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调查_汽车零部件发展现状
1.国内比较好的汽车滤清器厂家有哪些
2.关于汽车配件的销售,以及汽配公司的经营的问题~
3.我国汽车工业存在的问题
4.不造车的华为,造车的恒大
5.急急急 是女孩子,去日本打工,工作内容是汽车零部件组装,能不能去啊
6.Alignable最新调查:有37%的中小企业在10月无法全额支付租金
1、传统的汽修方法以及工具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需要,而在汽修行业,更多的工作都需要利用先进的设备仪器,以前紧靠手工以及经验的判断已经不能满足行业的发展。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汽修行业和以前是完全不同的,先进的设备仪器,良好的管理规划,完善的汽车工作室,汽修行业迎来了变革。
2、所以,现在行业急需一批专业的懂技术的 ,会设备,懂营销的专业汽修人才。而这部分人的薪资待遇非常可观,甚至超过了其他行业。
3、研发能力强的,可以到各种车辆研究所,汽车、机车车辆、地铁及轻轨车辆的设计制造企业,参与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等工作。
4、实践能力强的,可以到各个汽车4S店,汽车金融公司,保险公司,拍卖公司,二手车评估机构,二手车经纪公司等经营性企业,进行销售、估损、评估、经纪、租赁、拍卖等工作。
国内比较好的汽车滤清器厂家有哪些
属于交通局管理。
交通局部分职责:
负责全市道路营业性运输站、点、场建设的规划;负责全市道路旅客运输、货物运输、客货运出租、旅游客运、汽车租赁、联运、集装箱运输以及与道路运输相关的机动车维修、搬运装卸、运输服务业、汽车驾驶学校和驾驶员培训工作的行业管理;
汽车维修是汽车维护和修理的泛称。就是对出现故障的汽车通过技术手段排查,找出故障原因,并取一定措施使其排除故障并恢复达到一定的性能和安全标准。汽车维修包括汽车大修和汽车小修,汽车大修是指用修理或更换汽车任何零部件(包括基础件)的方法,恢复汽车的完好技术状况和完全(或接近完全)恢复汽车寿命的恢复性修理。而汽车小修是指:用更换或修理个别零件的方法,保证或恢复汽车工作能力的运行性修理。
扩展材料:
技能考证:
电工安装与维修操作证、焊工操作证、汽车维修技术等级证(中级维修师证,高级维修师证)、气液电控操技术证书、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证、全国计算机等级证等。
主要专业: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钳工技能、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自动变速器原理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电控发动机与维修、汽车空调原理与维修等。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关于汽车配件的销售,以及汽配公司的经营的问题~
在特定城市整合媒体传播、举行大规模买赠促销活动、组织车友会等营销方式开始慢慢渗入汽车滤清器行业。
国内汽车滤清器行业品牌集中度低
国内汽车滤清器行业厂家众多,规模普遍较小,生产集中度非常低。据调查,我国生产滤清器的厂家不下1000家。其中,年生产能力100万只以上或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几十家,大部分都是生产条件不完备、检测手段落后、规模较小的手工作坊式的企业。
据了解,国内汽车滤清器市场上有正厂产品、副厂品牌产品、仿冒产品。产品的差异较小、市场进入壁垒较低、产品结构简单,导致仿冒产品乘虚而入占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从品牌营销的角度看,企业对于汽车滤清器的整合营销较少。目前行业用于产品宣传上的资金投入相当少,很少看到滤清器产品在媒体上投放广告。因此,终端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不够,在维护和维修汽车时经常不知道哪些品牌的滤清器是优质产品,往往是销售人员推销什么,他们就买什么。 记者就此咨询几位开车的朋友经常使用什么品牌的滤清器,结果,他们几乎都回答不上来。大多数人说在保养汽车时,只关注滤清器价格与质量,没怎么注意滤清器品牌。记者在北京西郊汽配城询问好几家店铺:“平时销售频率较高的滤清器品牌是什么?”这个店说一个品牌,那个店说另一个品牌,被重复提到的品牌很少。
一直以来,国内汽车滤清器行业的品牌集中度非常低,企业的品牌营销意识也比较匮乏,整个行业基本上处于品牌真空状态。
品牌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广州市天律滤清器有限公司营销副经理吕涛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2007年我国乘用车保有量将达到4000万辆,若每辆车每年滤清器的消费额保守估计为200元(按经销商供货价计),那么每年市场将需求80亿元的滤清器。
他说,国内汽车滤清器行业大约60%~70%都是小企业,产品质量低劣。通过品牌营销,品牌宣传,可以淘汰劣质产品。品牌营销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可能不会很快就有回报,但企业必须具有品牌意识,有分阶段地进行,长期与终端消费者沟通,使自己的品牌价值逐步得到认可。
东莞市盛联滤清器制造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随着市场接受能力越来越强,品牌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在品牌建设中,提高产品质量是根本。所谓品质,不仅指产品质量,还包括生产过程中的管理、设备、制作工艺等。做好品牌营销的前提是保证产品品质具有竞争力。
品牌营销应向终端倾斜
吕涛说,天律品牌营销向终端车主倾斜。天律举办品牌营销活动,一个月的销量相当于以往半年的销量,经销商和用户对品牌的认知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零部件部主任陈炳炎指出,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品牌建设非常薄弱,做品牌建设有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市场占有率,二是独有某项技术,这样才有竞争力,才能慢慢壮大起来。做品牌推广,一定要在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功夫,提高用户的满意度与美誉度,才能在市场营销中将自己的品牌树起来。当前,某些企业开始重视品牌建设,会对其他企业带来竞争压力,这样会促使更多企业提升品质,推动整个行业向前发展。 据业内人士分析,汽车滤清器属于易损件,整个行业企业众多,投资分散,规模较小,难以进入大整车企业的配套体系。因此,国内汽车滤清器厂家应在消费者中扩大品牌影响力。
我国汽车工业存在的问题
我的回答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我相信会带给你一些借鉴的东西。我从事了七年的配件,四年,三年配件经理。我个人认为如果货源能够较为稳定且针对配套的车型车系整车市场销售比较好的话倒是可以去做,当然你的货源要有一定的市场优势。我逐一回答你上面的问题。
1,你的客户群体主是面对汽配城配件商,因为他们的覆盖面非常广,在运用中他们遇到缺件或者是比较有优势的配件,会同行销售和调拨。因为你依托的是配套厂的优势,首先可以保证配件的纯正度,其次价格相信也有一定优势。如果做4S和维修厂的话,你的覆盖面太小,且有相当大的推广难度,因为4S涉及到组机厂的商务政策和修理厂一样,他们需要整车件的供应商,即便有合作量不会大。
2,跟配套厂一样,不是所有的配件都挣钱,而配套厂还在做不挣钱的配件是为了维系组机厂的关系或其他因素。而你不一样,你以盈利为目的,个人认为前期你可以多上些产品,做一段时间后看市场反馈信息,然后筛选掉利润不好和市场不太好推广的产品。
3,最好先别注册公司,因为注册公司会增加你前期的运营成本,找个可以开票的抬头吧,就是借用别人公司的抬头,商贸、贸易类公司都可以。
4,网络是信息共享和与世界沟通的最好平台,我建议你正式运作后,可多加一些QQ配件群,我曾有看见很多人在类似这样的群里面共享自己有优势的产品,还多光顾一些配件信息网站,直接打电话给汽配城的配件商。这样你前期的运营成本会相对较低。且能最快的打开市场和将自己的优势推广开。当然做生意嘛,努力、坚持、勤劳是最重要的。
最后祝你能成功。
不造车的华为,造车的恒大
汽车工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上)
摘要:目前,我国汽车工业存在经济规模小、技术开发落后、进出口发展不平衡、消费政策不健全和服务管理落后等问题。为提高我国汽车工业的竞争力,在对外开放方面,要推行国际化战略、独立性战略和自主开发战略。在对内政策上,要促进产业重组,发展民族品牌,本着实行必要的适度保护的产业政策,对汽车销售融资政策和汽车税费政策进行调整,同时,还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目前中国汽车工业存在的问题
1.1经济规模问题
1.1.l汽车工业企业达不到规模经济临界点要求
企业在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之后才能赢利。各类型汽车规模经济的临界点为,国家汽车工业汽车生产量为200万辆以上;轿车企业为20万辆-30万辆;轻型载货汽车企业为10万辆-12万辆;重型载货汽车企业为1万辆-8万辆。目前我国现有124家总装厂,52家改装厂以及2000家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和配套件企业,只有一汽集团公司等五家企业年产量超过10万辆。按照国际上25万辆-30万辆的经济规模临界点要求,目前中国还没有一家汽车企业能够达到,即使上海一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桑塔纳”轿车也只达到23万辆的规模。我国汽车工业距离达到具有开发宽系列产品能力的200万辆规模的要求相差甚远。
美国三大汽车公司汽车产量占本国汽车产量的90%;日本三大汽车公司汽车产量占本国汽车产量的80%,汽车生产集中度极高。中国汽车厂家数量超过美、日、西欧的总和,相反,全年产量却只相当于一家国外汽车大公司几个月的产量,这反映出我国汽车工业产业组织的落后状态。
1.1.2汽车工业投资少、见效慢
我国汽车行业现有固定资产不足400亿元;而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固定资产就达360亿美元。我国重点工程建设周期为10年左右;而韩国投资18亿美元建设的现代汽车公司,18个月建成,4年收回全部投资。我国汽车工业规模小,生产率低下,导致了成本过高。
1.1.3汽车工业厂点分散、管理多头、相互封闭,缺乏专业化分工与协作
各省市、地区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为了保证本地的经济利益及税收,各省市对本地企业给予特殊优惠政策,对外地企业设有地区间的进入壁垒。从而造成了规模小、成本高、管理混乱和产品老旧的企业仍然赖以生存,不思进取,同时也妨碍了国内企业经济规模的扩大和专业化的分工与协作,并导致了多数国内企业互相排斥,对合作讳莫如深,宁可与外国公司合资,也不肯与国内同行业企业合资的现象发生。
1.2技术、开发水平落后
目前我国汽车工业企业设备大多是五六十年代的产品,即使在一汽集团公司和东风汽车公司这样的国家特大型企业中,80年代水平的机器设备也只占20%-30%,其工艺、监测和试验水平距国际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从产品类型上看,我国汽车产品的技术水平基本只能达到国际70年代的水平,引进的汽车新型产品的国产化程度仍然不高。我国汽车行业科研人员缺乏并分散,科研投资少而又少。例如,长春汽车研究所并入一汽集团后,科研经费只占一汽集团销售额的1%。而美国通用公司、福特公司和意大利菲亚特公司的科研费用所占销售额的比例是一汽集团公司的数倍。目前只有一汽集团具有独立开发轿车能力,但关键部件有些还要依赖进口,以前的轿车整车项目几乎全靠引进。
1.3进出口极不平衡
中国汽车进口总额为21亿美元,出口总额为10亿美元。进出口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贸易逆差。现在,我国汽车关税仍定在80%-100%之间,如果关税再下降,这种逆差还要持续攀升。中国目前已开始把汽车产品的产销圈定在国内市场,主要解决进口替代问题,这就使中国汽车工业一时很难走出国门。
1.4消费政策问题
其一,目前中国轿车的进口关税为80%-100%,即实际上中国自己生产轿车的价格并不具备实质的优势。
其二,目前中国汽车市场的价外收费现象非常严重。据某省对汽车购置环节税费征收情况的调查,有据可查的就有22项费用。除了经院批准的占车价10%的车辆购置附加费外,还有占车价3%的道路增容费。入户检测费,以及号牌费、司机上岗证费。防盗锁及打字费、入户手续费和废气检测费等。轿车人户上路之后,还有车辆保险费、养路费等各种负担。北京市的汽车上路,还要机动车泊位证明,这一项还不得不花1000元-3000元。据调查,养一辆私家车,除了一年耗油费约4000元之外,每年至少还需花去其它费用9000元-10000元。
1.5服务与管理落后
中国汽车的销售行为与国际惯例相比差距很大,服务水平也较落后。我国汽车市场目前基本上是现货现款的销售方式,缺乏信贷、购车储蓄、分期付款和租赁销售等促销手段。同时,汽车销售、保修维修、配件供应和信息资料咨询等服务功能也很不健全。
中国人均工资是欧美的1/20,汽车价格却不比人家便宜,原因之一就是低下的管理水平和低下的劳动生产率。中国企业没有形成现代企业制度,管理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2提高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2.且对外开放方面
国际化将是汽车工业发展的总趋势。中国要发展汽车工业不能只顾国内市场,必须打开国门。一方面,必须走出去;一方面,又必须承受来自世界的冲击。加入WTO后,我们已无法再通过各种壁垒同以前一样保护本国工业,所以在保护期内,必须调整汽车工业发展的大方向。
2.1.l国际化战略
对中国汽车工业来说,为迎接汽车工业全球化挑战,企业必须走国际化道路。国际竞争本质是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的争夺。目前全球汽车市场已趋饱和,跨国汽车集团正在有限的世界汽车市场中进行激烈的竞争。进入WTO后,中国汽车企业将不敌强大的竞争对手而丧失部分国内市场份额。在全球化经营过程中,国家产业政策的干涉作用将趋弱,企业靠本身力量是远远不能生存的。为开拓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与竞争对手结成联盟不失为一种降低风险和成本、提高企业总体竞争能力的战略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企业也已涌现出不少参与国际战略联盟的成功例子。例如,上海一大众公司、江铃汽车公司及上海汽车系统零部件企业与一些世界级供应商的联盟等,都为今后组建和参与战略联盟积累了丰富经验。
中国汽车企业参与国际化,并不意味着中国汽车工业失去独立。面对跨国汽车集团将国际化和本土化的战略迅猛地向全球推进,中国汽车企业应是多维和多变的。关键是要使跨国汽车集团的战略与中国汽车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相协调。
首先,中国汽车企业要按市场经济原则进行强强联合,形成二三家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国内集团,再以此进一步与跨国汽车集团建立国际战略联盟,壮大集团竞争力。
其次,中国汽车集团应逐步放弃零部件配套自成体系的传统思想,建立几家具有规模效益的零部件集团,以此与一些世界级供应商建立战略联盟,并成为这些世界级供应商区域性的战略伙伴。
2.1.2独立性战略
要达到独立性战略目标,就不能再将不具备竞争力的企业与外国大企业合资,这样只能成为外国大企业的子公司或兼并的对象。要使企业国际化,发展中国家的出路只能是选择适当的战略伙伴结成联盟,即所谓的韩国模式。我国企业要具有与外方互补的优势或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即要有一定的自主开发能力并拥有知识产权,这就要先在国内进行强强联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使本国企业国际化的目的,形成战略伙伴联盟。同时,这样做不但能够具有较多的自主权,也加强了进入国际汽车市场的竞争力。
2.1.3自主开发战略
2.1.3.l以吸收、消化外方的先进技术及管理方法为重点
对外开放的重点要放在吸收、消化外方的先进技术及管理上,并最终使我国汽车企业走上自主开发、自我发展的道路。实现从只注重引进技术向注重自主开发创新转变,从引进国外车型向独立自主开发自己车型转变。
a.增加科研、开发经费
我国企业的开发研制费用只占销售额的1%或更少,远远少于国外同行业的开发研制费用,应调整到3%以上,才能为开发更具水准、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做资金上的保证。
b.建立和完善计算机应用体系
计算机技术是企业的又一生产力。尤其在新产品开发方面,造型CAS、设计CAD、工程分析CAE、试验CAT和制造CAM一体化体系,是非常关键的技术。它的应用不但能节省人力、物力,更能提高效率,尽快开发出新产品。
C.加快人才的培养和建设
应该加快培养轿车、客车和载货汽车开发测试技术人才和CASCAD、CAE、CAT、CAM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以及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和电子技术的人才。
2.1.3.2产品开发方向
a.向更舒适、安全、适用方向发展
调查表明,未来一段时间内,物美价廉的小型中低档汽车将会是绝大多数私车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对象。因此,世界主要汽车制造商都在全力开发,以抢占市场份额。另有业内人士说,大众型汽车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但高档汽车是制造商取信于用户的金字招牌。不论是大众型车,还是高档次车,在购买时,消费者都有一个统一的要求,既要求更舒适、安全。方便和耐用。这一需求特点无论在国际汽车市场还是在国内汽车市场的销售上都可以看出来。
b.环保、节能型汽车是发展的方向
世界各个国家都已意识到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的重要性,纷纷制定和出台各种汽车排放标准和鼓励开发使用新能源。因此,未来的汽车想在世界各地的公路上行驶,就必须符合各地的标准。日、欧、美各国正积极准备制订一项国际协定,旨在把目前因地而宜的汽车标准与限制一体化。在国际协定生效后,日。美、欧可能制定最严格的具体标准。这样,将会给其它国家和地区带来影响。
国研中心
汽车工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下)
2.2对内政策方面
2.2.l促进产业重组,发展民族品牌
汽车工业是典型规模经济产业,规模不达到有效批量的要求,直接造成的后果就是成本居高不下。汽车价格昂贵,根本谈不上市场竞争力。自1998年以来。世界汽车工业已开始了新一轮的购并浪潮,而我国的汽车工业却仍处于“散、乱、差”的局面,使有限分散使用,迟迟形成不了规模优势,这是造成中国汽车工业日益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中国汽车工业在经济调整时期,资本经营的重点不再是盲目的扩展,而应是以内部整合为主,以调整和优化结构为中心,实施资本的重组。
主要措施有,必须扶持大型企业集团和重点骨干企业,集中投资,加快整合,提高工业集中度;不乱铺摊子,向高起点、大批量和专业化发展;继续治理不合理结构,关闭效益低下的中小企业,将其纳入专业化大生产体系中,形成一种金字塔形的多层次垂直分工协作模式;增大企业规模,并以相对稳定的集团内部交易取代市场调节。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称,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有意与广西五菱汽车公司重组改造成合资企业,使五菱的微型汽车产量从目前的8万辆提高到20万辆。通过二期。三期建设,逐渐把规模扩大到40万辆和100万辆,从而加快地区开发力度和规模经济水平。
重组后企业应大力发展民族品牌,创立名牌企业。自主开发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也应制定适当的产业政策,正确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同时,要制定合理的全国统一的收费及税收政策,避免地方保护主义抬头。
2.2.2产业与消费政策
产业政策是指国家、干预和引导产业形成和发展的一种政策,其目的在于引导社会在产业部门之间及产业内部的优化配置,以建立高效益均衡的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1994年我国颁布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实际上是汽车行业的中长期的发展规划,是确保汽车工业发展所必须的支持政策。首先,《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明确无误地表示了中国高度重视并决心发展和保护汽车工业;其次是通过对“生产汽车、摩托车整车和发动机产品的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的中方所占股份比例不得于低于50%”的规定,反映了中国对中外混合经济中资本结构、生产经营权以及利益分配的态度,也反映了中国建立“本国汽车工业”的决心。
《汽车工业产业政策》颁布后,世界汽车业各大型跨国公司纷纷造访,寻求进入中国汽车工业市场的机会,同时,我国汽车工业引进外资的数量和质量也有了跨越的增长。但是,由于产业政策的实施目前还缺乏强有力的操作,因而还是显得比较苍白。
中国汽车企业隶属关系不同,因此客观存在着不同的利益关系和利益驱动的分割与保护格局。这种分割与保护不但严重制约了资金的横向流动,也使全国统一市场的优化配置严重失衡,造成了大量不合理的重复投资、重复引进、重复建设和重复生产,使产品、企业和产业结构趋同化。
日韩两国对本国汽车工业的保护与扶持及其发展给了我国很大启示:其一,一国的产业政策必须给本国汽车企业以明确的发展方向,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其二,在不同的时期要有相应的政策引导。扶持企业发展,并且要有强有力的操作手段;其三,鼓励汽车工业走集团化的发展道路,促进企业实行自主开发。
2.2.2.l产业政策
我国对汽车工业还是要实行必要的适度保护的产业政策。中国汽车工业是在国家的大力保护之下成长起来的,即使现在,我国汽车行业的关税水平仍然在80%-100%之间。再加上各种非关税壁垒的保护和各地的地方保护,使得中国的汽车工业即使“木思进取”,也能在国内市场与国外产品竞争。由此导致中国轿车生产领域的平均利润率为20%,而发达国家的平均利润率仅为3%-5%。即使如此,中国企业除了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和天津汽车工业总公司等几家企业外,不少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
中国汽车生产企业的底子薄,再加上没有与国际企业竞争的经验,在入世以后保护程度大大降低的情况下,国产车不知能否经受得住这场冲击。所以中国的汽车工业仍需要适度的保护。适度保护可以使汽车工业既有压力又有信心。
实行保护的主要措施仍是对进口汽车实行高关税。由于轿车关税是进口关税的最高峰所在,所以,国家降低进口关税时,必然需削减其峰值。近几年,为早日接受人世的基本要求,已逐步降低了汽车关税平均水平,将其稳定在80%-100%之间,倘若依次下降到60%-80%,五年下降到25%水平,即可缓和和避免太大的冲击。另外,可取一些隐性壁垒和例外条款对汽车工业进行保护,例如实行管理。目录管理和项目管理,关税配额制、差别关税、技术标准限制以及反倾销法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作用。
2.2.2.2消费政策
制定消费政策是为了规范市场,引导消费,促进需求。符合我国国情并与汽车消费有关的政策主要是指汽车销售和汽车税费政策等。
a.汽车销售融资政策
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培育大件耐用品消费市场,例如购买汽车、房屋等,银行一般都提供,而且比例较高(最高可超过购价的70%)。国外新车销售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来实现的。银行给购车用户,用户用买车,汽车厂家就可在售车时收回全部的,从而保证了资金的正常运转。
汽车厂家有时也取贴息的办法,实际上用优惠价售车,但表现形式上却是给银行贴息,使购买者觉得由于汽车厂家贴息使个人少付了利息,从而刺激人们购车的欲望,促进了汽车市场繁荣。据了解,国外分期付款的规定十分详细,例如日本就专门制定了《分期付款销售法》。
b.汽车税费政策
汽车税费政策是一个国家控制汽车工业和汽车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汽车税费主要有两大功能,即具有国家财政收入的组成和调节功能。汽车税费名目繁多,但基本可归属于三个阶段的税费。
汽车购买阶段:车主在办理各种手续以警告新车合法拥有权时所支付的税和费。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购置税和注册税等,此类税费对汽车需求影响直接。
汽车拥有阶段:车主只要拥有了汽车,无论使用与否,都必须按月或按年交纳一定的费用,例如汽车税之类。对汽车拥有阶段征收税费,最初更多是出于对车辆日常管理业务费用的需要,而先进国家则利用级差汽车税这个经济杠杆手段来达到推行节能、符合环保要求车辆的生产与使用的目的。
汽车使用阶段:车主只有在使用汽车时才产生的费用。例如燃油税等。据统计,当前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征了燃油税,此税额占汽车整个寿命期内总税费的45%-80%不等。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将汽车税费的重点放在汽车使用阶段。其根本思路是,“鼓励购买,促进节约使用”,即限制没有必要的使用。这样,既有利于培育市场,繁荣经济,促进汽车工业发展,又有利于调节公交需求、节省、保证道路的建设和维护,以创造对汽车工业发展和交通设施建设都有利的局面。据悉,西欧各国从80年代后期开始,将公路的税收转向燃油税,并分别对不同品质的燃油实行不同的税率,以鼓励低污染、高品质燃油的使用。
在日本、瑞士、意大利、德国、美国和中国几个国家中,美国汽车三个阶段的总税费最低。中国在汽车购置阶段的税费最高,而与汽车使用频率直接相关的税费占总税费的比例最低,不超过10%,这显然是不科学和不符合客观规律的。其它五国征收与汽车使用频率直接相关的税费的比率均超过了45%,德国约为75%。另外,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不再收取过路、过桥之类的费用。
2.2.2.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我国公路建设还较落后,严重制约了汽车工业的发展。世界上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无一不是有先进、畅通的公路设施。例如,美国公路里程已达624万km,居世界第一。其中,国道主干线公路9万9;高速公路约9万tri;高速公路密度为96fan/万kin2。目前我国被称为世界上最具潜力的汽车市场,但中国的公路建设却严重地阻碍着汽车的使用。尤其是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特别是像西部那样的边远地区,公路建设更是落后。
汽车社会化的不断发展,城镇尤其是大城市停车难也象行车难一样成为世界性问题,这也同样制约着汽车市场的成长。长期以来,国外许多大城市就一直把停车设施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现今机械式停车库制造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发展成为一个门类齐全、技术先进的行业,大型立体停车场一次可停放500辆-1000辆汽车,全部用电脑控制,配有IC卡收费系统。国外有关专家的观点是,只有当市区的公共停车位达到机动车辆保有量的15%-20%时,才能缓解停车难的问题。我国距离这一标准要求还相差甚远,为了解决发展汽车工业的后顾之忧,应尽快扫清这些障碍.
急急急 是女孩子,去日本打工,工作内容是汽车零部件组装,能不能去啊
撰文|?方如意?编辑|路由社
汽车圈这两天的顶流,是流传开的两个文件。
其一,是华为最高决策机构发布的EMT文件《关于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管理的决议》,这一文件决定将华为的汽车业务BU(华为二级业务部门)融合进消费者BG(华为一级业务部门),由余承东直接负责。
这一文件再次强调,华为不造车,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成为智能网联汽车增量零部件供应商。并且,文件特意加上了一句据说是来自任正非的“敬告”——“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
其二,则是一篇来自国家发改委的《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及项目情况调查的通知》。该文件要求各地方摸排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项目的建设及生产情况,其中恒大与宝能被列为重点关注对象,要求“详细报告”。
华为与恒大,一个手中掌握智能电动汽车全栈技术,无限逼近造车,但却主动发出造车禁令;一个离汽车行业天远地远,此前业务不存在任何交集,却一副All?in的态势,似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性命之托。
不造车的华为
先说华为。
来自华为经营管理团队的EMT文件,签发时间是今年10月26日。在此前一段时间,便有消息灵通的人士获悉了华为汽车业务的组织结构调整。11月25日该文件从华为心声社区流出,印证了变动。
对华为究竟造不造车的讨论,从去年华为正式宣布进军智能汽车行业以来便是热门话题。华为方面强调了一次又一次,但得到的回应常常是,“真的吗?我不信。”即使背景情况是,前两周的长安高端新能源品牌发布会上,华为刚刚才表明了要做长安的供应商。
一份据说是路演文件的聊天记录,还煞有介事地将长安的高端新能源品牌描述为华为汽车的“套壳”。文件可信度未知,但其能得到广泛地传播,却真实地反映了汽车行业尤其是传统汽车人的焦虑:华为造不造车,主动权在华为手上,并不在车企手中。
其实,略微看一下汽车行业正在发生的变化,就可以理解传统汽车人的忧患——眼下,汽车制造以及传统零部件已经高度成熟,其不仅在整车价值中占比较低,而且可以直接找到代工方(比如为北汽新能源Arcfox代工的麦格纳,而富士康也正向汽车代工进军)。换句话说,汽车制造的壁垒,已经很低。
另一边,智能驾驶、智能网联的新兴零部件、软件在整车价值中的占比在快速攀升,传统车企对此布局尚不充分且有庞大的惯性阻力;而在这一领域,华为布局了全栈的智能电动汽车技术,向未来汽车行业的价值高地发起了冲锋。
同时,华为在近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然成为国内乃至海外消费者最熟悉的中国品牌之一,并且其智能手机业务完整地经历了由中低端走向高端的历程——华为拥有超过绝大多数汽车企业的品牌认知度与美誉度。
传统汽车人对华为不造车的质疑,是一种面对华为在技术与品牌两大领域可能同时拥有降维打击能力时,“我命由为不由我“的焦虑。毕竟,华为曾经也声明不造手机,但在智能手机的巨大机会下,选择躬身入局,背后留下诺基亚、索尼爱立信等一众通信同行手机业务的尸体。
不过也有人认为,汽车与手机毕竟不同,正是由于整车制造相对于智能汽车新兴零部件、软件服务更明显的“高投入、低产出”特征,华为没有必要去蹚造车这趟“浑水”。在制造业的微笑曲线中,组装环节向来处于价值链的最底端,且几乎没有企业能够同时兼顾技术研发、整车制造、品牌/服务三端价值(特斯拉是个例外)。
从投入产出比的逻辑出发,华为定位智能电动汽车的博世,做增量零部件供应商,似乎是最有效率的选择。
另外,从供应商身份出发的华为,不可能不考虑与整车企业的既有合作关系。目前,已有北汽新能源、长安与华为达成了战略合作关系,并且聚焦于高端新能源品牌。这意味着两大品牌的品牌向上重任,有相当一部分都交由华为。这是战略级的信任。
一位汽车行业供应链人士称,若华为决意造车,势必在2C与2B业务之间产生难以调和的矛盾。在看重供应链关系的汽车行业,华为此时造车就几乎意味着放弃智能汽车2B业务,并非明智之举。
其实,此次措辞严厉的EMT文件,可以说是华为内部关于汽车业务定位争论的一次定调:搁置争议,做好2B。文件此时发出,也起到了增进合作伙伴信任的效果。11月25日,长安股价涨停,11月27日,长安股价再次大涨7.7%。
不过,华为这份EMT文件末尾的“有效期为3年”,还是给吃瓜群众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三年之后,华为的汽车业务会去向何方,或许还会有新的讨论与变数。毕竟,三年之前的特斯拉还在血亏,三年之前的蔚来还在筹备着第一款车型,在飞速变化的汽车行业,太多看似不可能最终变成了可能。
造车的恒大
那么,恒大汽车能否将造车的不可能变成可能?恒大可能遇到了一点麻烦。
据盖世汽车消息,针对日前流传的发改委重点调查恒大、宝能造车情况红头文件,发改委相关人士表示,“这件事正在落实,现在还不方便讲。”
在已被证实的发改委红头文件中,发改委明示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文件中,提出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夯实地方主体责任,遏制盲目上马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项目等乱象。”
据信,恒大与宝能同时被发改委重点关注,是因为两者都是房地产集团跨界造车,在全国各地拿地造车,规划了庞大产能的同时拿下了大量配套商住用地。据统计,恒大汽车的新能源汽车规划产能为500万辆,宝能汽车规划则为290万辆。而同样是在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规划设定2025年新能源汽车占新车销售总量比例为20%,约为500万辆新能源新车。
在同时被点名的两家跨界造车地产商中,恒大与宝能的打法又迥然不同。
总地来说,宝能取的战略是收购成熟汽车品牌/企业观致、长安PSA(对应品牌为DS),接盘其经营的同时筹划向新能源汽车赛道转轨。日前,宝能收购观致后推出的首款新车观致7已经上市,并暂时取得月销量2000辆以上的成绩。本月,宝能汽车位于西安的首个自建新能源汽车工厂正式建成投产,基于观致3车型打造的增程版新车型明年上市。
相较于宝能汽车通过收购整车品牌快速切入汽车行业的模式,恒大汽车虽同样热衷于买买买,但却选择自己重新树起一个恒大造的汽车品牌,路子更趋向于平地起高楼。
11月上旬,恒大汽车正式发布汽车品牌恒驰车标,其“金狮”、“蓝天”、“红球”元素寓意“保护蓝天、决胜红海、东方雄狮、傲视全球”。面对新能源汽车的红海,恒大祭出了让汽车行业人士看不懂的招式。
在此之前,今年8月,恒驰在一场线上发布会上,以概念图的形式,发布了六款量产车型。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没有造车经验,但又需要足够的产品将各个基地“塞满”,恒大选择这六款车型与不同设计师、不同车辆工程公司同时合作、同步推进开发。根据恒大汽车官方的说法,首批产品今年8月便已进入工程样车测试阶段,明年下半年正式量产。
在恒大汽车发布的新闻稿中,恒大汽车广州基地已经于11月12日启动试生产调试。但根据官方发布的,产线上在进行试生产的却并非恒驰系列车型,而是恒大收购国能新能源而获得、并未在市场上正式发售的NEVS?93车型。
此前据晚点LATEPOST报道称,恒大量产车型开发进度缓慢,目前陷入了工厂等车型(一般规律是工厂适应车型生产需求进行同步建设)的境地。
有自称为恒大汽车工程师、员工的网络用户称,恒大汽车高管大多不具备汽车行业经验,多从恒大房产业务体系转岗而来,恒大造车也不按汽车行业规律出牌,并且其汽车业务与房产业务强绑定,恒大汽车员工同时背负卖房指标。
而在发改委《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及项目情况调查的通知》下发后,恒大汽车股价已连续多日下跌。不过,恒大的造车意志似乎并未受到影响。今天,据上海企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平台,恒大汽车将在上海新建10万套新能源车车身零部件建设项目。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Alignable最新调查:有37%的中小企业在10月无法全额支付租金
这位姑娘,你好。
我在日本读书多年,搞的也是汽车专业,曾经几次到日本的汽车生产线去参观过。我在这里帮你分析分析吧。
我个人感觉,还是不要去的好!
原因有几个。第一,日本的劳动法是很严格的,大部分研修生的利益还是能保证的,但是,不排除被榨取的可能性,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些研修生不会日语,而且谁也不认识,所以就算是被人欺负了,也没有办法。所以说,到了日本,是不是去正规的地方去工作,待遇能不能保障,一是看中介是否合法,二是看在日本的公司的规模。毕竟大公司不会想因为一点小事儿而损坏自己的名誉,而且大公司还是基本上遵纪守法的。如果你这些东西自己没有办法搞明白的话,只能靠运气了。
第二,你去的汽车公司做零部件组装。按理说,日本汽车行业很发达,日本也没有小的汽车公司。如果是去汽车公司的话,合法权利是应该有保障的。但是根据我的了解,大部分中国去打工的,去做水产,纺织的占觉大部分,我还没听说过有中国人去汽车公司打工的,所以我感觉,这一点不是很真实。再一个,因为我多次到日本的汽车企业的车间里去参观,根据现实情况,日本的汽车组装基本上都是自动化了,需要人工的部分非常少,需要人工的地方大部分是汽车正形后,驾驶汽车进行各项性能以及安全测试的,还有就是安装车门和汽车内部的一些螺丝的。这绝对是男人的工作,不可能交给一个女孩子来做,更不可能是一个外国的女孩子。所以说,根据这点,我个人感觉,有可能是个!所以说,姑娘你还是多考虑考虑吧!最好是搞一些事前调查,中介越是催你,越说明里面有蹊跷,所以你一定要好好考虑!
就和你说这么多吧,还是不去的好!如果你最后还是去了,而且遇到了麻烦,如果需要会日语的人帮助的话,给我打电话吧。09037069106,我姓林。
祝你好运。记得给加分!
由于持续的通胀压力对盈利的侵蚀,美国中小企业房租拖欠率在10月跃升。根据致力于为中小企业主打造社交网络的本地社区平台Alignable近期的一项调查,有37%的中小企业在10月无法全额支付租金,高于9月的30%。调查还显示,与过去2.5年的数据相比,这是2022年按月度衡量增长最快的一次,并且徘徊在“相当高”的水平。
Alignable在10月15日至27日期间对4789家随机选择的中小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中小企业(51%)受到了租金上涨的负面影响。另外,59%的受访企业认为,由于通胀降低了他们的购买力,当月的消费支出有所减少。
妨碍中小企业全额支付租金的另一个主要障碍包括与疫情有关的供应链中断,例如汽车零部件供应短缺,这对汽车行业相关公司来说是一个麻烦。调查显示,49%的中小型企业在10月无法支付租金。
调查显示,教育类中小企业是10月在支付租金方面最困难的一类,无力支付租金的该类中小企业占比为57%;其次为汽车(49%)、餐厅(49%)、交通(46%)、零售(43%)、健身房(41%)、美容(39%)和建筑(39%)。
在消费价格指数(CPI)居高不下的背景下,餐饮行业受到了需求下降的冲击。Alignable解释称:“一些餐馆老板表示,他们发现外出就餐的人越来越少,主要是因为他们的顾客没有额外的可支配收入来支付经常在餐馆就餐的费用。”
此外,尽管美国9月NFIB小型企业信心指数微升0.3,至92.1,但仍是连续第九个月低于98这一48年平均值。这是另一个表现中小企业挣扎于一系列恶化的宏观经济环境的指标。该调查显示,通胀仍是一个大问题。30%的中小企业主表示,通胀是他们在经营企业时面临的最大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美国小企业管理局的数据,中小企业是衡量美国整体经济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他们雇佣了46.4%的私营企业员工。由于中小企业越来越难以支付租金,一些零售、办公和工业REIT(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的收益率可能会降低。今年迄今为止,所有这些REIT基准指数与大盘(标普500指数)均表现不佳,其中零售类REIT表现最好(收益率为-18.7%),而办公类的表现最差(收益率为-38.7%)。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