电池的技术和产能进步;

最直接的利好是隔膜和负极材料行业。前者重资产,新进者较少,恩捷股份基本是一家独大,市占率近五成,扩产毫无争议;后者和正级材料的同质化严重不同,负极材料格局稳定,净利率较高,而璞泰来本就是特斯拉的供应商,随着特斯拉的国产,“近水楼台再得月”的璞泰来势必迎来新突破;

原材料方面,钴、锰、镍、锂、铝、石墨业受下游头部整车厂市场政策波动影响大,前期特斯拉宣布的“无钴”电池让钴产业在资本市场接连几天跌停,但像锂、铝等必须的原材料,随着特斯拉的扩张,消化产能乃至再打破瓶颈都是可以预见的。

二来特斯拉能形成一种“类苹果产业链”的示范效应,赋能上中下游供应商提升行业认可度,从而获得走向世界的机会,带动产业的体系性进阶。

比如热管理系统供应商三花智控。根据国金证券去年10月的研报,它在汽车电子膨胀阀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进入特斯拉供应链后,不断拿下大众、通用、?沃尔沃等新能源车订单共计140?亿元。

对于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特别是核心三电系统而言,和特斯拉的合作,既是一种生产管理经验、技术实力的提升,也是一张可以打入世界一流车企供应链体系的学历证书。

特斯拉,新能源车企眼中的鲨鱼

如果说特斯拉是一条激活新能源供应链体系的鲶鱼,那么对于国内羸弱的新能源车企来说,特斯拉就是加速他们消亡的鲨鱼。

首先,特斯拉国产后会加速造车新势力的分化。

从贾跃亭的乐视开始,六年多的时间,中国新能源市场诞生了一百余家造车新势力,众多新势力占据了太多市场,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费,特斯拉的强势引入会加速那些投机分子的衰败,让社会资金向真心造好车的新势力倾斜。事实上,随着特斯拉的到来,2019年国内新势力仅11家有销量,90%或销声匿迹,或彻底破产。

其次,倒逼车企加速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研发。

特斯拉对新能源市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是造车新势力,就连传统车企也是压力重重。

大众汽车集团CEO赫伯特-迪斯就曾说过:“传统汽车制造商的时代已经结束。大众要努力转型,避免成为下一个诺基亚”。所以,大众用了200亿欧元来打造MEB电动化平台,加速在新能源领域的进程,今年ID.家族就将提前和消费者见面。

再有丰田,这个新能源领域的先行者,过去垄断了混合动力技术半数以上的专利,特斯拉的飞速发展,在拓展纯电市场份额的同时,也迫使丰田不得不放弃混动领域的专利,和全球车企共享,进而共同抵制纯电市场的扩张。

还有国内传统车企长安、吉利,都在大力研发新能源技术,在自动驾驶、智能安全领域不断进步,以拉近和特斯拉的距离;国内头部新势力蔚来、威马、小鹏们,更是在技术进步的同时,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以形成差异化优势,赢得消费者。

同时,特斯拉还会培育大量新能源汽车潜在客户。

一直以来,中国新能源市场主销车型大都集中在A00级微型电动车,低价、低质、低续航,且多以共享出行领域消费为主,新能源汽车并没有在终端市场形成良好的口碑形象。

随着特斯拉的扩张,其相对科技的设计、强大的性能、良好的自动驾驶体验,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用户对新能源产品的认知,进而培育更多对新能源汽车有消费欲望的用户,给整个行业做大做强的机会,一如当初苹果手机的普及让国内智能手机市场迎来大爆发。

总结

从早期的产业保护,到开放市场让特斯拉以独资的方式入华,甚至罕见的一视同仁,将Model?3纳入补贴范围,中国市场的意图非常明显:利用特斯拉,再造苹果产业链的辉煌。

2009年,苹果基于成本和平衡供应商的考量,开始扶持中国产业链,造就了一个个。打工妹周群思带领蓝思科技进军苹果供应链,实现财富暴增,还有面板的京东方、深天马,触摸屏的欧菲科技,射频天线的信维通信,声学器件的瑞声科技、歌尔声学等等,它们均在各自细分领域做到全球领先。

还不仅于此,电子产业的全面进阶,让华为、小米、vivo等手机巨头充分受益了供应商和技术的外溢效应,并在残酷的拼杀中淬炼出核心竞争力,最终拉近了和苹果之间的距离。

今日的新能源产业和过去的智能手机产业何其相似,产能过剩、大而不强,特斯拉将和过去的苹果一样扮演着相同的角色,至于能否成功,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东风科技跌停原因

之后很多车型的价格已经下降了,以后汽车的价格肯定会越来越便宜。为什么,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国产车的崛起迫使市场价格下跌。

不管自主品牌在核心技术上是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它的价格确实凸显了诚意。特别是10万元以下的低端市场,国产车性价比高,配置高,价格低。合资车早期根本不在乎低端市场,现在合资品牌已经逐渐布局低端市场,在价格配置上与国产车一致。合资车价的向下探路决定了整个市场价格的萎缩。

二是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价格战频发。

汽车品牌越来越多,同级别产品越来越多,配置和动力总成几乎一样,竞争激烈的趋势自然越来越大。想要赢,价格就是剩下的武器。国产车和合资车都在试图降价,降价是最有效的手段。而款式的增多导致了价格战变得激烈。

三是人民收入提高,购车方式多样化。

与十几年前相比,普通人的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而造车的成本却在逐渐降低。同时,买车也成为主流。这些方面促使汽车销量创新高,而人均收入的增加和造车成本的降低导致汽车产品价格下降。

第四,汽车销售后市场有更多的盈利空间。

汽车价格逐年下降,而汽车公司和4s店的利润从何而来,只能靠售后维修和保养费用,所以为了后续的长期保养利润而牺牲价格也是降价的因素之一。综上所述,未来车价肯定会越来越低,车型也会越来越多,消费者会有很大的选择空间。对于汽车公司来说,质量必须得到保证,才能走得更远。

车会越来越便宜,但是越便宜的车越怕车主买。

汽车是一种商品。在市场自我发展的过程中,汽车逐渐走上了性价比的道路。现在,中国汽车市场的价格战始于国产车的崛起。国产车配置高,车值优秀,也很便宜。通过这些优势,合资车被直接逼退,导致合资车在价格上一步步退让。

但汽车公司的最终目的是盈利,他们在努力降价,抢占市场份额。但是汽车公司也必须保证利润,只能通过降低汽车成本来降低价格。所以现在汽车普遍比较轻。你敢买这样的车吗?如果说十年前的话,我们说汽车会变得越来越便宜,这一点大多数人肯定是相信的,因为那时候汽车价格比较高,高价格就意味着高利润,汽车有降价的空间。但在目前的汽车市场,暴利时代早已结束,现在汽车利润逐渐被压缩。如果汽车再次降价,许多汽车公司可能会面临亏损。如果继续走性价比高的路线,只能降低产品质量和价格。

不要以为一辆车价格高就是人为高。你要知道汽车零部件的成分接近3万多,零部件3万多,单材料成本每1元就会有3万多。除了其他运营费用,专利技术费用等。一辆车的高价只能证明成本高。

现在,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燃油汽车无论从价格还是市场上都接近成熟。汽车未来会有一定的降价,但是降价空间不大。所以,如果你有打算买车的伴侣,可以赶紧上车,不用等车价进一步下跌。

克来机电为什么这么跌

1、市场情绪:股市波动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如果投资者对整个市场或特定板块(如汽车零部件、科技等)的信心减弱,可能导致相关股票价格下跌。

2、盈利预警或业绩下滑:如果东风科技发布了盈利预警或实际业绩未达到市场预期,可能导致股价下跌。投资者可能会担心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未来发展前景。

3、政策变化:政策的调整可能对公司产生影响。例如,针对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等领域的政策变化,可能影响到东风科技的业务和盈利。

华力创通为什么狂跌

克来机电这么跌的原因如下:

1、业绩太差,21年利润同比-50%,只有5000万利润,一方面是因为20年做了口罩设备,业绩太好,另一方面是疫情反复,大众的油车和电车销售都有很大影响,不及预期。

2、机构所预期的三季度业绩拐点可能低于预期。三季度汽车零部件下游的南北大众产销量大幅增长,疫情对销量有很大的冲击。

为什么很多人认为一辆车开五六年就要换车?

华力创通是一家从事智能驱动控制系统及电子汽车零部件制造的公司。然而,最近这家公司的股价却一路下跌,引起了投资者的担忧和质疑。本文将分析华力创通为何狂跌。

首先,华力创通的财务状况堪忧。该公司在2019年之前一直亏损,直到2020年才实现了盈利。然而,在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公布后,公司的净利润下降了68.26%,达到了负数,让投资者对华力创通的未来发展感到不安,从而导致了股价的下跌。

其次,市场竞争激烈也是华力创通股价狂跌的原因之一。随着智能驱动系统和电子汽车零部件市场逐渐成熟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进入这一领域。华力创通在这个过程中面临着市场竞争的挑战,这可能会影响公司的股价。

最后,华力创通公司的口碑问题也可能导致其股价下跌。在互联网时代,公司的声誉和口碑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公司的声誉受到损害,这可能会对公司的业务和股价产生严重影响。目前,华力创通的口碑还不够好,这也可能导致投资者不再看好该公司的未来,从而造成股价下跌。

总之,华力创通股价狂跌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公司的财务状况堪忧,另一方面是市场竞争激烈,还有公司的声誉问题。如果华力创通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并提高公司的整体实力,相信其股价也会有所回升。

我是一个二手车贩子,实不相瞒,以我自己近10年的从业经验来说,二手车市场上量最大的就是8--10年左右的二手车。这就证明了,确实有很多人认为,一辆车开5,6年左右就应该换了,而且他们也有实际行动来作证了他们的想法。

实际上一辆车,如果不是什么品控特别差的品牌,如果单纯从机械性能来说,别说5.6年,就算10年,甚至15年以后,都还是很好用的。不然国外为什么那么多老爷车?

作为一个二手车行业的从业人员,我也经常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大多数车主,会认为一辆车开到5.6年左右,就应该换了?

1、年审政策的影响

我们的现在非运营小轿车的年审政策是,6年内免检(只需要去申领个合格标就行了,不用过年检检测线),15年后一年2检。

这样的情况影不影响大家对汽车使用的态度呢?答案是非常影响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认为15年以后的汽车,就属于完全不能开了,哪怕白给都不要。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诉大家,如15年后的汽车,也是一年一检,那么二手车买家对它的接受程度必然大大增加。如取消年检,不管多少年的汽车都不需要年检,那么15年车龄以上的老车甚至还会涨价,尤其是一些具有情怀属性的经典车型。

话说回来,由于上线年检的卡口是在第6年,就会让很多不太懂车的车主认为,为什么会卡在这个时间段呢?是不是6年以后,车子的各种性能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故障率大增?当然,也有很多车主不会这样认为,但是他会觉得,年审是一件很麻烦的事,车子也用了这么多年了,把它卖了添点钱,换辆新车,有可以随心所欲开几年,挺好。

2、车子到了这个年龄段,使用起来确实比新车麻烦。

抛开年检制度不说,5.6年的车子,就算质量再好,车主对它需要投入的精力和金钱都是更多的。因为汽车是由成千上万个零部件组成的,不存在说真的开不坏。最起码很多零部件,到了年头,该换还是得换。

一辆车,开了6年,行驶了大约10万公里左右,需要更换什么,做什么保养呢?其实是挺多的。

1,轮胎,基本上要全部更换了。

2,蓄电池,如果不耐用的,4年左右,耐用的,也是6年左右。

3,火花塞,跑了10万公里左右,即便不坏,也是需要更换了,不然性能大打折扣。

4,点火线圈,可以不换,但也坚持不了很久,顶多也就再用一两年,终究还是逃不掉。

5,节气门需要清洗

6,刹车盘可能也需要换了,至少需要拆下来重新打磨一下,按照理论来说,刹车油也该换了。

7如果车子使用的还是正式皮带,那么也要换了,不然的话皮带崩断了很危险,虽然把发动机都干报废。

8,避震,机脚胶,球头,球笼套等等等等易损件,都差不多到时间要换了,只是早一两年还是晚一两年的差别而已。只要你不换车,这些项目肯定都是需要换的。

9,变速箱油,也该更换了,价钱还不便宜,通常要接近千元。

再加上还有一些可能会损坏的小零件,比如说散热风扇,雨刮器喷水马达,空调系统等等等等。

看到这一长串清单,请问大家有什么感想?这些仅仅是6年车龄以后陆续需要更换的常规零部件而已,还没包括维修。我见过有些人运气不好,或者说保养,用车不当,需要维修几千甚至上万块钱都有可能。

很多车主自己并不太懂车,想到车子在6.7以后,如果再继续使用,需要面对的问题真的太多。他没有这个精力去打理,甚至可能不知道该怎么打理,况且需要打理这些东西,也要花不少钱。站在这个角度考虑,还不如把车卖了,添点钱换辆新车吧。

3、这个时候卖,最不亏。

由于我是从事二手车行业的,所以经常有人问我这么一个问题,一辆车,什么时候卖最合适?说实话,还真是5.6年左右卖最合适。前3年卖车是最亏的,因为这个时段贬值率最高。这么说吧,一辆10来万的车,你开了一年,少一万块钱卖给二手车商,二手车商又要赚几千,最终消费者买一辆别人开了一年多的车,比新车价格才便宜4.5000块钱,你觉得消费者乐意吗?还不如直接买新车了。

所以,想要卖出去,只有亏更多钱,因为这个时候你的竞争对手是新车。要是赶上4S店或者厂家大放价,大优惠,或者碰到现在的什么购置税减免的政策,你只有亏得更多了。因此,前3年车龄的车子卖掉,是亏最多,也是最不合适的。

那么10年以后的车子呢?价格会跌得很低,毕竟买家买回来以后,再过两三年想卖出去可能都卖不出去了,毕竟15年一年二审的关口在那卡着。

贬值率最稳定,总价也不低(几乎还有新车一半,甚至更多),又是最多人愿意接盘的时候,是车子的那个年龄段?就是5--8年这个年龄段。因此,在这个时段卖出去,某种程度上,对车主来讲,是效益最大化。除非你有决心直接把车子用到15年车龄,甚至更长时间。

4、审美疲劳

车子如果没什么故障,一般而言,第一二年,对于车主来说兴奋期还没过,这个时候车子的状态也完美,外观内饰也闪闪发亮,所以车主还是爱不释手的。

但是第3年过后,兴奋期基本已经过了,市面上也推出了很多新款的车型,无论外观还是内饰,都比自己的车子更加新颖,甚至动力以及配置都更好,尤其是身边一旦有亲戚朋友把新车提回来,对比之下,车主多多少少也会产生一些“喜新厌旧”的心里。

要是到了5.6年,车子遇到了一些故障,哪怕仅仅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常见的,到了这个时候应该要发生的故障,车主更是会产生车子“罪不可恕”,“必须”要换了它的想法。

说到这里,有没觉得车主和汽车的关系,也有点像婚姻生活的关系。刚结婚时,总觉得伴侣是最好的,几年以后,新鲜感过了,忽然觉得满大街都是光鲜亮丽的美女,自己的伴侣整天窝在家里,形象看起来“邋里邋遢”的,看到就觉得嫌弃。

如果能熬过这个“七年之痒”,或许就会这么一直走下去到老,熬不过,哪天因为一点小矛盾,小争论,就爆发了,日子就过不下去了。

5、这个时候有能力换一辆更好的车

大多数情况而言,除非突然走“狗屎运”,忽然发了一笔横财,不然很少有人会在一两年内经济,或者事业忽然发生质的飞跃。如果他能预感到,那么他肯定会推迟买车,或者直接买更高一级别的车。所以,很少有人会在3年内换车也是这个原因,经济实力不允许。

但是5.6年,或者7年,这么长的时间,足以让大多数人的经济,事业,再上一个台阶。比如说25岁的时候买人生第一辆车的时候,可能还没考虑成家立业,所以买车没有过分追求大尺寸,大空间,而且自己作为一个职场新人,经济实力也不允许买太贵的车。可能就买了辆A级车,国产车,甚至是两厢车。

但是,5.6年以后呢?这个时候职场新人可能已经变成了中层管理,甚至成了自立门户的个体小老板,也成家立业了,有孩子了。那么之前买的车,无论在哪个方面都显得不那么适合这个时候的自己。毕竟现在自己需要一辆尺寸更大,看起来更有气场的车,需要一辆空间更大,满足全家出行仍然不觉得拥挤的车,需要一辆品牌档次较高,不至于让客户,合作伙伴觉得自己没实力的车。

而且,最关键的是,自己这个时候还真有钱,有能力,换一辆这样的车,所以在5.6.7年这个阶段换车,对很多人来说就是一件很自然而然,也很顺理成章的事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l7594825,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